今天,环球房讯小毛就大家最近讨论的南京西路上这栋意大利宫殿式建筑曾见证了一段中国民族保险业的传奇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您了解南京西路上这栋意大利宫殿式建筑曾见证了一段中国民族保险业的传奇。

在南京西路108号坐落着一幢意大利宫殿式建筑,它便是上海知名的金门大酒店,当年曾是十里洋场家喻户晓的华安大厦,名流淑媛荟萃一时。这幢高楼始建于1924年,由“中国寿险大王”吕岳泉投资建设,作为华安合群保寿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办公地,在旧上海外国人占据的保险市场中,突破重围、独领风骚,风光十余年......

金门大酒店

01 “中国寿险大王”是如何起家的

中国的保险业,是伴随着中西贸易的发展而开始形成的。上海开埠后,海上航运解禁,船舶运输繁忙,西方人纷纷开设为水上运输提供保险的保险公司。1846年,英商永福、大东方保险公司最早开设,后来太保、益众、保安、保家、永年等保险公司相继开设。

在这些英商开办的保险公司中,以1910年开设的永年人寿保险公司最著名,它的大楼在广东路四川路的转角处,内部装饰十分豪华。底层大厅和楼梯间均用大理石装饰地面和墙面,沿马路门窗的彩色玻璃图案用铅条镶嵌。“中国寿险大王”吕岳泉的事业,就是从在永年人寿保险公司任职开始的。

永年人寿保险公司大楼

吕岳泉原是永年人寿保险公司总经理穆勒家的佣人,是上海南汇人。他是贫苦船工的儿子,家里仅有两间小茅屋,一家人靠父亲撑船谋生。他在私塾只读了三年,就无钱再读下去,12岁时经人介绍到英国人家当佣人。他聪明勤劳,受到东家的喜欢。在英国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勤奋学习英文,很快就会用英语简单会话。

吕岳泉

永年人寿保险公司扩张后人手不够,英国职员中许多人不会中文,穆勒就派吕岳泉到公司去上班,当英国人翻译兼做营业助理,令他从此踏进了保险业的大门。他跟着外国人跑街兜生意,逐渐了解和掌握了保险业务知识。没多久,穆勒在南京成立分公司,他指派这个他看着长大又年轻有为的小伙子当总经理。

在南京期间,吕岳泉结识了一批政、商界人士,保险业务逐步拓展开来。有一天他经过两江总督府,心想两江总督端方很喜欢结交名流人士,如能说服他参加投保一定会招来许多名流,便上门希望求见,但是卫兵严守命令不准他进去。后来他通过江南大学士夏午彝介绍获得了晋见的机会。端方听了他的介绍后一口答应投保,并下令部下幕僚都投保。

辛亥革命后,一批清朝旧官吏被赶下了台,但他们仍然拥有巨大财产。他们在断了从政之路后,许多人想要经商。做人寿保险风险小获利大,吕岳泉计划利用人脉关系和旧官吏的钱财,开设自己的保险公司。1911年12月江浙联军总司令徐绍桢率军光复南京,吕岳泉在拜访他时全盘托出创办中国人的人寿保险公司的计划,获得他的赞许和支持。

1913年,徐绍桢等为华安合群保寿有限公司呈请赞助事致国会议员及政界函(上海市档案馆藏)

徐绍祯亲自召集朱葆三、王人信、吕天民、顾棣三等旧官吏和大商人集资,共集得20万两白银,合资创立一家保险公司,由徐绍祯出任董事长、吕岳泉出任总经理。保险公司名为华安合群保寿险股份有限公司,租用外滩30号教会房屋,1912年6月1日开业。开业当天,孙中山、黄兴等派人前来祝贺,场面十分热闹。从此,“中国寿险大王”的事业开启了新的征途。

华安合群保寿险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局执照

02 “七大绝招”让公司迅速发展

由于政界商界名流投保的影响,华安人寿保险业务发展迅速,1919年因用房不够,搬到江西路31号,次年又迁到四川路北京路口。

吕岳泉经营人寿保险有一套绝招。第一招,物色和控制保险公司上层人员,他聘用原永年人寿保险公司英国人为总司理和精算师,还有其他外国人担任要职,但是都签了3-5年聘用合同,不称职的不续聘,这项规定使外国人不敢盛气凌人专横拔扈。第二招,拉陇陈英士、王一亭、樊增祥、萨镇冰等社会名人投保,实际不收他们钱,利用他们名人影响做广告宣传。

公司全体同仁合影

第三招,为提高国人的保险意识,在《申报》《新闻报》上经常刊登宣传文章,公司自办《华安杂志》,举办记者茶话会,积极推广人寿保险意义。第四招,每年举办几次保险业务竞赛,既促进公司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又招徕社会新进人员。第五招,1924年起举办人寿保险函授学校,设立保险原理、保险种类、招徕学、商业道德等科目,学员来自全国各地,最远来自南洋群岛,六个月一期,学员共达600多人。第六招,1926年起制订团体人寿保险章程,开展由企业交纳保金,职工如身故由企业领款转交家属的业务,很受企业和员工的欢迎。商务印书馆、新闻报馆、内地自来水公司、华光火油公司等企业纷纷参加企业团体人寿保险。第七招,把人寿保险业务发展到瓜畦、苏门答腊、万隆等华侨较集中的海外地区,在华侨中很有声望,许多华侨拥跃投保。

公司总办公厅

华安人寿保险公司在仅仅十余年间迅速发展,业务遍布南京、苏州、宁波和海外南洋地区,投保客户上万家,吸纳资金200-300万,出现了蒸蒸日上的兴旺局面。

03 静安寺路第一幢高楼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南京路已经由外滩向西扩展,成为繁荣的商业街。先施公司、永安公司等相继建成,地皮价迅速暴涨。隔着一条护城河(今西藏中路),河西有一条1919年间填浜后筑成的通往静安寺的马路叫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还很冷僻。吕岳泉很有眼光,1922年就用50万两白银低价购进静安寺路东段11亩土地。1924年利用其中2亩土地,投资70余万银元建造自己的保险公司大楼。

华安大厦

保险行业是金融行业的一部分,资本才能显示实力,因此规模小的租赁高档写字楼,规模大的像银行一样建造雄伟豪华大楼,以此夸耀实力雄厚。吕岳泉立志建造一座让世人瞩目的一流保险公司大楼,特聘请美国建筑师艾略特·哈沙德设计。哈沙德曾在布鲁斯·普莱斯和斯坦福·怀德建筑事务所工作,有丰富的设计经验,是当时远东地区唯一一位美国建筑师协会的成员,美国乡村总会、西侨青年会、新光大戏院等著名建筑的设计方案均是出自他手。

哈沙德根据吕岳泉要体现财大气粗的要求,设计方案上采用了新古典主义手法,体现意大利宫殿式建筑风格,在上海滩独树一帜。大楼营造请了上海滩著名的江裕记营造厂,该厂老板是南汇人,承接过外滩德国总会、公济医院、大北电报公司等大楼,在上海滩很有实力和名声。

大楼正门

1926年5月,华安合群保寿险有限公司的大楼建成了。建筑占地1973平方米,建筑面积12526平方米,7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平面呈工字形,正立面入口处设八字形石梯直达二楼大厅,大厅内装饰十分华丽,尤其是平顶装饰不同于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的梁枋彩画,采用的是浮雕花饰。

建筑立面采用新古典主义文艺复兴手法作三段处理。横向底部一二层外立面由石柱、石阶、石壁和石梁组成;顶部由科林斯柱式支撑镏金的穹顶,高达9米,还镶嵌报时大钟;中部三至八层做水泥斩假石墙面,整个建筑造型简洁、端庄又雄伟。

大楼落成后命为华安大厦,当时国际饭店、西侨青年会、大新公司和跑马总会大楼都未建造,这幢大楼共有七层,屋顶又矗立镏金塔楼,在静安寺路是第一幢高楼,风光一时。1927年4月北伐革命军进入上海,租界内一面中国旗在这里升起。

华安大厦内部穿堂

华安大厦竣工后,华安公司于1926年迁入在此营业,有了大厦的广告效应,公司业务更加红火。几年中,投保户增加到几万户,吸纳资金达500~600万元。上海的业务打下基础后,公司又在外埠广设分公司,至1931年,先后在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北、湖南、辽宁、安徽、河南等省设立分支机构。

从1925年起,公司开始向海外推展业务,先后在爪哇的巴达维亚、苏门答腊的棉兰及万隆、泗水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聘用当地中华商会会长等知名人士为分公司经理,华侨因他们的声望,投保踊跃,总公司还特派常驻验体医生前去协同分公司职员招徕业务,业务进展顺利。

1930年,吕岳泉把华安大厦东侧余下的一块土地以白银61万两卖出,公司又赚了一笔大钱。大楼成就了中国人寿保险业的丰碑,华安的人寿保险遍布全国远至东南亚,1934年保险额达到2521万银元,吕岳泉成了中国人寿保险大王。

当年的华安大厦(图右)及国际饭店等

04 寿险大楼变身“金门大酒店”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战役爆发,日军轰炸闸北,商务印书馆被炸毁。自家最大的团体人寿保险客户退保了,华安保险公司蒙受巨大损失。再加上战时时局动荡,通货膨胀,已保的人寿保险,也不得不停止收费,华安的业务停顿下来,公司出现亏损。

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吕岳泉在1939年与由香港旅游界人士高塘、高琪等12个股东组成的股份公司签订将华安大厦三至七层出租15年的合同,允许加建八层,二层仍作为保险公司。1940年年底,在华安大厦内开设的金门大酒店正式开张了,饭店设施欧化,又临近新建的跑马厅,吸引着上海滩达官贵人名媛淑女,名传十里洋场。1945年抗战结束后,酒店在底层特设芷江厅,以示纪念(日本侵略军在芷江向中国军队呈投降书)。

1939年,华安合群保险公司同金门大酒店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的租赁草约附件(上海市档案馆藏)

1949年,华安保险公司停业,金门大酒店老板携带巨款逃走,华安大厦人去楼空。人民政府接管后改为华东纺织管理局,1958年为接特归国的侨胞,经过装修后辟为华侨饭店。1985年为适应上海旅游事业发展需要,改善宾客住宿和休闲环境,华侨饭店花了近500万元进行全面装修,1992年恢复金门大酒店老字号招牌。

如今,人们可以在金门大酒店品尝下午茶,顺便参观建筑。时过境迁,百年已逝,这幢大楼却风貌依旧。

夜色中的金门大酒店

金门大酒店内景

杂志编辑:王良镭

新媒体编辑:方亚琪

排版:梨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