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球房讯小毛就大家最近讨论的广饶这里有颗百年老树听说结的果子是什么「广饶冬枣采摘」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您了解广饶这里有颗百年老树听说结的果子是什么「广饶冬枣采摘」。

“土楼一座,水井一孔,枣树一棵。”高大爷侃侃而谈:“这是写在一张老地契上的话,地契是明朝的,就是说这棵树明朝就有了。”

高柳村,原名高家柳行,原是广饶县原大营镇高家大营祖辈种柳树的园子。据当地居民讲,大概在明洪武年间,祖辈分家,他们这一支的先人就迁到了这里,经营百年,成了不大不小一个村子。

“洪武帝就是朱元璋啊,到现在怎么也得六百多年了。这棵枣树我也说不上多少岁,不过最少也得五百多年。枣树北边,就这个院子,原来是大户人家的宅子,存着张老地契。土楼说的是院子,看到没,”高大爷向东走了几步,“就这里,还得往南一点儿,有口老井,后来这家人盖屋,就给填了。土楼、老井,再加上这棵树,就对上了。”

现在已是深秋时节,老枣树上零星还挂着几颗枣子,高大爷摘了三颗,递给笔者。

“尝尝,真甜,你们要是早来几天,一树的枣,吃了包治百病。”高大爷笑起来,“今年收成不好,这棵枣树倒好,长得更旺了。枯木逢春,是个好兆头。”

据当地居民讲,这棵枣树原来是村子里某大户人家的。后来兄弟分家,在枣树旁分别盖 了房子,为了盖房,砍了老枣树的几根枝桠,这个大家族就逐渐败落下去。这个故事传开来,就把枣树传神了,虽不至于接受村民香火膜拜,也再没人敢对老枣树妄动刀斧。

枣在中国的文字记载就有三千多年。关于枣的最古老的著述大概出现于《诗经》,在《诗·豳风·七月》中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魏风》中有"园有棘,其实之食。"《小雅》中有"营营青蝇,止于棘。"枣谐音“早”,民俗尝有枣与栗子(或荔枝)合组图案,谐音“早立子”。婚礼中,有将枣与桂圆合组礼品,谐音“早生贵子”,新婚“撒帐”用枣、栗子、花生等以图吉利。

高柳村这棵老枣树,树干粗短,状若大瘤,村民戏说:“不成材才活得长。”庄子讲“无用之用”,因其无用,反倒长命不衰,因其无用,反倒福荫一方乡里,因其无用,甘甜的枣子才哺育了高柳村一代又一代村民。

转载自:广饶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