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球房讯小毛就大家最近讨论的黄岩宋墓发掘记「探索发现赵伯沄墓」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您了解黄岩宋墓发掘记「探索发现赵伯沄墓」。

2016年5月2日,在台州黄岩长潭水库西边的一个偏僻村落,发现了宋太祖七世孙赵伯澐之墓。为抢救棺内的珍贵文物,浙江省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紧急对这座800多年历史的墓葬开始了抢救性的发掘。

黄岩宋墓发掘记(一):乡野突现红色棺椁 八百年故人穿越而来

5月5日中午,在被发现72小时后,这具极具神秘色彩的红色棺木被卡车运到了黄岩博物馆,放置在了临时搭建的工作区域。在那里,来自中国丝绸博物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各个领域的专家们已经等候多时。从幽暗的地下,来到八百年后的阳光之下,具有丰富现场经验的专家们即将一一揭开它神秘的历史。

现场,专家们一致认为,开棺工作已经迫在眉睫,不容等待。在场的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副主任周旸同样这么认为:这具棺材800年来处于一种无氧无光、无微生物的环境中保存,就像一个时间胶囊一样被封存了。如果之前没有被发现,不去破坏它的平衡,那么它甚至可以在地底下继续保存若干年。但是现在,这种几百年形成的平衡已经被打破,在它的内部肯定会有一个突变。而这个突变,对于一个文物来说是非常致命的。所以,必须第一时间第一地点规避风险,进行应急性保护!

唯一适当的保护方法,就是打开棺木,把里面尚存的文物都抢救出来!于是,晚上8点,各个领域的专家集中到棺木周围,决定连夜开展开棺工作。

然后,开棺工作并不顺利,甚至在一开始就难住了现场的专家们。

因为他们突然发现,面前这具红色的棺木居然找不到任何接缝。这具棺木外部髹漆精美,制作精良,表面看上去光滑完整,历经八百年,竟然找不到任何缝隙!

要开棺,从何下手才好?

砸开?不现实,不能破坏棺木的结构!

据开?是不是把上面的模板锯开就可以了?不行!棺木的结构还是会被破坏掉的!

我们文物保护工作要做的,就是如何无损地去开启它!

这时,来自宁波文保所的一名工作人员站了出来,他说他小时候见过土葬,也见过这种棺材是怎么扣盖的!

于是,只见这名自称见过棺木制作的工作人员绕着棺木转圈。经过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查找,终于,一处微微凹陷的朱漆表面引起了他的注意,上面有一条隐约可见的细线。现场专家根据他的发现,初步判定这个隐线很可能就是这个棺材砌口的接合位置。

专家们长舒了一口气,万事开头难,终于找到下手的位置了,开棺继续进行。

为了不破坏棺木的整体结构,工作人员开始沿着这条缝隙,小心翼翼地楔入一片片薄薄的木片,把棺盖与棺体微微慢慢分离。

确实,专家们的判断并没有错,随着木片的不断楔入,棺木四周的缝隙终于慢慢显露出来,棺盖与棺木整体松开了。几名工作人员迅速垫好四角,用绳子钩住棺盖,打算齐力垂直向上抬升。

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吗?就在此时,意外又再次发生。当大家缓慢地抬起棺盖的时候,棺内仿佛被某种力量牵扯住,棺盖始终不能完全脱离。甚至大家都不敢用力,怕破坏棺内的结构,造成损失。

这时,国内著名的宋代墓葬考古专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嘉励低头往棺盖和棺材中间的缝隙去研究。他居然清晰地看到,棺盖内壁紧紧连着棺内的一床丝绵被,是内壁牵扯住了下面的丝绵被!

原来,此前,在他们打开棺材之前,他们已经通过打孔的方式排了六七个小时的水。而现在,那些棉絮状的东西,因为水份的吸引力已经跟跟棺盖已经黏牢了。

这个时候,只要稍微用力确实可以抬起棺盖。但是这样一来,就很有可能会严重破坏附着在棺盖上的织物,而这很有可能是重要文物!

怎么办?郑嘉励继续细细观察,他发现,这个织物,甚至粘在了棺盖与棺木之间糟腐的油漆上。如果强制分离,棺内织物将遭到严重破坏。于是,在距离开棺启动三个小时后,开棺工作又再次被迫停止。

专家们现场讨论,他们对缝隙内黏连程度进行仔细观察和反复评估之后决定,由中国丝绸博物馆技术部主任汪自强利用轻便工具对粘连处的丝织品和棺盖尝试进行分离。汪自强找了一把做油漆的铲子,用铲子把油灰分离起来,把油灰抢掉,抢掉以后衣物自然脱落了。

晚上11点,汪自强终于将粘连处成功分离,沉重的棺盖被小心移开,所有人长舒了一口气,大家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而打开棺木以后,大家发现里面居然是满棺材的丝织品。盖在最上面的丝绵被黑乎乎的,把棺内整个罩住了,这应该是赵伯澐下葬的时候盖在最上层的一床被子。这条黑褐色的被子被揭开以后,下面居然还有一条被子,现场工作人员一数,发现上面一共是盖了三条被子。而这些被子揭开以后,下面才是陪葬的各种服饰,包括衣服、裤子、鞋 袜等等都有。而到了最底层才是赵伯澐穿着在尸身身上的丝织品。

棺内的一切仿佛都保持着这位南宋士大夫刚入殓时的格局,尸骨身上衣冠整齐,盖在厚厚的丝绵被之下,身体周遭有许多丝织物环绕摆放。

最令人震撼地是,这些珍贵的丝织品奇迹般地保存完好,没有被盗过,品种较多而且还比较珍贵,这让现场所有人发出了惊叹声。

尽管棺木中的景象让在场的所有人激动不已,但是进一步的清理工作也势在必行。但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候,郑嘉励和丝绸博物馆的专家却突然决定中止开棺清理工作。

促使他们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是一种形态特别的液态金属,他们不知道里面是不是有水银,如果有水银或者其他影响健康的霉变的物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于是,他们当即决定,不着急清理了,这个时候也已经接近晚上11点钟,不防让它透一个晚上气,第二天上午7点继续准备清理。于是,他们将棺盖抬高20厘米,露出缝隙,以利于棺内气体和有害物质的挥发。

5月6日清晨,阳光温暖,空气清凉。

专家们早早赶到现场,开启半遮掩的棺盖,开展提取和应急性保护工作。

最先被提取的是丝绵被,被子揭开后,一具裹满了层层叠叠丝绸服饰的完整尸骨随即裸露出来。丝绵被拿走以后,就发现赵伯澐的尸身,两边有许多卷着的陪葬物,甚至鞋子都是丝织品的鞋子。

他们通过测量发现,赵伯澐尸体的长度约170厘米,身着多层丝织物,头骨经过岁月侵蚀,已与身体分离。工作人员将头骨小心移出,却在头骨两侧,肩膀上方,有了新的发现:一个玉璧和一个水晶。

因为玉璧上有文字,所以显得格外珍贵。但是可惜,由于年代久远,玉璧上的文字暂时无法辨认。但是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两块佩饰上的丝带居然都完好无损,只是上面粘满了黑色附着物。

汪自强花了两个小时才初步清理干净两条丝带。而与此同时,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副主任周旸则带着两位助手,把棺木周围叠放的丝织物一一铺展开来。争分夺秒地用排笔和清水进行仔细的漂洗,以便去除丝织品上的残留污染物。“我能够敏感地感觉到,有些文物是非常独特的,非常难得的,真的,就是有感觉。当时文物捧在手里是有感觉的,特别要呵护。”

在整理赵伯澐其中一件服饰的时候,周旸感觉触感似乎有些不同寻常。那一刻的她并不知道,在整整三个月之后,这件让她记忆深刻的衣服,就会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一个极其特殊的场合惊艳全世界。

在经过11个小时有条不紊不停歇地提取清理后,除了赵伯澐尸骨和他身上的衣帽靴子外,工作人员共清理出20多件丝织品、一件玉璧、一件水晶环、一柄铜镜以及一个香盒。

这时,大家又产生了一个新的疑惑:除了这两件佩饰和一些贴身之物外,作为宋太祖七世孙的赵伯澐似乎并没有过于复杂贵重的陪葬品,如此显赫的皇亲国戚墓葬是不是有点“寒酸”?

这个时候另外一个问题又出现在了研究人员的面前。

棺木埋藏八百余年,尸体与衣物,衣物与衣物之间,都紧紧粘合在一起。想要详细记录和提取十分困难。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尸体和身上的衣物都会逐渐干枯脆裂。这间临时搭建的工作室显然不具备揭展条件。下一步的揭展去哪里进行好?

寻找下一个能顺利进行揭展工作的场所,成为黄岩博物馆必须面对的问题,经过慎重考虑,他们决定,揭展场地送到位于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的天眼实验室。但是实验室目前还没有调试完毕投入使用,所以他们决定将这些文物先暂放在黄岩博物馆,静待中国丝绸博物馆天眼实验室调试完毕正式启用的那一天。

于是,赵伯澐的尸骨被工作人员合力抬出,用塑料薄膜包好,暂时放入黄岩博物馆准备好的巨型冰柜当中,以零下5摄氏度的恒温存放。

清理出来的几十件服饰由于是丝织物,非常脆弱且潮湿,唯一的途径就是缓慢阴干。

针对如此大量的丝织物进行阴干,需要一处避光开放通风的较大空间。黄岩博物馆副馆长赵安如带领另一个工作小组一刻不停地将这些半干的服饰全部平铺在特制的器具之上。在尚未启用的地下停车库拉起警戒线,成为这批珍贵丝织物的最妥善安置地点。

而另一批尚未来得及进行清洗处理的服饰,由于上面的杂质并未清除,他们就把它浸泡在水里面,进行应急处理,一个保证它处在饱水状态,另外就是通过泡水慢慢把它上面附着的有机杂质给去掉。

尽管从5月6日开始,赵安如和她的团队,为那些脆弱的丝织物小心地换水和阴干,但是三个星期之后,还是出现了新的状况:晾干的丝织物出现霉斑。

赵安如和她的团队马上请教了修复专家周旸。周旸让她们拿75%的酒精蘸着这个棉花,轻轻地压在衣服表面,一点一点地把那个霉斑给去掉。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赵安如等人每天为这些沉睡在地下室中的丝织物换水、消毒、去霉斑,仿佛细心地照顾自己的孩子。

又过了一个礼拜,奇迹终于出现了。丝织品的纹样慢慢显露出来,“漂亮,真漂亮”,见过世面的赵安如也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件衣服的花纹已经出来了,非常非常美的这个莲花纹。”

这件衣服,就是当初周旸在清理过程中感觉到触感与众不同的那件。除了这件丝织品,其他部分丝织品随着逐渐阴干,也慢慢恢复本色,展露出令人惊叹的精美纹样。

这些丝织品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羽衣罗裳,它们又是如何惊艳世界的?且听下回分解。

参考资料:央视科教频道《探索发现》黄岩宋墓发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