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球房讯小毛就大家最近讨论的旧上海的马路名称「地名改名」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您了解旧上海的马路名称「地名改名」。

也许,我们可以说,上海路名历史是一部简略的中国近代史,其中既有刻下被侵略耻辱的八里桥路(今云南南路)、香港路、澳门路、圆明园路,也有纪念革命成功,拆城墙而修筑的中华路和人民路(原称民国路)、纪念某些政治理念的三民路(今三门路)、五权路(今民星路),单单一条延安路就有“爱多亚路-福煦路”到“中正路”再到“延安路”,每一个名字都象征着一个时代的更迭。

我们也知道,上海的路名很大一部分以中国各地地名来命名,这一传统始自公共租界的中区,并且在收回租界之后又集中改名了一批,将原来以外国人名地名的道路悉数改为中国地名。

1899年租界大扩张,从静安寺到周家嘴

19世纪末的中国处于国运的低点,对日战争失败,维新变法的努力失败,清朝保守派掌握权力,而已经存在半个多世纪的上海公共租界也已经预谋了一个野心勃勃的扩大计划。

1913年上海地图,

杨树浦东岸还是河道林立,主要道路仍处于建设或规划之中,故只以虚线标出。

1899年,随着反对租界扩张的上海道台被迫离任,新的上海地方当局答应了工部局的条件将上海公共租界向东和向西两个方向扩大了一倍有余。其中向东的方向,公共租界的东头从虹口港一举越过杨树浦直达周家嘴——黄浦江折向北的弯道,今天的复兴岛所在地。

而西边的边界也从西藏路(当时还是泥城浜)一带,一路推进到了静安寺一线。

这一次扩界是公共租界历史上最大规模也几乎是最后的一次扩张。

规划杨树浦东岸地区:用印度地名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新划入租界的杨树浦以东地区,除了英国人早年筑好的沿江马路——杨树浦路和与之并行的熙华德路(今长阳路)之外,到处是河浜、农田。不过,半个多世纪来,人们都是从这样原始的地貌开始,一点点把上海给建设出来了,这其中不仅有英美人士带来的先进城市建设理念,同时也是中国劳动人民辛勤工作的成果。

英属印度的版图,其中包括今天巴基斯坦、印度共和国、孟加拉国和缅甸联邦共和国四个国家,图中看似是今天国界线的划分,实际上是宗教区域的划分,1947年的印巴分治即以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彼此区分。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信仰伊斯兰教,以绿色标出;印度教以红色标出;缅甸地区以佛教为主,以黄色标出,这是英属印度的三大宗教。

英属印度的代表旗

不过,不知道是出于殖民者的优越感,还是什么别的动机,英国人大量地使用南亚地名来命名新规划的道路。这其中,有当时都属于英属印度的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地名,有英国人觊觎却无法征服的阿富汗地名,有同为英国殖民地的斯里兰卡地名,也有一些南亚之外的印尼、泰国地名,甚至还有当时还未被日本吞并的韩国地名。1915年,杨树浦地区的路名却又集体改为中国地名,但有些路名还被沿用。

杨树浦路的写生画

下面的资料主要来自《上海地名志》,让我们回顾一下曾经以印度等南亚国家地名命名的杨树浦地区道路,后面还附录了我们制作的简易图:

东西向道路:

河间路

曾名孟买路(Bombay Road)。

河间路西起兰州路,跨杨树浦,东至爱国路,曾名孟买路。孟买(印度为了去除英国殖民痕迹,对多个地名的拼法进行了改变,孟买今天的拼法是Mumbai)是印度的第一大城市,人口有2300万之多。

当年的孟买路是填平了一条叫姚长浜的河修筑而成。

今天河间路这个名字取自河北沧州的河间市(县)。

河间路上的东区污水处理厂(建立于1923年,作者M. Takehara)

平凉路(东段)

曾名麦脱拉司路,也称马德拉斯路(Madras Road)。平凉路是杨树浦地区的一条东西向干道。而马德拉斯(Madras)是今天印度大都市金奈(Chennai)的旧名。

波阳路

曾名浦那路(Poona Road)。波阳路从隆昌路、平凉路路口的东南角向东辐射,至定海路止。以印度第九大城市浦那命名。原路名Poona Road中的Poona是今天Puna的旧有拼法。浦那是一座工业城市,是印度著名企业塔塔汽车和Infosys的总部所在地。

浦那路后以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旁的江西鄱阳县命名为鄱阳路,并且因为鄱阳湖曾被简化为波阳才改为波阳路。2003年,鄱阳县恢复原名之后,波阳路并没有因此更改。

波阳路上的优秀历史建筑,蜜丰纺织厂大楼(维基百科)

杭州路

曾名加尔各答路(Calcutta Road)。杭州路西起杨树浦东岸的防汛通道(原西湖路),向东至隆昌路。以印度东部的大城市,英属印度时代的首都之一,加尔各答(拼法已经改为Kolkata)为名。加尔各答的城市人口已经退居全印度第七名(450万),但主要原因是大量人口涌入了郊区及卫星城(1400万),加尔各答的都会区人口规模仍排在印度第三,仅次于孟买和德里(含德里老城和新德里)。

1915年改名Holun路,译作黑龙路,但更可能是以内蒙古的呼伦湖(Holun)命名,1943年改为杭州路。

杭州路、宁国路口的原圣心医院旧址,现作为老年康复疗养医院的一部分(作者:meckleychina)

海州路

曾名倍耐尔司路(Benares Road)。西起宁武路,东至贵阳路,较短。倍耐尔司(Benares)是印度城市瓦拉纳西的旧称,是恒河畔的一座印度教圣城,自史前时代就有人类居住。

1915年,改为海州路。以江苏省北部连云港市一带的旧称“海州”命名。

凉州路。

曾名卡勃尔路。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命名。西起隆昌路,东至定海路(中间有部分路段被人为截断)。喀布尔是一座三千年以上的历史名城,而最近一百多年则是战祸连连,与甘肃西部的旧称凉州的苍凉感颇有几分相似。

凉州路的棚户区(作者:高见)

广州路

曾名科隆博路(Colombo Road)。广州路西起兰州路,跨杨树浦,东至渭南路。以英属锡兰的首府科伦坡命名,只是翻译用字略有不同。科伦坡是今天斯里兰卡国的首都。

后来,科隆博路也被改以中国城市命名,取名kwangchow Road,但可能为了与市中心的Canton Road(Canton 可以指广东省也可以指广州)区别,而变成了“光州路”。

然而,中国并没有一座城市名叫光州,如果说是韩国的光州市的话,拼法是gwangju又不匹配,因此命名来源可能以中国历史上河南光山县的建制“光州”而来,或者就是广州,而被命名者给搞错了。

说起来,杨树浦一带带州的路名是相当之多,您能举出几条?

1943年,光州路改为今名,广州路。

南北向道路

因为杨树浦地区是一条沿江的狭长地带,因此南北向道路要远远多于东西向道路。

我们从杨树浦河开始往东看看这些路名曾经的印巴次大陆血统。

眉州路

曾名客拉契路(Karachi Road)。北至九潭路,南至杨树浦路。原以英属印度的港口城市,今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卡拉奇命名。

宁国路

曾名赖霍尔路(Lahore Road)。以原英属印度,今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合尔命名,只是翻译用字不同。拉合尔是一座历史名城,曾是印度历史上的莫卧儿帝国的首都,印巴分治之后划归巴基斯坦,但离印度很近,曾经在此爆发过拉合尔保卫战。

1915年,以安徽宁国命名。宁国路北起长阳路,接黄兴路,南至杨树浦路,目前道路上方为内环线高架覆盖。

松潘路

曾名开达路(Quetta Road)。以英国从阿富汗侵占并划属英属印度,今天位于巴基斯坦北部的城市奎达(Quetta)命名,翻译用字不同。

后以四川松潘命名。松潘路北起杭州路,南至杨树浦路,道路窄小。

广德路

曾名德里路(Delhi Road)。以印度历史名城德里命名。广德路一开始改名为广信路,从杨树浦路往南一直到江边。

广信为古代府名,位于江西南部,据称广东广西就以广信府而分。

广德则是安徽宣城下属的一个县名。

临青路

曾名冈达哈尔路(Kandahar Road)。以阿富汗南部名城坎大哈命名,只翻译用字不同。熟悉2001年反恐战争的读者,或许对坎大哈这个名字不会陌生。临青路北起长阳路,南至杨树浦路。

有趣的是,中国并没有“临青”这个地方,却在山东省聊城市下有一个“临清市”,也许这是临青路的来源吧。

周家牌路临青路口,可以远望内环高架(作者:masarica)

宁武路

曾名勒克诺尔路(Lucknow Road)。以印度北部的勒克瑙(Lucknow)命名,翻译用字不同。勒克瑙如今是一座两百多万人的大城市,曾是莫卧儿帝国时代,地位较高的纳瓦布人大量居住的地方。

1915年,改以“宁武”地名命名。宁武是山西忻州下属的一个县,北起长阳路,南至杨树浦路。

平定路

曾叫密索尔路(Mysore Road)。以印度小城迈索尔(Mysore)命名。迈索尔是一座历史名城,曾有古国迈索尔王国建立于此。现在在印度软件业出口的城市排名仅此于班加罗尔。

平定路以山西省阳泉市下属平定县命名。宁武路东侧,北至杨树浦路,南至黄浦江。因为周围建筑大量拆迁,无人出行使用,道路也被封闭,平定路目前已经没有通车的功能了。

洞庭路

曾名辛拉路(Simla Road)。以印度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小城西姆拉(Shimla,也拼写作Simla)。印度夏天非常炎热,人们常常到西姆拉避暑乘凉。1914年,在这里召开了令所有中国人异常悲愤的一件事,未经中国中央政府认可,西部地方政府擅自与英国方面在此会晤并划下了麦克马洪线,将藏南地区在内的大片领土拱手割让给英属印度,这片二十世纪的“燕云十六州”至今未能收回。

辛拉路随后以中国排名第二的淡水湖,洞庭湖来命名,改名洞庭路。洞庭路与平定路平行,目前已经没有通行功能,甚至已经不是公共通行的道路,为上海发电厂的厂内通道,在地图上也不再标出了。而最近,这里已经变成了上海国际时尚中心。

上海时尚中心内景(作者:cyming)

贵阳路

曾名康朴尔路(Cawnpore Road)。康朴尔(Cawnpore)是印度名城坎普尔(Kanpul)的旧称,1857年爆发过针对英国殖民者的屠杀事件。如今坎普尔是印度人口数量排名第十二的大城市。

1915年,康朴尔路以湖南桂阳命名为桂阳路。之后,才改为今天的名字,贵阳路。今天的贵阳路,北起河间路,南至杨树浦路。

黎平路

曾名刚狄路(Kandy Road)。以英属锡兰,今斯里兰卡国的城市刚狄(Kandy)命名。黎平路北接军工路,南接杨树浦路。

黎平为贵州黔东南州下属的一个县。

杨树浦地区其他曾经使用(疑似)其他外国地名的路名

江浦路--齐物浦(Chemulpo)路

杨树浦以西的南北向干道江浦路原名齐物浦路,以韩国地名齐物浦命名。齐物浦是今天韩国仁川的旧称。

济宁路--爱根(Aigun)路

《上海地名志》中说爱根是南洋地名,但很有可能Aigun指的是中国黑龙江的瑷珲。瑷珲签订的《瑷珲条约》也是中国近代史上难以磨灭的耻辱。今名济宁路,取自山东济宁市,下属曲阜市乃孔夫子的故里。

惠民路-倍开尔(Baikal)路

以世界上最深的湖,贝加尔湖命名。贝加尔湖东岸名义上在清朝初期曾属于中国,但常期位于中国的版图之外,应该算是一个外国地名。今名“惠民”路,取自山东滨州惠民县,而不是我们想象的字面意思。

平凉路(西段)--巴达维亚(Batavia)路

杨树浦地区的大动脉平凉路是以两条马路拼接而成,西段原名巴达维亚,这是今天印尼首都雅加达在殖民时代的名称。

龙江路--仰光(Rangoon Road)路

龙江路西起许昌路东至兰州路。原名Rangoon Road,取自缅甸原先的首都仰光(Yangon)。法租界内曾经也有一条龙江路,也就是今天的太仓路。

龙江路与兰州路交界的地方有一座千年古刹——太平寺,目前该寺庙即将重新接待善男信女前来进香。

丹阳路-- 西贡(Saigon)路

丹阳路是一条短小马路,原名西贡路。西贡是越南胡志明市在殖民时代的旧称。法租界内也有一条西贡街。

福宁路-- 朋卡(Bangkok)路

福宁路与丹阳路平行,也是一条小马路,原名朋卡路。以泰国首都曼谷命名。“福宁”也是历史地名,为福建省福安、宁德、霞浦一带的旧建制福宁府。

西湖路--西哑(Seoul)路

在杨树浦东岸曾经有一条西湖路,今天已经不在地图上标识出来了。西湖路原名西哑路,以韩国首都汉城(Seoul,今名首尔)命名。

腾越路--三宝泷(Semarang)路

腾越路位于贵阳路以西,原先只有杨树浦路以南一段,后来向北延伸,但目前凉州路至杨树浦路段是断头的。三宝泷是印尼爪哇省的首府,以明代下西洋的三宝太监郑和的封号命名。今天的路名,腾越路是以云南腾冲的腾越镇命名。

定海路--山达刚(Sandakan)路

定海路是杨树浦地区东部的南北向重要道路,原名山达刚路。山达刚是马来西亚沙巴地区的首府,当年也是英国的殖民地。定海路南侧的定海路桥通往黄浦江的江心小岛,复兴岛,但复兴岛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由浚浦局吹填而成。

其他曾经使用外国地名命名的马路

上海其他地区就没有如此密集的以外国地名命名的马路,但总数也有十几条,且主要是越南、缅甸等地的东南亚地名。因为缺少规律,在此无法一一列出。其中,静安区海防路可能是上海极少数至今仍以外国地名(越南海防市)命名的路名。

以下以今天路名的拼音顺序罗列:

安义路--安南路

安南是越南中部的旧称,清朝皇帝也册封越南为安南国,因此安南与越南几乎同义。今天的安义路是静安区一条安静的小马路。安义路虽短小,但以毛泽东1920年代在此的故居而闻名。

安远路--槟榔(Penang)路

安远路是今天静安与普陀的交界路之一,筑成于公共租界拓广时期,原名槟榔路,取自英国殖民的马来亚槟榔岛。

昌化路-- 东京(Tonoui)路

此东京指的是越南首都河内为主的越南北部旧称东京(越南与中国共享的北部湾海域曾被称为东京湾),而非指代日本首都。东京路先改为归化路,后改为昌化路。

福建南路--图浪街(Rue Tourane)

以法国殖民时代的越南城市Tourane命名,也就是今天的越南岘港(Da Nang)市,是仅次于河内(东京)、胡志明市(西贡)以及海防的越南第四大城市。

海伦路--欧嘉(Urga)路,库伦路

海伦路是虹口地区的一条重要道路,原名欧嘉路,取名自今天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的旧称之一,后来改名为库伦路,取名自外蒙古没有独立之前乌兰巴托的旧称。海伦是黑龙江的一个县名。

黄山路-- 伦敦路

位于虹口的黄山路是条小马路,却是一条罕见的曾经以欧洲城市命名的道路。

江阴路--曼德兰(Mandalay)路

位于人民广场附近的江阴路以花鸟市场闻名,但其原名来自于缅甸著名城市曼德勒。

句容路--马崎(Moji)路

位于静安区海防路一带的句容路最初是以日本九州岛上的门司(Moji)命名的,门司与日本本州岛的下关隔关门海峡,两两相望。

利西路--吕西讷(Lucerne)路

利西路位于长宁区原公共租界越界筑路区。以瑞士城市琉森命名,原因可能是这条路最初被当作附近忆定盘路(江苏路)的瑞士人俱乐部交通使用。也有一种说法是这是对英国伦敦的Lucerne Road的原版复制。

连云路--吕宋(Luzon)路

连云路位于黄陂南路、金陵西路路口附近,原名吕宋路。吕宋是菲律宾的旧称。无独有偶,上海还曾有过一条马尼拉路,据说已经演变成延安中路的一段了。

茂名北路--摩棉?(Moulmein)路

摩棉是缅甸城市毛淡棉的旧称。

余姚路--星加坡路

余姚路是静安区的一条小马路,曾经被命名为星加坡(Singapore)路。星加坡路上原来还有一个星加坡公园,如今这里是上海市第一中学所在地。星加坡独立后,现在也被改译作“新加坡”。

浙江南路--新桥街(Rue Huế)

今天的浙江南路得名是因为其恰好在公共租界浙江路(今浙江中路)的延伸方向,以越南城市顺化命名,当时越南是法属殖民地。

结语 路名变迁中的历史

上海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她的变化发展实则是一段段的故事的发生、延续和消亡。有时,有些事情过去太久,回过头来会觉得不可思议。例如,有人研究上海以中国各地地名命名路名的规律,发现杨浦区虽然是以辽宁地名为主,但仍然有扬州路、荆州路、杭州路、广州路这样与辽宁毫无关系的路名。事实上,在上海开创了以中国各地地名命名路名的传统,其实是公共租界当局,尽管他们选择地名的标准有些难以捉摸。

这些以外国地名命名的道路,其实很少是那种人尽皆知的通衢大道,也许有些您在上海住了大半辈子还闻所未闻,但这就是城市发展的印记,当殖民者把知道的中国地名用得差不多时,租界却还在扩大,因此偶尔混入一些邻国的地名似乎也不为过,但这些名字没有保留很久,有的几乎只留在图纸上就改掉了。但记住这些过往的回忆,让我们会记得这座城市,这个国家曾经经历过的那些不寻常的事情。

如今,杨树浦地区正在经历轰轰烈烈的城市更新工程,留给老杨浦乃至老上海人心中的老工业区、老城区乃至棚户区的印象正在一点点退去,许多马路可能在将来改名,或者消失,这是难以避免的,但知道来处,方能让我们在未知的将来,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