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球房讯小毛就大家最近讨论的牧马山下一碗汤的传说历经千年的沧桑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您了解牧马山下一碗汤的传说历经千年的沧桑。

对于冬至喝羊肉汤这件事,

双流人向来认真对待,从不含糊。



在双流黄甲

连早餐都是羊肉



“老板来一个生羊腿,麻烦帮忙切成小块,家里人还等着回去下锅。”早晨7点过,黄甲街道的阮氏家族羊肉餐馆已经开始热闹起来。

饭馆里,每张餐桌上都有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


一个小份碗碗羊肉,一个白面锅盔,这是双流黄甲人的标准早餐。


黄甲街道的羊肉餐馆外,架子上挂着一排排的羊肉。餐馆里,店员上菜几乎是用小跑的。

厨房里的整齐地摆放着切好的羊肉,炉子上几口大锅里的羊肉汤咕嘟咕嘟地沸腾着,一股鲜香的羊肉汤味便扑鼻而来。






在黄甲,可以说,任何一家羊肉店的资格都很“老”。

但最有名的是阮氏家族,从1979年起,将近40年来阮氏羊肉汤就成了小镇人生活中离不开的一部分。




阮家兄妹都在经营羊肉汤。阮老大羊肉与其二弟的“阮老二羊肉店”、幺弟的“阮老幺羊肉”、妹妹的“阮大姐羊肉”分布在相邻三条街上,多年来在不断升级换代。

“我们每天5点半就来熬汤、切肉、配料,手脚要麻利,不然赶不上早餐供应。”毛平是阮氏家族老幺的女婿,也是如今“阮老幺羊肉”的实际负责人。“现在每天店里要杀上7、8只羊,早上就要卖上200多碗,夏天也是如此。”



1979年,“阮老幺”在自家门口搭棚卖羊肉汤,3角钱一碗。今年“阮老幺羊肉”的羊肉价是100元/斤,早中晚饭点都坐满了人。

而到了冬至,去店里吃羊肉的黄甲本地人反而少了,因为专门从成都市区甚至更远地方来的人太多,太打挤了。

特意叫上亲戚朋友,几十公里甚是数百公里开车而来,就为了这一口羊肉汤。


一锅好汤

是烹饪羊肉的灵魂


据说,黄甲麻羊有108种吃法。在双流人的习惯中,喝汤比吃肉更重要,所以一锅好汤至关重要。

要熬得一锅好汤,颇费一番功夫。





▲羊肉香肠、爆炒羊肝、粉蒸羊肉

要用传统工艺做出地道的麻羊肉汤锅,黄甲人的秘诀是浓汤、锅盖和甘蔗:用竹条编制的锅盖能防止蒸馏水回流,煮出的肉没有蒸馏水的味道。水中要加入一小块甘蔗,据说这样煮出的羊肉味道更好。

猛火熬制数小时后,乳白的羊肉原汤已经大功告成。


随着热气的升腾,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羊肉香味,刺激着每一位食客的味蕾。



吃肉前,先打上一碗白白的羊肉汤,再放上一小撮切得细细的香葱,两种味道相互交融,味香扑鼻,一口入肚,温暖立刻传遍全身。



在汤锅翻滚的白浪上随意夹住一块羊肉或羊杂,再蘸着由双流二荆条碎末、盐、香菜、豆腐乳末组成的蘸料,只有一个字:鲜!

吃完羊肉,烫点藕片、萝卜、豌豆尖是少不了的。荤素搭配,不油不燥,正好!



牧马山上有着很多

关于麻羊故事


生于60年代的刘国成是土生土长的黄甲长梗社区人。和当时生产队上的其他小孩一样,他也是个“小羊倌”,每天牵着浑身长满斑点的麻羊找草吃、找水喝。



那时侯,羊是家里的财富,一只羊的价值与一头猪相差无几。尽管家家户户都养羊,但吃羊肉,对很多人来说仍是一种奢望。

每半年,父母才带着他们四兄妹去吃一次3角钱一碗的羊肉汤,算是“打牙祭”。

在他的记忆里,最开心的莫过于生产队过年办酒碗,队上的“规矩”就是杀一只羊来吃,小孩也能喝上一碗新鲜美味的羊肉汤。

除了办酒碗,孩子们还暗暗盼着尿床,虽然可能要被打屁股,但是只要一尿床,大人们就带孩子去吃一碗羊肉汤,因为滋补身体。这样的习俗,在当地一直延续至今。


黄甲街道长埂社区三组一社村民陈元军则是干了一辈子麻羊“羊倌”。

他清晰地记得,他当上乡里羊倌中的“万元户”的那一年——1999年,他贷款养了100多只羊。那时候,黄甲的顺口溜是这样讲的:“家有三兔,当个干部;家有三羊,当个银行。”

现在陈元军的名片上印着“黄甲麻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说,今年一头麻羊的售价在1600元—1800元之间。而整个黄甲街道的麻羊存栏有5000多只,出栏8000多只。


黄甲的麻羊养殖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蜀王蚕丛。

在古蜀国,住岷山一带的氐羌人蚕丛沿岷江顺流而下,在距离双流城南18里建瞿上城,带来了黄甲麻羊的仙祖。

到了三国,为了北伐曹操,刘备和诸葛亮在牧马山屯兵牧马,黄甲麻羊作为战备物资才开始规模化养殖。而今黄甲的王家场便是诸葛亮厉兵秣马之地。

▲牧马山上,诸葛亮厉兵秣马雕塑



在这座古老与现代并存的城市里,冬至的一口羊肉汤,不仅仅是双流市民生活的习俗,还慢慢演变成了一个的节日,从1999年第一届麻羊节开始,黄甲麻羊节已经持续20年不间断。






冬至,北方吃饺子,潮汕人吃汤圆,四川人要喝羊肉汤。

即便这一天的羊肉价格比平时贵,即便卖肉喝汤都要排长队,但冬至这一口羊肉汤是少不了的。


因为,这早已不在于羊肉汤本身,在于一种仪式感,如同“过年要回家”,让我们重新找回了自己的身份证明。

转自: 空港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