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球房讯小毛就大家最近讨论的澄海区隆都镇店市「澄海隆都镇」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您了解澄海区隆都镇店市「澄海隆都镇」。

(来源:八邑潮人,只做学习分享,宣传家乡,不出于任何商业目的,特此鸣谢原作者辛勤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我们立即删除)

20世纪70年代前,澄海区隆都镇店市开设了一个“牛圩”集市。它与店市的“猪仔花”市场一样,对潮汕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起到促进作用。耕牛是农家宝,过去土地的耕作全靠耕牛,大部分农户都得养一两头耕牛,不然,农耕时节就得出资雇请养牛户代耕。隆都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一年可以种两造水稻,兼一造冬种,耕牛的劳作更显得特别重要。为及时对耕牛劳力资源进行调剂,这个圩集的设置势在必行。

牛圩不是天天都开市,而是定日期交易的。每月集市九天,每旬开三天,一、四、七开市,即上旬初一、初四、初七;中旬为十一、十四、十七;下旬为廿一、廿四、廿七。其时赶集的耕牛很多,交易率也高,从周边的潮安、饶平等地来赶集的也很多。后来这两地分别在潮安的顶塔、饶平的浮山各又开设了“牛圩”集市。这两地圩集的开圩日,分别是二、五、八和三、六、九。三地的圩集交易日错开,每当那个圩集对圩(交易日)日期,其余两地的耕牛都可到那开集的圩集交易。这样既有足够的牛额可交易,又能及时进行调剂。

店市的“牛圩”,据传开设于清朝中期。当时“牛圩”的场主由宅头、后埔、前美三个“陈”姓的村落派员负责管理和场地安排。早先的圩集场址设于韩江边后埔村堤顶,后来迁至店市北门陇下村南面,最后迁到店市东南面,即现时隆都戏院院址。

每头耕牛成交时,场主要收取一定的交易费。随着“牛圩”的开设交易,“牛贩子”(中介)应运而生。每头耕牛的作价和劳作功底全凭牛贩子介绍,最后定价成交。每头耕牛的劳作功底,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掌握和总结出来的,从表面上看某些特征,就能知道这头耕牛的好坏。一头功底好的耕牛,看上去满身毛发油光,骨架和膘肉长得很有规则;牛本身强健有力,两眼炯炯有神,站着四腿腾开,稳如泰山,走路时四蹄生风,昂首阔步;劳作时只闻吆喝声,不用扬鞭打,或将牛索抖动,就能拼命奔跑劳作。至于劳作功底差的耕牛,各方面情形都相反,牛身上会出现“粗格”的特征。

圩集上,买卖双方各请一位牛贩子,评议每头耕牛的优劣,相定作价。牛贩子为了多赚点钱,采用暗语来议价,或耍出各种花样骗术。比如有一头“粗格”的雄性乌牛,在外生殖器末端长出白色毫毛,牛贩子可在不同场合说出好坏两种顺口溜。称赞它好的就说:“乌牛的尿蓑,大笘(指围盛稻谷的用具)细笘锥(满)”,购牛的人听了满心欢喜,就将牛买走了,且多送牛贩子厚礼。另一种坏的说法是:“乌牛白尿帕,夫死妻去嫁”,或“乌牛白尿毛,从有弄到无”(指家财破尽),吓得要购牛的人退避三舍,交易不成,卖牛的怨气满脸,买牛的暗自庆幸。不管他怎么说,总有一方得益,得益者会于事后上门答谢。牛贩子在成交每头耕牛后,其收入是相当可观的。常常是,每天午后散场,牛贩子拉三五个人一起上酒楼,或由得益的购牛人宴请,菜丰酒足。难怪当时这里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官食贼食,不如牛贩食。”

由于牛贩收入可观,故一般能说会道有口才的人,会上“牛圩”混口饭吃,边混边学,积累经验,直至成为有名望的“牛贩”,生活无忧。

至于每头耕牛的年龄大小,人们只要看耕牛的牙口就可判断。牛成年以后,牙的中间就逐年浮现圆形的圈,养牛人叫“珠”;再老了就再反“珠”,即牙中间两重圆圈,到了八个“珠”全都反了,此牛就是老牛。八个“珠”全都反的牛与劳累有关,其耕作时间所存无多,也就必须出卖,重新换新牛。

几百年来,隆都这个“牛圩”集市从没间断过,且交易率长盛不衰,起到畜尽其力、地尽其利的作用。

时过境迁,现在机耕代替了畜耕,这个交易了几百年的“牛圩”集市理所当然寿终正寝停止营运了。“牛圩”,只能在历史档案上成为一项存查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