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球房讯小毛就大家最近讨论的北京东城区胡同改造「北京胡同拆迁」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您了解北京东城区胡同改造「北京胡同拆迁」。

2016年7月12日讯,“这院子修了以后啊,比原来强多了,就是那答应给我家的储物柜,能再加一个吗?”问这话的是前拐棒胡同4号院“50后”居民张桂芬(化名),她问的是“80后”胡同建筑师郭垚。

胡同

前拐棒胡同4号,一个典型的北京胡同大杂院。一年前,这里煤棚、自行车、花架……随地堆放,张大妈每次出门、回家,都要小心避让院子里的杂物。如今,在OSO-Studio的建筑师郭垚的主持下,大杂院整饬一新,地面修葺、门梁涂刷、杂物收纳进储物箱。

前拐棒胡同4号,是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对胡同公共空间改善第一批试点院落中第一个完工的。

对院落来说,这是重生;对胡同大妈来说,这是改善生活环境的机会;建筑师来说,这也是一次全新的设计体验。

最急最配合最明晰的先改

“院子里的物、人和邻里关系,都得靠推心置腹的交流,慢慢理顺。”郭垚说,选定院落而不是房屋作为改造的对象,就是考虑到院落公共空间相对容易操作。但百十平方米的小院子,需要做的工作一点也不少。

这次改造活动的发起者是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朝阳门街道副主任李哲,在协会成立之初,走街串巷征集民意的时候就经常听到居民们“改善居住环境”的建议,但实际落实却没那么简单。“胡同里产权很复杂,有公租房、有私房、还有的租给流动人口。”李哲说,经过再三推敲,最终定下来:改造院落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嘛,属于大家,改造起来也不损害个人的利益。而且,院落的公共空间一直以来都挤占得很厉害,这也是大家改造意见比较集中的地方。”

首批选定了8个最急需改造、居民最配合、产权最明晰的院落,联系了约10个建筑师进行规划设计。目前,已经有3个院落完工,其中,就包括郭垚负责的前拐棒胡同4号院。

跟北京晚报记者再逛前拐棒胡同4号的时候,几乎每一个居民都会跟郭垚热情寒暄。“我跟这里的每一家,都成了朋友,前期做摸底的时候,大家都交了心。”

北京大妞先从交心开始

郭垚将胡同院落改造分成了七步,交心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作为建筑设计师,大杂院改造并不是经常能遇到的项目。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胡同却是始终伴随成长的文化烙印。和郭垚同为建筑设计师的丈夫,就是在胡同里长大的。“我老公小时候住的就是胡同大杂院,而且离前拐棒这边不远。协会找到我们的时候,虽然知道项目属于公益性质,但是我们俩还是义无反顾地就接受了。”

进前拐棒胡同前,郭垚还去了老公长大的大杂院找灵感,结果发现那里早已面目全非。“院子基本已经占满了,都堆了杂物,居民们谁也不迁就谁,能占多少地儿就占多少地儿。”所以,她知道,疏导邻里的关系是改造的关键。

进院后,除了一目了然的问题,比如地面平整、电线修整等问题外,郭垚先跟每户居民单独聊天,问他们有什么需求。这个北京大妞,很快用朴实真诚换来了胡同大妈的信任。“别看大家都是住了几十年的老街坊,但是他们相互之间,有些话碍于情面说不出口。跟我说,倒是方便很多。”谁家的自行车占道,谁家的煤棚碍事,平时拉不下脸说的问题,胡同大妈们都跟郭垚一股脑倒了出来。

交完了心,第二步是测量,第三步就是出方案,开座谈会。座谈会上,每户户主针对郭垚的改造方案提出修改意见。“经过前期工作,大家都没把我当外人,踊跃提意见。”开完座谈会,就是第四步,针对居民的意见进行方案修改。第五步,由街道和社区牵头,与施工队对接。施工队进场,做预算,报给街道,申请经费。

第六步,开始施工。施工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施工从谁家接水接电都会成为问题。有时候,之前方案定好的设计会被居民推翻。还有的时候,看见别人家装了块太阳能板,自己家也想要。“说起来是一回事,真正做了又是另一回事。这时候,就要建筑师再出面协调。”

有些杂乱现象开始抬头

第七步,改造完成后,街道、协会、居民、设计师一起召开总结会,并签订每个居民都必须恪守的“公约”,保持院落环境,加强社区营造。

从去年7月进场,到12月改造完成,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前拐棒胡同4号改造前,地面凹凸不平,下雨就容易内涝。现在,改用透水砖,更换雨水篦子,加宽排水管道,地面得到美化的同时更显实用。改造前,居民们的杂物见缝插针,院子的角落几乎都占满了。现在,给每户都配备了储物箱,杂物收纳进箱子。箱子还带有太阳能照明系统,夜晚能起到路灯的作用。

但是,如何保持是个长期问题。

胡同居民的居住空间有限,三代人挤十平米住房的情况屡见不鲜。随着房价日益增长,胡同大妈对每一平方米、对每一寸空间都斤斤计较。像张大妈那样希望多要一个储物柜的事情时有发生。现在距离前拐棒胡同4号改造完成过去了半年,院落里已经有些杂乱现象抬头。张大妈就小声对北京晚报记者说:“您看着刚改造完,就有人把杂物堆出来了,自行车又开始乱放。前两天,街道来拍照,就给收起来;街道的人一走,又拿出来,这算个什么事儿?!”张大妈说,大家都是老街坊,平时很和睦,都不好意思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谁还指着这点杂物挣钱啊?其实完全没必要。”

硬件改造完之后,更需要“软件”的更新。“我们还是希望能签订一个公约,让胡同居民有社区营造的意识,保护已经改造过的环境。”前拐棒胡同4号的“公约”正在制定当中,等“公约”签署完毕,院落将进行绿化等进一步修补工作。

一块青石板还原月亮门

首批8个改造院落,分别是前拐棒胡同4号、史家胡同5号、史家胡同45号、内务部街34号、本司胡同48号、演乐胡同83号、灯草胡同66号、礼士胡同125号。目前,前三个已经基本完工。

按照最初的设想,胡同院落改造,除了居住环境的改善,还希望能还原一些文化元素。因此除了建筑师,还有一些大学学者、研究生深入胡同和老人们交谈,了解胡同和院落的过去,尽量在改造中体现历史韵味。

比如史家胡同45号院。这个保存较为完整的院落,在一进和二进之间,有一道垂花门。旧时人们常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二门”即指垂花门。但因年久失修,这道垂花门已经破败不堪。在古建修复专家和3D扫描仪的帮助下,建筑师重建了朱红色的垂花门,只用了少量原有构件。整个院落在这道修旧如旧的垂花门点缀下,重新焕发了生机。

“我们当然希望改造的成果是实用性和胡同风貌的结合。”郭垚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院落公共空间尽量保留文化元素。比如本司胡同48号原来有一道月亮门,也因年久失修和杂物占道而不见踪影,只剩一块青石板。建筑师在改造过程中,依托这块青石板,在地面用红色透水砖做出了一道月亮门的形状,让人们能回忆起这里曾经的模样。

首批改造院落的影响已经作用到二批改造中,胡同居民们纷纷踊跃报名,目前筛选工作正在进行中。朝阳门街道副主任李哲告诉北京晚报记者,目前改造的费用还是来自于政府拨款。而有限的经费,不足以支撑所有院落的改造。现在的改造,主要是示范引导作用,一方面是想唤起胡同居民保护和修缮院落的热情,另一方面也希望社会各界的有心人士能对胡同改造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