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球房讯小毛就大家最近讨论的天津南开区是富人区么「天津南开区繁华吗」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您了解天津南开区是富人区么「天津南开区繁华吗」。

——其实,在老天津人的心中,官银号就是东北角的代称。

——致天津东北角

去年年初,乐天百货的十字路口,出现“考古工地,非请莫入”的字样。东北角这是“憋宝了吧”!

也难怪,东北角这块儿可曾是“老天津的贵人聚集地啊!”

先跟您聊聊这“ 东北角”的由来,

天津老城区(现在的老城厢)曾经有四个“墙角”。1900-1902年期间,八国联军占领天津,拆除老城城墙,天津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个拆城墙的城市。

在原城墙的位置修建了四条马路,即东马路、南马路、西马路、北马路,差不多是当时天津最宽的街道。

东北角和东南角多是商贾富户所在,建筑宏伟,院深宅大,西北角则次之,因此素有“北门富、东门贵、南门贱、西门贫”之说。这里是当时天津的核心,也是聚集了几百年天津人生活习俗的地方。

曾经的东北角区域,是指北马路、东北路、东门里、北门里合围的地块。

文史研究者高立成在《记忆·天津老城里》中的论述:

东北角一带是天津卫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天津的道署衙门、盐运署均设于此,天津文庙亦在此区域内。这里是旧时天津卫最繁华的地方。

01

官银号才是东北角的代称


住东北角的老天津人有个特点,一问家住哪就说:“我官银号的。”一口浓郁的天津腔那个自信!

其实,在天津人的心中,官银号就是东北角的代名词。如今,当初的官银号已消失,可“官银号”这个地名儿却深深刻在天津人心中。

曾经,矗立在东北角的那座转角大楼被公认为是官银号大楼,

但文史研究者高伟考证发现,

历史上的官银号仅仅占用了那座大楼的一部分,真正的官银号行屋应该是北马路一侧的三层楼房,也就是北洋天津银号纸币上印制的那栋楼。

官银号是清政府官方设立的金融机构。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各国纷纷在天津设立银行,金融紊乱,原有钱庄银号逐渐萎缩。

为恢复国内金融的元气,清政府于1902年成立了天津第一家金融机构——北洋天津银号(也称直隶官银号)

比利时电灯电车公司成立后开通的第一条电车线路,把东北角的车站起名叫官银号站,人们去东北角地区就在官银号站下车,久而久之,官银号就代替了东北角的称谓。

新中国成立之后,官银号改为中国银行东北角分理处。

官银号也衍生出官银号菜市街、官银号副食综合商场等,当年那个“老银号”也变成了,天津人融进小日子里的记忆。

官银号菜市场形成后,很多商贩开始经营蔬菜、水产等农副产品。

1910年前后,自发形成菜市场;1913年开始设立摊点,建设店铺,形成里巷,俗称“菜市街”。

到1983年,正式更名为“官银号菜市街”。每逢过节,附近的居民都会提前到菜市场里排队,凭副食本购买配给的花生、瓜子、核桃、糖块等年货,这是令一代人记忆深刻的年味。

02

东北角人必去“商铺”

东北角人过日子还有份属于自己的“讲究”。

去正兴德买茶叶,去五合买针头线脑,去元隆绸布店,再去内联升置办新鞋新衣服,中午去中立园吃他们家最拿手的三鲜卤面,下午去新华戏院听戏看电影,再到东北角书店买书…

必须说的就是东北角的正兴德,从老百姓爱喝的“茶叶沫子”、“花茶”,到应季的大叶好茶,应有尽有。

现在也有好多天津人特地去东北角买茶叶,小时候正兴德门口有一面大镜子,据说是有个民间小故事属于那面大镜子…

五和商场是当年东北角的第一家百货商场。

买个针头线脑的,给家里人打个毛衣,买个百货用品,应有尽有。

90年代后期,五和商场搬出,改头换面。03年,整体老城区拆迁…

新华书店可是当年天津最大的书店。

当年天津文化人的最高级的“文化沙龙”,多少人的第一本新华字典是在这里买的?

还记得那会儿有个节目叫《同一首歌》,新华书店永远是第一个能买到专辑的地方,虽说是书店,但确实不少人90年代买唱片的聚集地。

03

老东北角的大街小巷

老城区有太多条老胡同,都是心中的回忆。

西门里板桥胡同、磨盘胡同、文庙东门里、大费家胡同、晒米厂胡同、丁公祠胡同、石桥胡同、拴马桩胡同……

耳闻一些曾经的富家名家,比如东门里的郜家、华家,西门里的唐家、温家、石家、侯家、于家等等。都曾是这里的人……

小时候住文庙胡同的孩子,多少都是上南斜街小学长大的……从学前班到小学基本都是这个胡同的孩子一起上下学,那可是真正的发小,一辈子都忘不了…

那会儿每个院子都有个大木头门,看着特别气派。大门一响,听动静就知道,院子里谁下班回家了…

什么晒米厂胡同、大费家胡同…都是几世同堂的住在一起一个院子,岁数大了在路口开个换啤酒的小卖部,就要自食其力一辈子。

简单狭窄的胡同、不平坦的土路、每个院都是木头大门高门槛儿…

院里总有几个心灵手巧的,搭个葡萄架子、种个丝瓜什么的…纯天然绿色的蔬菜,一个院的都能尝尝鲜。

@心中晓日月

第二法院下面是大费家胡同小学的旧址,还记得马路对面的晒米厂胡同卖老豆腐,云吞,每天可热闹了,我上学都要穿过这里,再往北走有个大市场,里面很深很深,似乎我觉得我就没有走到过尽头,记得那里有个鼓楼后街小学,还有中营小学,

城厢东路这边第二个小口儿的便道下去有个坡儿,是丁公祠前胡同,然后第二个大的活胡同左拐是丁公祠胡同11号院就是我家,再简直走就是河营后街吧,我两三岁在那里一个叫朱奶奶的家里上的幼儿园,每天都路过南开20幼,举个鸡蛋去个老奶奶那摊煎饼果子,那里再右拐有个招待所再一走就是公共厕所,

后面住着我同年同日生的同学,每次都会叫上她一起沿着石桥胡同去住在二道街附近的学习委员家抄作业,抄完之后再穿过几个小胡同举着我们花五毛钱买的珍宝珠棒棒糖就去安信了,也就是现在的新安购物广场,当年天津没什么大型的超市,我们就在家乐福里面玩啊玩,因为有空调比家里电扇凉快多了!看着超市2.6卖的一个法棍,饥肠辘辘的我们想买一个法棍却没有钱。我们又上商场五楼的游戏厅,从口袋里掏出来仅有的一块钱买了一个游戏币,在那转悠了不知多少圈都不舍得玩!就在那看谁有游戏币就看他玩儿!那是我小时候最好的回忆

#今日互动话题#

讲一个关于天津东北角最美好的回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