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球房讯小毛就大家最近讨论的万达影城盈利能力分析「金逸影城今日影讯」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您了解万达影城盈利能力分析「金逸影城今日影讯」。

文 | 独行的猎手

5月8日下午,万达电影召开了2017年度业绩说明会。说明会上,万达对2017年的经营状况做了总结,这其中万达的院线业务当然是这个总结中的重点。

财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32.3亿元,同比增长18.02%;净利润15.15亿元,同比增长10.92%。

但与此同时,万达电影的单银幕产出却从2015年的246万下降到2016年的213万,再到2017年的188万;放映业务毛利率,从2015年的25%下降到2016年的17.35%,再到2017年的12.06%,下降了一般还多。

但即便如此,在本次说明会上,万达方面仍然宣称,公司会在2018年通过建造和收购等方式,增加100座影城(800块银幕)。

一方面是院线的盈利效率在下降,另一方面却在不断的增加银幕数量,万达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呢?

院线潜力巨大,提升盈利能力是迟早的

实际上,不光是2018年,万达电影对于院线的“执念”一直都存在。每年100座影城的速度也已经保持了相当的一段时间。2017年万达新增影城数量更是达到了115家,这么说来2018年的预计增量并不是高了,而是低了。

但影院单个屏幕盈利能力的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目前中国有46000块银幕,早已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但总票房却只有美国的80%(这其中万达占了4751块银幕和85亿的票房)。

对此,万达电影财务负责人黄朔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万达影院刚刚建立,投入大、收益较少。而最近几年院线竞争也在加剧,两相叠加造成了银幕平均收益的下降。

不难看出,正是因为这样的结论,万达才决定继续加大投入——前者可以用时间解决,后者则将因为中国票房的暴涨,票房向三四线城市渗透而逐渐转好。而这两件事现在来看几乎都是必然发生的。

吸引阿里,万达醉翁之意不在酒

除了对院线业务未来看好之外,万达继续快速扩张和其目前所处的融资阶段也有着莫大的关联。

今年2月,阿里巴巴和文投控股宣布共同出资78亿,收购万达电影12.77%的股份。考虑到万达电影早已在2017年7月就已经停牌,这次入股也被很多人解读为了“万达电影”在为自己的复牌做准备。

从万达财报上看,公司的经营整体向好,但其负债率却居高不下(接近50%)。这个情况与公司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是分不开的。对此,万达也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包括逐渐剥离文旅项目等等。

虽然万达一直极力否认,但之前就有很多声音指出,金主的介入就是在降低万达的负债率,同时也让万达下一步的开疆拓土提供了更多资金保障。

从2月宣布收购之后,阿里已经在其后的两个多月内将所有价款缴纳完毕。这些资本补充无疑会进一步撑起万达的估值,并让其复牌之路更加顺利。同时阿里的站台也将会让万达复牌后不会出现股价大跌的状况。

当然,如果万达能够“重出江湖”,对于阿里来说意义也是很大的。首先这意味着这笔战略投资将会得到增值,单纯对于投资来说,其目的已经达到了。更深远来讲,阿里将在未来更好的利用万达的资源去发展自己。

电影《长城》,部分在青岛东方影都拍摄,万达是发行方之一

比如目前万达在院线、发行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雄厚的实力。一家占据中国10%银幕数量的企业完全可以在电影发行、排片上左右全局,对于在线下布局稍显不足的阿里来说,这些资源显然是非常有价值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正式看准了这个趋势,万达才顶着财政压力,继续拼命的布局线下影院,最终才成了众多互联网企业争夺的对象。要知道今年1月,腾讯、京东、苏宁等互联网大佬就曾联合入股万达商业,这同样也是看中了万达在地产、线下实体商业等方面的实力。

北京大望路万达广场

之前鹦鹉君也曾经谈到过,目前对于影视公司来说,主动变成BAT手中的棋子,找到自己和BAT资源的对接点,将大大提高公司获得BAT投资,进而上市的概率。从这一点上看,即使强如万达电影,在寻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在积极主动的往BAT的需求上靠拢。

要么姓马(云),要么姓马(化腾),路就在这里,走不走你自己选。

影投人制片工场

有眼力、有脑洞、有大神的一站式精品影视内容制片工场

【如需转载请联系,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