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球房讯小毛就大家最近讨论的唐山发展历程「唐山小山市场」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您了解唐山发展历程「唐山小山市场」。

民国时期,唐山商业走向繁荣。近代工业继续推动唐山商业的发展,并推动唐山商业中心从铁路北侧移向铁路南侧,小山一带得到新的商业开发。

(一)商业的继续发展

随着唐山工业的继续发展和人口的进一步集中,唐山商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饮食服务业已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行业。同时,商业的繁荣还表现在各种商品店铺的增多和一批新兴商业行业的出现,如西药业、棉布业、钟表业、成衣业、金银首饰业等。

大型饭店设施开始建设。1923年,白月亭和王紫绶在便宜街开设裕丰饭店,既是旅店,又包办酒席,是唐山开业最早、房间最多、卫生条件最好的饭店。1925年10月,九美斋饭庄在便宜街开业,开始时仅是点心馆,后来包办酒席,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

九美斋饭庄手绘


粮油市场进一步扩大。唐山市区最早形成的粮油市场在粮市街,以农历四、九日为集期。后随着交易活动的日趋频繁,1929年在沟东大街新建粮油市场,商贩麕集,颇为热闹。旋因市面繁荣,5天一集,感觉不便,遂在王谢庄大街创立集市,以农历二、七日为集期,“每届集期,以粮贩为中心,其他业者则少”。随着唐山工商业的发展,城市扩大,人口增多,靠附近生产的粮油市场交易己不能满足需要,于是,粮商便应运而生。原粮市街先后开设了玉兴、昌记、祥发号、长顺祥、瑞生祥、同顺号、三和顺等店铺,专营或兼营粮油加工和门市销售,著名的玉兴米庄专营江南精米和舶来“洋面”,三和顺加工的“棒子面”驰名全市。创办于清代末期的隆义栈,民国年间在沟东设有内栈,在火车站设有外栈,并在开平、山海关设有分栈,并附设制油厂、酿酒厂和栈房,有雇员360余名。

固定的专业蔬菜市场开始出现。20世纪20年代以前,唐山只有一个北菜市街,各种蔬菜多由附近农民贩卖。1919年丰润人刘太和在和平北街开设的玉合顺蔬菜店,是为唐山第一个固定的蔬菜门市。此后,北菜市街逐步发展,店面增多。市场内四季有鲜活鱼虾、元鱼、猪肉、牛羊肉可供,并设有暖室,时令菜蔬,经年大宗销往东北,货色之全,为唐山首屈一指。20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唐山工商业的发展,城区人口日益增多,蔬菜副食需要量急剧膨胀,因此,在铁路以南的南兴街(里)逐渐形成了一个南菜市,时称“新菜市”。

官办屠宰场、猪栈业发展起来。1917年,本地人张怀清在北菜市开设贵合成猪肉铺。1921年,本地人张福林在北菜市开设了福和顺牛羊肉铺。此后,猪、牛、羊肉铺逐渐增多。为了加强屠宰市场的管理,政府于1919年9月建立官办屠宰场。1929年6月,在屠宰场内分设屠猪场和屠牛羊场,以尊重回俗。在官办屠宰场建立的同时,在荷花坑、烟子沟、三角地、地道桥等处先后出现了8个私营猪栈,即义生、瑞盛、天顺、大同、合兴、善记、福和、福记等猪栈,这些猪栈均为唐山附近各县生猪客送猪入市服务。随着屠宰场、猪栈的建立,私人开办的肉铺也随之发展起来,至20世纪20年代,仅南、北两菜市就有不下四五十家。

日用百货业进一步发展。1921年1月,荣华顺百货店在新立街西口开业,起初经营南方鲜货(果品),后来扩大经营百货、针织品、玻璃器皿和纸张等商品,其经营范围之大、品种之多,堪称唐山百货行业之首。1922年开业的成记布庄,是唐山纱布业最早的私营企业之一,主要经营纱布、绸缎、呢绒等商品,并在天津、北京、上海等地设有固定货源基地。


唐山新立街上的荣华顺商号(1936年)


20世纪初,浴池业逐渐兴起。1917年在陆家街(今宋谢庄大街西段)开设的浴华池,是唐山浴池业中开办最早的一家,辟有雅座、床位,池水清洁,讲究卫生,营业发达。此后,在东新街(今和平街)开设有浴泉池、浴香园,在便宜街(今胜利路西段)设有馨园等浴池,一切设备,后来居上,“较其他商埠,有过无不及,浴价尤廉,盖唐山之煤水,较他处为方便也”。

20世纪30年代以后,煤油(俗称毛子油或洋油)经营进入唐山。1933年,驻天津的外国油行在唐山纷纷设立“经理户”,为其代销煤油。1938年,代销煤油的经营户有义发祥、顺记、裕兴号、两义诚、三成立、同兴顺等杂货店,其中义发祥包销“美孚”煤油,远销冀东各县和承德、赤峰等地。

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唐山开设的商业行业主要有饮食服务业中的饭馆、浴池、照相馆;食品业中的米面、油盐、猪肉、牛羊肉店铺;烟酒业中的烧锅、酒店、烟草店;百货业中的棉布庄、绸缎庄、鞋店、钟表店、杂货店;药业中的中药店、西药店,以及陶瓷业、煤业、白铁业、铸锅业、自行车业、石灰业、运输业、成衣业、典当业、金银首饰业、粮食业、旅店业等。行业门类繁多,品种齐全,新老商店不下六七百家。其中,数量占首位的是饭馆,约计50多家;其次是猪、牛、羊肉商店,有近50家;再次是中药店,有30多家,西药店有20多家,米面店及绸布店均在三四十家。此外,资本雄厚的大粮栈有十几家,当铺有十几家。当时,商店最为集中的街道是广东街(今新华东道)、粮市街(今建国路)、便宜街(今胜利路西段)和新立街(今解放路北段)等4条主要商业街,“商店门面宽阔,内容充实,外表雄壮,道路平坦,行人车马络绎不绝。每逢年节或其他盛会,各该街情形尤为热烈,常感拥挤不开,可谓市内精华荟萃之区也”。

(二)商业中心的转移

唐山商业最初主要集中在铁路北侧的广东街、粮市街等街区。随着唐山工业的发展和铁路的延伸,客货运输与日俱增,来往客商云集唐山,原来唐山商业集中的铁路北侧已经不能满足商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于是,唐山商业逐步由铁路北侧向铁路南侧扩展,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铁路南侧的小山一带逐渐形成新的商业中心。

20世纪30年代的广东街


“小山”并不是一座山,而是大城山余脉所形成的呈龟背状的一个小土丘,因形似小山而得名。它的东、西、北三面坡度平缓,南面陡然下落,低洼成坑,原为斩决犯人刑场,俗名“判人坑”,也叫“小山南下坡”。小山的兴起与唐山近代工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早在开平矿务局时期,1882年为运煤需要而建成的唐山火车站就位于小山的北部。随着工业的发展和铁路的延伸,唐山火车站客货运输日益繁忙,唐山站装卸、存放货物的货场顿感狭窄,这样,车站南临的小山一带的空旷之地,便成为开辟货场的有利场所。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跨越铁路向铁道南侧的马家屯、达谢庄、宋谢庄、郭谢庄、陈谢庄等村庄发展,形成了铁道穿越和分割市区的局面。为了便于铁路两侧车马行人的来往,从东北向西南设有3个道口供行人通过,即南道门(今永红桥处)、北道门(建国路天桥旧址)和老道门(今建国路一号楼东南金匙桥处)。其中老道门来往行人最多,也是居住在铁路南侧矿工上下班的必经之地。

随着老道口行人的增多,小山西侧、老道口以南的通行道两旁,便有人卖些食品之类的商品,以后小商小贩日增。起初他们露天摆摊,后来多支棚搭屋卖货,房产主在这里抢占地皮,建房出租,于是小书店、小饭馆、小旅店、小戏园、小商店等店面纷纷出现,铁路北侧的商业逐渐向铁路南侧转移。

早在1888年津唐铁路通车后,有些商户就看到了小山的地利,便在这里开设栈房,代客办理买卖、转运、存储粮食和干鲜果品等货物以及住宿业务。当时在小山开设的著名商号有隆义栈、永德粮栈和永利粮栈等,三家栈房资财雄厚,生意兴隆,带动了小山的商业活动。近代工业发展促进了唐山工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小山一带街道的形成,诸如便宜街、东新街、新立街、小山大街、小山东街、小山西街、小山前街、瓦房街、小山东箭道、小山西箭道等。在这些街道上开设了许多商店、饭馆、旅店和浴池,较大的饭馆有畅乐园、迎宾楼、大红楼、中华饭庄、九美斋、恩双利等;较大的旅馆有交通旅馆、裕丰饭店;较大的澡堂有永发、龙泉、第一泉等。日杂类、干鲜果品类、烟酒类小型商店遍布小山各个角落。其中便宜街是小山一带最为繁华的一条商业街,街长不过500米,各行各业商店近百家,日用商品应有尽有。

随着商业的发展,小山逐步兴建了一些大型商业设施。1934年,裕丰饭店经理白月亭集资10万元组建大千房产股份有限公司,仿照上海“大世界”建筑模式,在小山的最高点兴建联营商场,名曰“大世界”。商场分东西两部,上下两层。东部楼下大部分是天宫电影院,其余是糖果店、日用百货店和小吃店,楼上是天娥大戏院。西部楼下和楼上都是小桃园饭庄,为当时饭业之冠。小桃园以北为“近天楼”,后改名天乐评戏院。“大世界”东西两部分楼上两端建有天桥,将两部连接起来,成为一体。“大世界”的西口是一道墙,阻隔了东西市场的沟通,因此,白月亭把墙外的九天仙茶园、一小堂药铺和万发叫卖行买了过来,拆除横墙,开辟了商场大街,与便宜街接连起来。“大世界”是商业荟萃的地方,吃、穿、用一应俱全,成为小山热闹场所之中心。在围绕小山的其他主要街道上,许多较大商号闻名遐迩,如新立街的荣华顺百货商店、新新公司麻糖商店、南味点心铺“稻香村”,便宜街上的九美斋饭馆、裕丰饭店,糕点行业“一品香”“元宵大王”“福森祥”,小山北坡的鸿章照相馆,小山西下坡天丰园的“狗不理”包子铺等,都是吸引客商摩肩接踵的地方。小山因商业繁荣而声名鹊起,甚至有“不到小山,枉来唐山”之说。

小山大世界商场(1942年)


20世纪30年代小山大世界内景


1942年,裕丰饭店经理白月亭会同浴香园、德义木局、顺利煤局等商号的老板,在荒冢一片、碑碣林立的马家屯坟地,开辟新的商业区——“新世界”,以经营棉纱、棉布和服装批发零售为市场特色,场内场外,商贩麕集,进而开辟新成街。此后,在“新世界”附近开设了紫房子委托商店、新鸿记饺子馆等,新成街毗邻的几条主要街道上也陆续开设了许多新商店。新立街有福和祥绸布庄、新新公司麻糖商店、德庆隆酒店、珍发永首饰楼、振记号自行车行、中西药店等;便宜街有九美斋饭馆、永德当、林昌祥服装店、英昌祥鲜货店等;沟东大街有东花木栈、华瑞祥铁器厂;宋谢庄大街有复盛合米店等。“新世界”的建设和新成街的开辟,不但开拓了唐山棉纱、棉布以及服装业的专业销售市场,而且与“大世界”相映成趣,为小山的商业繁荣增添了色彩。

总之,“大世界”的建成、“新世界”的建设以及附近街道商业的繁荣,标志着唐山的主要商业活动已由原来的铁路北侧转移到铁路南侧的小山一带,小山地区已成为唐山新的商业中心。

本文作者:闫永增

作者:闫永增(1965-),男,河北唐山人,唐山师范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唐山地方史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省、市级课题多项,发表文章30余篇,出版专著1部、编著5部。参与社会工作,担任中国近现代史料学学会理事、唐山市政协议政咨询委员会委员、唐山市历史学会会长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