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球房讯小毛就大家最近讨论的长宁古北怎么样「上海古北one」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您了解长宁古北怎么样「上海古北one」。

提到上海,你最先想到的是哪一条路呢?


也许是霓虹璀璨的南京路,也许是文艺至上的武康路。


没有错,这些是每个来上海旅游的人几乎必去的地方,但说实话其实对于在上海生活过的人来说,这些地方并没有什么吸引力。


反而有一条路知名度也许不像前两者那么高,但只要提到它的名字,连不少老上海人都会第一时间联想到这里高端洋气的小资生活。


这条路就是长宁古北的黄金城道。



作为上海第一个国际社区这里曾经聚集了一大批外籍人士,如今又是上海2000万左右预算的改善购房客户几乎必看的板块之一。


想清楚这里到底有什么魅力?长宁古北在规划上又做对了什么?


那就跟着我一起逛逛黄金城道,逛逛长宁古北。



古北板块东至姚虹路、南至古羊路、西靠虹许路、北临延安西路与虹桥路,是上海第一个概念性板块。


整个板块并不算大用地面积只有136.6万平米,以古北路为界限,西侧的区域为比较老的古北一期,东侧的区域是2002年开始开发的古北二期。


上世纪80年代,依靠虹桥机场带来的红利,上海首个涉外商务区虹桥经济开发区开始建设发展。



而古北新区在规划上的定位是为整个商务区解决居住问题,简单来说就是为在虹桥经济开发区工作的人提供一批足够高档的住宅。


但是那个时候的上海连城市化都没有完全开始,本土的开发企业也就能盖盖6层的老公房,解决一下最基本的居住需求,几乎都没有高档小区的开发经验。


于是古北就找来了港台开发商参与建造了古北一期,钻石公寓、罗马花园、巴黎花园这批小区就是当时的作品。



设计师借鉴了当时欧洲的流行元素,拱顶、圆弧阳台、立面线脚,透露出一股浓郁的欧式风情。


而且整体的建筑品质非常高,哪怕已经20多年过去了,外立面也没什么明显老化的痕迹。


总之和90年代上海其他地方的老公房相比,的确不像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因为这批住宅的目标客户基本都是老外,再加上超越时代的品质,所以一期的住宅价格非常贵,普通老百姓根本没办法接受。



比如宝石公寓在90年代初期差不多要1300美元/平,钻石公寓甚至要2400美元/平。


要知道当时上海内环内市区的房价一平米也只有两三千人民币。


而且这批户型设计比较狂野,格局很自由,不追求什么朝向、面宽、板楼南北通,客厅空间做得都很大。



这样的确迎合到了外国人的生活习惯,也顺利吸引到很多不差钱的老外来这里定居。


就这样,古北很快便拥有了上海第一代国际社区的名号。


可惜,王权没有永恒。


浦东改革开放之后,古北一期的地位开始受到强烈冲击。


首先联洋、碧云社区的落地使得古北不再是唯一的国际社区,再加上浦东国际机场分去了虹桥大部分外国客流。


当失去国外强劲的购买力,古北一期便只能依靠国内客户来接盘。


但是,这批针对老外设计的户型不符合本地市场的弊端也就彻底暴露了,和中国本土开发商的产品相比性价比实在太低。


总之各种原因下,古北一期开始跌落神坛。


没有波折的故事不是好故事,正当所有有人都以为古北将就此没落的时候,古北二期带着它的黄金城道来了。



二期整个组团的规划以黄金城道步行街为唯一主轴,不仅解决了一期路网密度过高的问题,也为二期的居民提供了一块难得的生活休闲场所。


整条黄金城道只供行人休闲步行使用,走在这条路上首先你会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氛围,当你想要仔细分析什么东西造成了这样的氛围,你又会迷失在黄金城道无数的细节设计之中。


铺地不同的材质分割了空间也形成天然的道路指引——



座椅、栏杆的横截面都有略微的倾斜——



体现出细节的力量和感动。


利用高差悄无痕迹地做出下沉空间,高差又成为人们休息的座椅——



在这样的场所中人们可以自然地聊天、休憩、社交。


绿化以高大的银杏树最为耀眼,每年到了深秋或是初冬,黄金城道都会被两边的银杏树染成耀眼的黄色——



再配合古北落叶不扫的政策,随手就能拍出非常漂亮的照片。


再加上临近圣诞节这里的节日氛围也非常浓厚,两侧的咖啡店、餐厅、花店又多了一层文艺的滤镜。



和南京路的喧闹相比,黄金城道走向了优雅的极端。


也从未因其名字而让人觉得庸俗且高不可攀,反而在这里你可以见到孩子——



老人——



宠物——



甚至是慕名而来的摄影家——



你可以开怀大笑,也可以待在角落静若处子。


城市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在这条街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黄金城道步行街的成功绝非偶然,要知道它的设计者可是国际顶尖的景观设计公司——SWA。



国外的水牛河步行道、迪拜塔公园,国内的北京金融街、深圳华侨城欢乐海岸都是这家公司的作品,非常擅长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


而且作为境外公司,90年代的时候面对上海本土甲方话语权还是非常强势的。


所以最终的完成度非常高,如果你和之前的概念设计稿对比,你会发现图纸上所以的设计和现实几乎都能一一对应。



反之现在国内为什么很难出优秀的城市空间设计了,其实也许不是设计出了问题,施工水平我们和国外也已经没啥差别。


首先国内的设计师面对甲方没有话语权,其次设计和施工的沟通特别容易出问题。


所以哪怕是在上海,未来想要复制一个黄金城道都非常难。


也正是因为黄金城道有这样的稀缺性,也提升了古北二期住宅项目的价值。


在黄金城道两翼对称布局了十几个住宅社区——



例如古北国际花园、古北瑞仕花园等等,都是私密性非常高而且自带花园的独立小区。


但黄金城道又把这批独立的小区串联成一个整体,精心设计的城市空间成为业主们的生活客厅,这种体系非常人性化,因为它兼顾了隐私与社交。




所以哪怕这里的房龄普遍也有1、20年,但不管是外立面观感、物业安保还是生活氛围都依然维持在非常高的水准。


再加上和一期相比,二期的这一批户型终于开始迎合国内市场,不再有什么七扭八拐的户型,转而开始追求板楼的方正、采光、南北通——




也正因为这样的转变,虽然古北的外国业主开始流失只剩下少量的外国租客,但二期开始吸引上海本土比较富裕的阶层。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二期的住宅单价普遍在10W以上,平均总价甚至达到了1800-2000万的级别。



相比之下古北一期的房价可谓是出道既巅峰,天天下坡路。


30年前1、2000美元一平的楼盘到今天,均价也只有6~6.5W人民币的样子。


而且以鹿特丹花园和巴黎花园为例子,这批住宅自从2017年跟着大盘涨了一波之后,房价基本就再也没有动过了。



总之和一期相比,古北二期的房龄更新、品质更高、户型更好,黄金城道步行街的生活氛围也更舒适,这些都是造成两边房价差异之大的主要原因。


不过二期除了居住属性有提升之外,也没有给整个古北板块带来更多的配套,比如板块内部一直没有一个好的学区,在这上学还是只能选择国际学校。(读者补正:古北二期对口建青实验从幼儿园开始12年一贯制,不受长宁电脑摇号的限制。作为一个能对口十二年公立区重点,古北二期的学区属性就是它很重要的一个卖点之一。)


医疗方面也没有三甲医院,商业方面比较大的也只有目前半死不活的高岛屋。



作为一个因为厕所成为网红的商城,我还真的特意去体验了一把里面的厕所,细节方面的确做得非常用心——



但是出来之后逛逛这里的商城,你会发现餐饮业态分布零散、平面布局老旧,真的有种用心做厕所,用脚做商业的感觉。


而且现在古北soho还没成熟,不管是面对徐家汇、还是中山公园,古北的商业都是被碾压的份。


总之呢,古北目前没有更新的规划、没有所谓江景、没有商业中心CBD,是一个没有太多概念溢价的地方。


但是它现在却依然能维持这么高的价格,说明这里单靠产品本身和比较实在的生活氛围就能吸引到足够多的人。


其实我想不管你的买房预算是多少,任何一个想在上海买房的人都应该先来这里看一看,因为不管是中介还是售楼处都会把自己的项目吹得天花乱坠。


但对于自住来说,什么样的产品才是好产品?什么样的街区能让人一辈子不舍得搬走?


只要你来到古北,只要你见到了黄金城道,一切都会找到答案。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再带大家看一下古北一期某小区的外围护栏。


不仅已经被岁月锈蚀得破烂不堪——



透过栏杆还能看到没人处理的垃圾——



这些物业不作为的细节都在向我们证实,古北一期的确已经老了。



如果没有古北二期,你很难想象现在的古北又会是一副什么样子?


没错,城市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板块的新老交替,但无论是我们去过的新江湾城、唐镇、森林,还是大家一直在催更的联洋、碧云。


眼下它们都还没有达到古北的高度,在未来古北究竟是成为经典永世流传?

还是因为发展达到饱和沦为周边板块崛起的背景板?


每个人应该都会有自己的判断。


而我个人认为“古北”凝聚了上海的辉煌时代,以及三代人轮转交替的故事,单凭这样的重量就值得人们一直惦记,并且为它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不管上海南京路高悬的霓虹有多么眩,街角的生活总归要落在地上。


古北的生活虽不同于上海闹市十里洋场,也与陆家嘴滨江豪宅的张扬大相径,它虽然也为城市的人编制梦想。


但它总是把街道变窄,把角度放低,不去关注虚无的概念,而是用最虔诚的态度,把图纸上的设计还原成最朴实的生活状态。


它很洋气、但对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这里又很市井。

它很昂贵、但对在上海用心生活的人来说这里又好像触手可及。


同时它也让我有些特别的感触,比如关注一个产品也许不需要盲目地追求房价的涨幅,而是如何在最日常的生活中寻找美和温暖;


比如在上海也能学会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而不只有如何追求成功的价值。


比如上海也许不只是个追梦的地方,而是一个生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