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球房讯小毛就大家最近讨论的期待望京这个老旧小区即将大变样英文「北京望京新城」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您了解期待望京这个老旧小区即将大变样英文「北京望京新城」。

去年12月,望京花家地小区张贴了《花家地小区2021年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程拟改造方案公示》,公示了改造方案和效果图。最近有着急的网友在【花家地】微信群内询问,花家地老旧小区改造何时开启,要改造成什么样呢?

改造上下水,更换节能窗,增加保温防水层,粉刷楼体使之“逆生长”,增设座椅便捷生活,铺平道路、增设无障碍设施护航安全出行,涂鸦文化墙提升“颜值”……小区改造,哪个是您的心之所向?

立足花家地社区特点与改造难点,望京街道以打造全龄友好样板社区为目标,把社区适老化和适幼化改造作为抓手,将在这里实现交通空间、停车空间及景观活动空间的均衡布局,推动小区的全面改造升级。一系列贴心工程,始终以居民感受为标尺,充满智慧与温情。望京街道以全龄阶段居民的多层次需求为导向,把每位居民的“小幸福”融入到辖区发展大图景中。


居民:“我们对改造工程充满期待!”

“自1993年搬入花家地社区,我住在这里已近30年了。虽然这些年,社区环境、健身器材方面有所改善,但由于小区建设时间较长,还是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小区活动场地较少,地面坑洼不平,楼道内玻璃出现了破损,上下水管也老化了。希望本次社区改造的经费用在‘刀刃上’,真正为居民解决问题。我们大家都对改造工程充满期待!”在花家地老旧小区改造设计方案居民代表宣介会上,居民刘淑珍老人说。

花家地社区紧邻中央美术学院、望京医院、望京大厦、西门子大厦等重要望京地标,地理位置优越。据望京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郭斌介绍,经过对辖区老旧小区进行整体摸排,结合地区“三区两圈”建设格局和居民诉求,将对花家地社区进行老旧小区综合改造。经市区两级住建、发改等部门多次调研、讨论,花家地老旧小区综合改造项目得以批复。

花家地社区此次老旧小区改造共涉及22栋楼,分三个片区进行。改造内容主要包括楼本体节能综合改造、公共区域环境整治提升以及通信架空线入地改造。

楼本体主要涉及到楼外保温层、防水层改造、外立面粉刷、雨水管更换、更换外窗、规整空调外机架、楼道墙面粉刷、破损扶手修复、线缆规槽、更换节能灯,上下水主管道改造。

公共区域环境整治提升主要涉及道路更新、绿地改造、停车位规整、公共活动场地和设施改造。

郭斌表示,望京街道充分考虑到社区各年龄段人群,所以在本次改造中突出了安全性、实用性、美观性、持续性。自2021年10月起,已召开了9场花家地老旧小区改造设计方案居民代表宣介会,规划师就整体设计方案与居民代表达成了共识,完善后的设计方案得到了居民的认可,即将“大变样”的社区让所有人期待。

楼体改造:不仅好看,还要让居民好住

“我们楼内的门窗、管道老化现象十分严重,而且还有人私自搭建了防护网,并且在上面储物,存在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居民李女士感叹道。记者顺着李女士手指的方向,看到楼体因长期日晒雨淋,已出现褪色和掉皮现象,楼体外围结构局部破损生锈,楼门口的架空线杂乱无序,高低交错,安全隐患明显。

就楼体改造问题,记者采访了本次工程规划设计团队负责人徐丽鑫。徐丽鑫表示,即将改造的楼体“不仅会好看,还要让居民好住”。据徐丽鑫介绍,目前楼顶是平的,改造时会将原有空鼓及破损的防水层进行清理再做保温层、防水层,达到保温、防水的双重效果。楼内管线改造主要是上下管线改造,给水主管采用衬塑钢管、排水管采用UPVE专业管材。原有雨水管已锈蚀、损坏,保温、防水施工完成后统一更换为UPVC材质雨落管。楼内公共区域墙面及地面整体清理、翻新、粉刷处理。楼梯栏杆及扶手根据现场锈蚀、破损情况,进行更换维修或涂刷。楼内公共区增补或更换节能照明灯具,对楼内凌乱的弱电线缆进行规槽处理。

住宅楼外墙及阳台无保温,需做保温处理,并清洗、粉刷楼体外立面。此外,公共外窗及部分住宅外窗为非节能窗,会进行更换;同时为了安全性,也会增设门禁系统。

整体规划:“一心,双轴,六组团”

花家地社区内道路人车混行,道路空间被侵占,导致道路狭窄,通行不畅。部分道路无法实现双向行驶,行车方向混杂。地面铺装破损严重。原有绿化植物品种单一、缺乏观赏性乔木灌木及地被花卉等植物。针对社区公共空间存在的各种问题,规划设计团队经多方共议后,形成了“一心,双轴,六组团”的整体规划。

“一心”即公共空间核心区,主要指大公园、自行车棚及社区两条主干道交叉形成的十字路口周边公共区域。

其中,大公园场地包括篮球场、乒乓球场、健身器械区、风雨连廊、绿化地,它们之间相互独立,较为分散,存在功能布局不合理、活动流线不畅、空间狭窄、局促的缺点;自行车棚位于小区两条主干道的交汇地段,车棚内经常有居民打牌,严重影响24号楼居民的休息。作为道路交叉口及人行密集场地没有步行人群通行的空间,整个十字路口及周边空间人车交错穿行,交通混乱无序。

设计师李琳说:“在设计改造中,将营造适老适幼主题,全龄参与公共空间。动静分离,减少公园活动对学校教学楼的影响。今后,我们将在保留乒乓球场、篮球场、健身器材、风雨连廊的基础上,增加适合老年人的疗养花园、专供小朋友活动的儿童乐园、中央活力广场、200米健步道环绕场地,通过链接不同功能空间,扩大人们使用范围,提高空间使用率。”

原自行车棚依据周边场地功能和居民所需,设计停车、绿化、通行、等候四大功能分区。主要是整理停车空间,预留沿路人行道路;增加植被绿化,并适当扩大小学和幼儿园门口空间,形成家长等候区;同时在住宅楼和居民通行空间中间形成良好的隔离带,减少人员通行和等候对住宅楼的噪声影响。

“双轴”即综合便民生活轴和社区文化宣传轴。

由于花家地社区入口主干道方向与市政道路成斜角,交接不规整,导致小区主入口大门的识别性及形象均有待提升,机动车、非机动车和人行道三者交通混行,存在安全隐患。

在主入口主干道系统设计中,将大门进行提升,使社区一眼望去有“焕然一新”之感。同时调整主入口道路与市政路垂直,解决人车混行矛盾,垂直停车位在设计上有效地添加了主干道上的停车位数量。东西主干道在设计上解决人车混行矛盾,释放主干道区域。人行道局部采用不同颜色透水砖斜纹拼装,艺术美观的同时保证行人安全。

“六组团”即梳理宅间功能区,对公共区域进行适老适幼提升,使交通、绿化、活动、停车多个空间保持平衡。

其中,3号、4号、5号、10号楼组团在3号楼北侧铺设了彩虹步道,提升社区活力,并将东侧一部分消极空间改造为活动场地,增加居民的活动空间;6号、7号、8号、9号楼组团为居委会门前设居民集中活动场地,平日提供活动空间,社区有活动时也提供足够的场地;13号、14号、15号楼组团内结合电动自行车棚设置彩色塑胶活动场地,便于居民平日娱乐活动;19号、20号、21号楼组团内在西南角设有儿童篮球区及兵乓球活动区,满足居民活动;3号、24号、25号、26号楼组团内设有鸟笼树池座椅;22号、27号、28号、29号楼组团内设有小型儿童滑板区,提升活动多样性。

专项设计:细节凸显人文温情

据李琳介绍,针对社区内老年人和儿童居多这一特点,为保证居民的舒适度,规划设计团队还特别进行了专项设计。

桌椅面层均选用塑木等类木质材料,冬夏季节表面体感温度适中,质地柔韧不生硬。座椅全部带靠背,提升坐靠舒适度。为保障居民安全,所有桌椅转角为圆角,避免剐蹭磕碰伤害。棋牌桌四个角部下方设有茶杯托,使用时旋转出来放置杯子,使用后旋转收回,不影响桌子正常使用。座椅带靠背、扶手,靠背可以支撑腰部,减轻腰部压力,扶手可以辅助老年人起坐,起到力量支撑作用。扶手下方设有挂钩,方便居民存放随身物品。座椅下方带轨道可推拉,可根据老年人身形及冬夏季节衣物薄厚情况适当调整座椅的位置。

设置的长椅分为三种:普通长椅中间不带扶手,适合年轻人小朋友,各年龄段多人共同使用;外侧带独立扶手长椅,扶手可以辅助老年人起坐,起到力量支撑作用;中间带扶手长椅,适合不相识人群共用,中间扶手有一定空间划分作用。扶手一侧的单独座位旁边可以放置轮椅婴儿车等,方便照顾轮椅老人或婴儿车内的婴幼儿。与此同时,四人座凳、长条座凳、树圈座椅、景观树座椅、晾衣杆及IP展示牌“小花椒”和“花小娇”的专项设计,也为居民便捷生活和社区美观提供了多种可能。

此外,为保障残疾人、孕妇等社区成员的通行安全,专项设计时还特意设置了无障碍道牙(道路与道路衔接出做平道牙处理,整个社区内均设置平道牙,方便居民通行)、无障碍坡道(在路口处设置无障碍坡道,在坡度与路面衔接,方便乘轮椅者通行的坡道)、轮椅、婴儿车停放处(座椅边留出空间放置婴儿车及无障碍轮椅停放位,满足居民需求)、

无障碍停车位(方便行动障碍者使用的机动车停车位,在车位侧边留出1.2米空间保障行动障碍者出行)、无障碍健身器械、无障碍座椅等。

李琳表示:“我们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设计建设‘宜居、宜养’的生活圈,激发社区活力,让居民感知美好体验,共建共治共享社区‘幸福圈’。”


看了以上花家地小区的改造设计,真的是非常贴心,确实是好看又舒适,相信未来一定会给居民呈现一个美丽、宜居的家园环境,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