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球房讯小毛就大家最近讨论的紫竹院公园在北京哪个区「紫竹园」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您了解紫竹院公园在北京哪个区「紫竹园」。

紫竹院公园,位于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西侧,得名于华北第一名园——紫竹院公园内的紫竹禅院。

紫竹禅院(福荫紫竹院)

紫竹禅院原名福荫紫竹院,又名紫竹林,始建于明代,本是万寿寺的下院,其中供奉观世音菩萨。清代乾隆年间在紫竹禅院旁修建了一座小型的行宫(即今公园内西北侧的紫竹院行宫),作为帝后游览西郊时的休息之所,并在行宫周围遍植芦苇,布置成苏州城外的水乡风光。由于这里的芦苇挺拔粗壮,每到秋末冬初时,苇杆经霜打后呈现出紫黑的颜色,从远处观望好似一片茂盛的紫竹林,传说中观音菩萨即居住在普陀山紫竹林(今浙江省普陀岛),所以将此庵命名为紫竹禅院。新中国成立后于50年代初依据原来的庙宇遗址、周围荒地、废湖、稻田等改建为紫竹院公园,园内种植了很多从南方移植来的竹子,经过多年修建,形成了以竹为独特景观的新型园林。

竹类,禾本科多年生木质化植物,外形挺拔,最高可达30多米。竹茎圆筒状,中间有节,喜温暖潮湿的气候和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四季常青,姿态幽雅,节节向上,袅娜多姿,集坚贞、刚毅、挺拔和清幽于一身。竹子不仅具有园林绿化的功能,而且还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对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

岁寒三友图

我国是世界上竹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竹子的种类、数量、面积、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被誉为“竹子王国”。不仅如此,我国还是竹类植物的起源地和现代分布中心之一,是名副其实的“竹子故乡”。自古以来从皇家到民间,对竹子都有特别的偏爱,并将松、竹、梅并称为“岁寒三友”,还将梅、兰、菊、竹称为“花中四君子”。据记载,早在秦朝,竹子就已被种植于在咸阳宫廷内的园林里了。

人们不仅喜爱竹子的外形,更喜爱竹子的内涵,用竹子比喻人格的高尚,把竹子作为人的楷模。历代文人墨客爱竹者数不胜数,留下了许多赞美竹子的诗篇和画卷,其中尤以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於潜僧绿筠轩》最为深入人心:“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竹子的用途极为广泛,全身上下都是宝,不仅可以用做建筑材料和造纸原料,还可以制做成生产工具、交通工具、饮食器具、家具、书写用具、日常生活用具、工艺品、武器和乐器等用品,还能供人食用、治病和养生。形成了悠久而丰富的“竹文化”。

紫竹院公园风光

紫竹院公园为北京十大公园之一,于1953年对公众开放,公园总占地面积达700亩,其中湖泊面积220亩。园内五座拱桥将三湖两岛(清莲岛、明月岛)连为一体,双紫支渠、长河分流南北。公园以竹建园,以竹塑景,从路边的护栏、指示牌到仿古亭楼都做成竹形,亭台楼榭错落有致,再辅以各种色彩变幻、层次丰富的植物,形成了以自然景观为主题、以人造景观为辅助的自然式山水园林。公园内现有竹子20多个品种,20万余株。由于北京气候常年干燥少雨,冬季冰冻寒冷,而竹子喜温爱湿,因此不利于竹子的生长。据《析津志》记载,金代时北京内的竹子品种只有甜竹、苦竹、绿竹三种,且数量不多。因此紫竹院公园内的大片竹林,在北京范围内显得极为罕见和珍贵。

紫竹院公园内的竹子都是由南方移植,再经园内职工精心培植而成活的。不仅数量多,而且品种也很齐全,其中不乏名贵稀有品种,有斑竹、云竹、箬(ruò)竹、锦竹、石竹、甜竹、金竹、苗竹、棕竹、佛肚竹、凤尾竹、人面竹、四季竹、桃枝竹、琴丝竹、早园竹、孝星竹、巴山木竹、金锒碧玉等,但其中最为著名的还是紫竹。

紫竹

紫竹,也称黑竹、乌竹,乔木状中小型散生竹,刚竹属,竹秆高3-10米,是我国典型的观赏竹类。紫竹的生存力很强,喜光耐阴。其秆初生时为绿色,一年后渐渐变为紫黑色,因而得名紫竹。紫竹在黄河流域以南及长江流域广为栽培,尤以我国四川省境内数量最多,常种植于假山、楼阁和水榭旁作点景之用。紫竹禅院门前两侧各有一片面积较大的紫竹林,就是由四川移植而来的,数量大约在两千株左右。观赏紫竹,宜在阳光的照射下远看:那呈紫黑色的竹秆,似墨般深沉凝重,隐于绿叶之下,甚为绮丽。阳光洒在竹林之中的隙地上,映出竹叶的鲜亮和竹秆的凝重,似在欣赏郑板桥的名画,有如在画中游之感。

1986年,在园内长河以北新建一座竹景园,后命名为筠石苑,园内仿照江南风光,用竹子建造亭、台、楼、榭,以山、石、水、泉点缀辉映,有筠峡、友贤山馆、绿云轩、斑竹麓、知弈庐等景点,情趣盎然,幽雅别致,现免费对游客开放。

筠石苑

紫竹院公园每年4月25日至6月1日举办“竹文化节”,向人们宣传“竹文化”,讲解有关竹子的知识和各类用途,让人们知竹、爱竹。

紫竹院路,东起白石桥路(今中关村南大街)南口,西至西三环北路,长1380米,宽48米,原为土路,50年代铺筑沥青,80年代拓宽,现已向西延伸至西四环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