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球房讯小毛就大家最近讨论的买房是抗通胀的最好办法吗「现在买房能跑赢通胀吗」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您了解买房是抗通胀的最好办法吗「现在买房能跑赢通胀吗」。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提问:

章哥,我不是来抬杠的,只是想不通一个道理来请教。

你总说买房能抗通胀,很多人也这么说,我相信。但是,在世界上可还是有通缩这个现象存在啊,如果出现通缩怎么办?房产还能对抗吗?

我所在的公司是做出口贸易的,近期单位组织了研讨会的结论是欧美很有可能陷入通缩,那中国会怎么办没有定论,我是正准备买房也在犹豫?

所以想请教。


回答:

1、犹豫干吗用问号啊,点错了还是就这个语气?如果不是点错了,那这说明确实是在犹豫,但同时又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犹豫,是这个意思吗?

这问题我不适合回答,没那个资格和能力。而且买房这种人生大事,听别人的建议也不合适,大主意得自己拿。我简单说两句吧,无所谓正确,只是我自己的观点,供参考而已。

2、咱们先大致弄明白通胀和通缩的意思吧。

通胀很简单,通货膨胀,通货就是钱,膨胀就是多了,所以这就是钱多了的意思,毛了,不值钱。其后果就是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

通缩其实也简单,通货紧缩。但这未必是钱少了,也有可能是货币仍然在大量增加,但物价在同时下降的更多。也就是说,通缩和通胀是有可能同时发生的,其根源就是老百姓不敢消费。或者说,是塔尖儿阶层把大多数的通胀货币拿走了,老百姓想消费也没钱。

但甭管怎么着吧,通胀的现象就是物价上涨,体现在房价上也是上涨。而通缩就是物价下跌,房价也明显下跌。

那这其实换个词就能更好的理解通缩,那就是“崩盘”。为什么会崩盘?不就是人们不看好未来的价格会上涨,不愿或不敢这种商品了。也或者是想买的人没了资金,没办法买,那价格就必须下跌。

3、那不光是房价崩过盘,股市汇市期货更多,其他的什么君子兰比特币,葱姜蒜糖和猪肉,只要是有过快速上涨,甚至不快的商品,都有过暴跌,这至少就是局部的通缩。

其实通缩未必是坏事儿,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商品价格下降,既有可能是货币减少,更大的可能是商品产量增多,或者是成本下降。

最典型的就是手机了,最早的大板砖动辄上万甚至几万,还不好使。到现在仅需几千甚至几百块,功能多到不可想象。这就是局部通缩,但对社会经济却没有坏处,只有促进。

当然也有伤害社会经济的,只要主要的,或者是多数的商品都开始降价或滞销,而且是快速且持久的,那就不是局部通缩而是整体通缩了,将是经济危机。

典型的比如我们上学时的课文,叶圣陶先生的《多收了三五斗》。粮食丰收本来想多卖点儿钱,但是在欧美农产品的冲击下导致粮价下跌,农民反倒减少了收入。这就是中国历代政权都在提防的“谷贱伤农”,这种通缩将导致自耕农破产,进而出现土地兼并,引发社会动荡。

4、中国人最熟悉,或者说知道的通缩就是小日本的,停滞的20年,现在都30年了。所有的现象都很典型,股市暴跌,房价持续下降,企业破产,国民没有购买力。深远影响是无论政府怎么刺激消费,老百姓就是不敢花钱。所以到现在30年了,日本的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

但是,如果去过日本就知道,这是一个两极分化的扭曲市场。简单说就是富人通胀,穷人通缩。富人纸醉金迷,穷人躺平等死。

都知道日本的水果贵吧,尤其是高档水果,绝对的天文数字。我的一个朋友在日本水果店打工,都是高端到极致的水果。按他的说法,他本来一直认为这种水果都是送礼用的,不会有人买来自己吃。按咱们的说法就是茅台酒“喝的不买,买的不喝”。但实际上在他打工后发现不是这样,因为如果送礼是要礼盒包装的,而80%的人并没有,说明他们就是拿回家吃的。

这就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认为自己消费不起的东西别人也消费不起。其实不是的,富人的快乐奢靡是穷人无法想象的。

这种情况在中国也存在,北京更典型。我家附近有个超市,我经常晚上8点之后去买打折水果。因为在白天卖的很贵很贵,吃不起,至少是觉得不值。像我这几天每天都买几个桃儿,都是白天卖20一个的,晚上2块,这还差不多。但我一直想不通,到底是什么人,在疫情时期赚钱这么难的情况下,竟然会买这么贵的水果。关键还肯定是自己吃,绝对不是什么送礼用的。

5、这说明什么?

说明在任何时候,任何一次经济危机,通胀和通缩都在同时发生。那是因为富人借机抢夺了更多的资源,赚了更多的钱,而穷人呢,被迫通缩。当然这也有反例,在二战期间,英美等国都出现了贫富差距缩小的现象。

为什么?因为战争摧毁一切,因为炮弹不长眼,不管穷人富人的资产都一起毁灭。冯小刚的《1942》,地主和长工一起沦为难民就是这样,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但是,最好也别盼着这种大灾难的爆发,还是因为电影里老地主的那句话:“我知道咋从穷人变成财主,不出十年,你大爷我还是东家,那时候咱们再回来……”

其他的话不多说了,废话太多了容易被和谐。建议念叨念叨这句话吧:盛世藏古董,乱世买黄金。这说明什么?说明富人的资产是在变化的,或者说是在对冲的,对冲的就是风险。

经济学原理,万物皆稀缺,只不过在不同的时期,商品的稀缺种类和稀缺程度不同罢了。饥荒的时候连黄金都不如粮食金贵,当然最不值钱的是人命。疫情初期最稀缺的是口罩,福岛核泄漏甚至稀缺过食盐,不过这些都是短期的稀缺,做不到长期保值。那如果想在未及时规避风险,自然应该选择相对最保值的产品。

6、中国经历过n多轮的经济危机了,那就看看什么稀缺,什么东西保值。

1)远的不说了,从1988年物价闯关说起。闯关失败,物价飞涨,绝对的通胀。当时什么最不值钱,就是钱本身,几乎要被抛弃了,都想赶紧换成商品,甭管什么东西都行。当年我家好像倒没抢购什么,因为反正也没多少钱。我老娘肯定是买了不少布料,到现在还在床底下收藏着呢,搬了八次家都没舍得扔。

当年房价多少钱?方庄甲级房1500,乙级1200,丙级的800。

2)通胀之后紧接着就是通缩,中间的不能提,直接跳到1990年吧,大通缩。当年出现了标准用词“疲软”,无论生产还是消费,哪儿都疲软。那年我家倒还行,借钱买了台彩色电视。为什么买?因为便宜。价钱其实和两年前差不多,但是送了一台冰箱。这就是通缩,极其严重的通缩,什么东西都降价,还卖不出去。

那年的房价怎样?涨了,方庄的甲级房涨到1800,东直门十字坡的商品房1900,西罗园1700,宣武红莲1600。那年亚运会结束,北辰集团受命处理房产,汇园公寓开始出售。据说刘欢因为演唱有功,被特批买了一套成本价的,1200。

3)再之后是1992年,春天,发生了改变中国命运的一件大事,邓公南巡。当年我在某央直机关实习,有幸见识了一些场景,年轻时觉得平平无奇,现在回想起来波澜壮阔,大时代。

之后谁都知道的时期发生了,92派登上历史舞台,海南泡沫由此引发,1993年甚至波及全国,通胀失控了。当时北京房价多少?汇园公寓从初期的4000多人民币,涨到了最高1400美金,甚至最高峰达到了1.4万人民币,炒疯了。方庄房价倒没什么太大变化,普宅顶多涨到了3000多。

之后的1994年发生了什么?影响了中国财政和房地产格局的最大事件,分税制改革。朱总理抱着鞠躬尽瘁的精神奔赴全国主要省份,最终确定了财税分配制度。

那年北京房价多少?普宅变化不大,反正也没多少供应量。那会儿流行的是公寓、别墅、写字楼。公寓动辄上万,连东四环外的朝阳园都11000,二环内的15000不新鲜。别墅以丽京花园为代表吧,2000多美金,折合当时人民币不到两万。写字楼当然就是冯仑潘石屹的万通新世界了,最高卖到3600美金,3万多块钱,接近普通写字楼的3倍。

5)之后又发生了什么?都是大事,主要的就是1997亚洲金融危机了,索罗斯在横扫亚洲各国之后闪击香港,逼的中央出手才救香港于大厦将倾之时。

那几年发生的大事太多了,不赘述,简单说就是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所以,朱总理再一次铁腕治金融。之后一系列的震荡改革,有发展,也有下岗职工们的血泪。

1998年对房价影响最大的就是停止福利分房,住房商品化从此成为主流。北京是1999年开始执行的,因为在京的部委央企太多。于是乎,房价暴涨,只要是房子就抢,公寓跟着趁火打劫,最高冲上3000美金。

疯狂之后就是落寞呗,之后就是2000年的公寓崩盘。普宅市场倒没受太大影响,只是不好卖而已。因为市场上出现了新产品,经济适用房,回龙观2600天通苑2650,其他的大多3000多,最贵的双井百环家园4530。

6)1999-2002那几年没有通胀,是高增长之下的没有通胀,中国创造了经济史上的奇迹。直到2003年,非典爆发之后,房价开始上涨,经济也再次腾飞,中国逐步成为了真正的制造业大国。

再往后的不细说了,谁都经历过。2006-2007通胀,房价暴涨。当时最出风头的其实是商铺,在北京普宅均价才5000多的时候,中关村等地的商品就达到了4万多,鼎好什么的都是这价格,最高价甚至达到过7万。其他的什么秀水街雅宝路大红门的商铺也是天价,十万八万一平的不新鲜。

再往后就是2008年次贷危机,大通缩,中国受到巨大冲击,三驾马车的两架都快趴窝了。全国房价腰斩的城市达到一半,北京也普降30%以上,石景山远洋山水都快40%了。郊区房子更是多少钱都没人要,哀鸿遍野。

2009年,四万亿计划的威力显现,大通胀,房价一飞冲天。北京均价从1万涨到2万多。2011-2012,通缩,楼市寒冬,中介集体关门,开发商们也快熬不下去了。2013年,学区房开始领涨,天价学区房刷屏。2014年,通缩,北京房价的亮点只有学区房,德胜的裕中东西里在半年里暴涨2万多。

严重通缩之后就是“去库存”,2016年大通胀,北京房价又几乎翻番,外地城市在棚改货币化的刺激下也是房价暴涨,比京沪深还猛。

7、这些流水账不提了,重点来了,2017年它来了,它来了,它带着通缩走来了。

好像写多了,有可能是因为我老了,一说起陈芝麻烂谷子就收不住车,扯了这么半天才到真正想说的主题。

2017年,北京房价的最高峰,均价逼近7万。也不光是北京,连带着环京的北三县,燕郊香河什么的也都达到了顶点,炒疯了。

其实从2016年后半年起,业内就都预计政策快出台了。但都幻想的是真正拐点出现在4/5月份,因为是学区房的小阳春结束。没想到,317调控不期而至,十天九禁令,到3月26日,条条政策都是见血封喉,釜底抽薪,直接把楼市给打入了谷底。

到2017年底,北京房价平均跌幅20%,连按道理应该最坚挺的西城学区房都跌了15%,仅次于通州。但核心区还是跌的算少的,五环外新区下跌30%的都不新鲜,那才是重灾区。有人曾经跟我抬杠,说远郊为什么有的板块倒跌的少?这还不好解释,因为之前涨的就少呗,涨多了的跌的更狠。

不信看看环京跌了多少,燕郊到2017年底就几乎是腰斩,到去年前年都出来“膝斩”的概念了。跌一半的正常,最高的达到60-70%,远远高于北京市区。

那这个经济周期属于什么,如果不是通缩都没什么可形容的了吧。去年猪肉价格暴涨,但CPI的涨幅却不大,我猛一看也觉得发懵。后来看到某大佬的评价:把猪肉拿掉,什么都在下跌。

8、不再多写了,直接说结论吧。

通胀和通缩是相融共生的,想要完全避开是不可能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是选择其中相对稳妥的保值品而已。

那请看看上面我列出的价格,能说明什么?

首先说明通胀的力量大过通缩,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房产价格能涨这么多。判断是否通胀,用工资来对比是最靠谱儿的,尤其是老人的退休工资。因为他们绝对没有参与社会经济建设,那如果他们的退休金上涨,除了一部分是经济红利,大部分都是因为通胀给补贴的。

我爸退休20多年了,一直在家啥事儿也没干,最大的乐趣就是找邻居吹牛。可他的退休金从2/3000多涨到了现在的近万,凭什么,给北京创造什么价值了?什么都没有,就是因为通胀。

通缩也是无可避免的,和通胀相辅相成。那请看看,在历次楼市行情中,哪种产品相对最稳定,最保值?核心区的普宅,只有这一种。其他的无论是公寓商铺写字楼,还是郊区新产品,都赶不上市区成熟板块的普通小区稳定。

9、结论:

作为普通人,无法预测通缩,也躲不开,所谓的更换产品更是专业人士才干的出来的。那普通人所能做的,就是尽量选择稳妥产品,在通缩下跌的时候少赔钱。

其他的产品我不知道,以后的事情也不敢预测,只能说到现在为止,相对最稳妥的产品就是大城市,大城市中核心区成熟板块的普通住宅。未必还能发财,但大概率能跟上通胀,在通缩的时候也能少赔点儿。

仅供参考。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众号,点击“提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