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房产:毕业租房要小心!租金过低是圈套?

文/诸葛找房

又到一年毕业季,很多毕业生离开校园步入社会,首要面临的就是毕业租房问题。然而因为缺乏租房经验、手头资金有限,不少人选择通过互联网或中介平台来寻找房源,殊不知可能面临许多陷阱,比如虚假房源、二房东、黑中介等,令新毕业大学生防不胜防,应该多加警惕。

毕业租房要小心!租金过低是圈套?坑起你来套路多

看清黑中介和二房东的套路

在租房过程中,房屋“黑中介”在毕业季最猖獗,专骗没有经验的初来乍到者,毕业生租房时要提高警惕。

有关专家提示,在签订租赁合同前,要查看中介机构有无营业执照和房地产主管部门备案证明,不要通过没有营业执照、没有房地产主管部门备案证明的“黑中介”租房。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看中介机构是否办理工商登记,并通过当地房地产主管部门(如市房管局、市住建委)的网站查看中介机构是否办理备案。

同时,应该警惕低租金和零佣金陷阱。因为大多数毕业生手头并不宽裕,以“打折”等为由的低租金成为某些“黑中介”诱骗毕业生惯用的圈套。明显过低的租金和零佣金,往往是“黑中介”为骗取订金、租金等而设下的圈套。“黑中介”常常以低租金或零佣金引诱租房人,随后以要租该房的人很多、本人或房东较忙不能见面等为由,要求租房人先交订金、租金等,而后很有可能卷款消失。

为防范此类陷阱,在租房前最好先比较一下邻近房屋的市场租金水平,对明显低于市场租金或零佣金的房源信息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

此外,还应该小心不规范租赁合同陷阱。一些“黑中介”和二房东总会巧立各种收费名目,“坑”你没商量:“租房前说好每月1000元租金,但签合同时又要额外收取100元/月网费。”有的出租人口头承诺很好,但事后不承认、不兑现;有的出租人采用不公平、不合理的租赁合同文本,存在出租人可单方涨租、单方解除合同、租房人不得提前退租、要一次性预付全年租金等霸王条款。为防范此类陷阱,要签订书面租赁合同,并尽量采用房地产主管部门或者房地产中介行业组织发布的租赁合同示范(或推荐)文本,不要轻信出租人的口头承诺。

同规格房源租金却大相径庭

房屋租赁市场因其巨大的利润空间,使得虚假房源、僵尸房源等屡见不鲜。特别是每年的6-8月,高校毕业生是这一时间段的主要租房群体,因为资金不足、经验缺乏等更容易掉入租房陷阱。

究其原因,有的互联网租房平台准入门槛低,发布信息、认证房源时核查不严格,只要提供身份证号码,不提供房产证照片等信息也可以发布租房信息,这样的低门槛、低惩戒模式让租客难辨租房信息的真假。

据了解,在某些城市,一个房源经常录入多家房产中介的房源网络里,为了能率先把房子租出去或者首先吸引到租客,有的中介还以假装房东的方式吸引租客的注意,甚至有的房屋已经租出去很久了,但是依然被挂在互联网租房平台上吸引客户。

今年1月,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互联网房地产交易服务平台认知及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越来越多消费者通过互联网房产信息服务平台进行了解、初步看房、沟通乃至交易。其中,“真实的房源信息及交易信息透明化”以73.91%的关注率,成为房产交易环节中购房人选择互联网房产交易平台时最关心的问题。报告显示,在表示“不满意”的受访者中,53.26%消费者在接触互联网房产交易服务平台中遇到了房源信息作假;89.26%消费者认为互联网房产交易服务平台的发布真实性缺乏有效监管。这也表明互联网房产信息服务平台越来越需要更加严格的监管力度,来维护住房租赁市场的秩序。

摄图网_500614590_wx.jpg

隔断房屋藏安全隐患

在很多一线城市,租赁房源紧俏,出租屋被中介机构或者是房东打了隔断,新毕业大学生应该明确的是,打隔断的房屋是不合规的,且具有安全隐患,应该避免租住此类房屋。

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有关负责人提示,租房前要查看出租房有无房屋权属证书,不要租住没有房屋权属证书的房屋;要到出租房实地查看,不要租住墙体倾斜开裂、电线私拉乱接、违规打隔断等有安全隐患的房屋;要查看出租人的身份证件,确认出租人是否为房东本人,如出租人不是房东本人的,还要查看是否有房东同意转租的书面证明;对合租房屋的,要了解合租人数量、性别、职业、生活习惯、联系方式以及水电气等费用分摊规则,并尽量将相关事宜写入房屋租赁合同。

如何见招拆招?多留个心眼谨防落入租房陷阱

租房时一定要确认出租人是否为房东本人,还要注意查看房东是否与属地派出所签订了治安责任保证书。并进行实地查看,不要租住墙体倾斜开裂、电线私拉乱接等有安全隐患的房屋。

针对饱受诟病的长租公寓甲醛超标问题,新毕业大学生们应该提高警惕,尽量避免选择新装修出租房源,同时呼吁长租公寓企业加强自律,加大对持有房源房屋空气质量的改善力度,也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监管。

总之遇上纠纷千万不要“自认倒霉”不了了之,可拨打当地市民服务热线,或向房屋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投诉举报,也可通过调解、仲裁、诉讼等手段,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