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球房讯小毛就大家最近讨论的哥们式合伙,仇人式散伙「个人合伙的散伙纠纷」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您了解哥们式合伙,仇人式散伙「个人合伙的散伙纠纷」。

这两天,合伙创业七年,被净身出户的新闻被朋友圈刷爆了。评论中,绝大多数对这位创业者表示同情,甚至表示要人肉这家游戏公司,不让公司CEO好过。虽然,公司做大了就把当年的好兄弟一脚踢开实在过分,但是,这位善良、坚韧的创业者就一点没有责任吗?

有一条同为创业人的评论说得很好:

你在这家公司创业七年,有这么多次机会学习股权和公司架构的机会,为什么不提前避免风险,一拖七年?这样作为创业人,面对如今已经壮大的公司,面对这么多员工,有哪里有作为创业人的责任感呢?

说得太残忍。但何尝不是呢?

创业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和朋友之间意气相投的冲动,是合伙人一起打江山,养活一整个公司,为所有员工负责的事情。

创业很难。在这个合伙人的时代,撇开感情,撇开热血,你必须懂合伙的基本法则,否则,注定要面临这样的悲剧。

好哥们合伙创业,为何总是成仇人?

朋友圈的例子并不是新鲜事,早在2013年,一部《中国合伙人》风靡大江南北。一时间,“合伙”一词横空出世,风靡一时,电影里的经典台词,“千万别跟丈母娘打麻将,千万别跟想法比你多的女人上床,千万别跟好朋友合伙开公司”,也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电影的最后,三位合伙人最终分道扬镳,走上“合伙——散伙”的老路子。

在中国传统人际关系学里,“千万别和好朋友合伙开公司”的说话由来已久,不仅小买卖如此,大公司也不乏鲜活案例。新东方三大佬、万通六兄弟、柳传志与倪光南、真功夫内斗、国美之争,曾经的好兄弟、好哥们儿,到最后都是剑拔弩张,甚至分道扬镳。

事实证明,创业难,合伙创业更难,对于企业来讲,找对合伙人,众人拾柴火焰高;找错合伙人,分崩离析顷刻倒。而对于合伙人来说,有时候,从合伙到散伙仅仅是一部的距离,怎么做,不仅体现经验和智慧,更体现视野和格局。

不是所有“好哥们儿”都能成为“好合伙人”

在中国的创业模式中,有一种常见的聚散模式——哥们儿式合伙,仇人式散伙。

很多创业企业之所以失败,最大的原因并非对手过于强大,其原因往往来源于内部:就是一起创业的合伙人可以共患难,却难以同享乐。

创业时期,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如何让企业能够发展壮大起来。那个时候,大家可以不怕艰苦,不计得失,只要企业能够发展,做什么都行。可是,一旦创业成功,企业走上正轨,稳步发展了,合伙人之间的问题也就来了。“排座次、分金银、论荣辱”,不是剑拔弩张内耗不止,便是梁山英雄流云四散。

由此看来,中国式创业的悲剧,不在于合伙人之间的兄弟情义上,而在于创业者合伙创业的方式上——“哥们儿式合伙”。

合伙创业,“哥们儿式合伙”是大忌。因为“哥们儿式合伙”是一种凭着感情和义气的创业方式,这种方式掺杂了太多私人的因素在里面。

就好比朋友圈的案例中,当初成立企业时,彼此把对方当成好哥们对待,创业人自己并没有把自己定位成“合伙人”。所以,在制度约定等方面肯定没有一个严格的规范。这一点是非常可怕的,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现代企业没有完善的制度,还谈何发展?创业初期这种隐患可能还不太显眼,而一旦企业发展起来,资产达到一定规模了,没有规范的弊端也就显露出来了。最终,只能上演这样净身出户的悲剧。

找真正懂你的合伙人

这个懂,不是指你们的感情有多深,而是你们能不能明确一个目标,取长补短,互相牺牲,互相扶持,共同奋进。合伙人之间彼此能驾驭得住,才是真正的懂。否则迟早也会出现被净身出户的创业者的悲剧——事到如今,他已经不懂这个公司CEO了,CEO也不想来懂他了。

一定要与那些你能够驾驭的人搭档。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当年马云找马化腾和李彦宏合伙,现在能创造出一个叫BAT的大企业吗?答案很明显,若核心创业者与合作伙伴有着高度相关的能力或资源,彼此存在能力竞争,很有可能会导致各方认知的不对等,轻则出现利益分配纠纷,重则出现一拍两散的局面。不仅如此,在创业成功之后,核心创业者在合伙人中的威望、地位和合法性都将遭受挑战,散伙结局,避无可避。

创业不易,合伙更难。51%的企业死在创业初期,90%的企业死在没找对合伙人!曾经的哥儿们义气、深厚友谊,都抵不过背后的利益。哥们儿式合伙,就是只有兄弟情义,没有契约精神。亲戚、朋友之间合伙创业,如果之前没有签订一个很好的契约,利益分配没有讲清楚,就很有可能出现“可以共患难,不能同享乐”的悲剧。想要基业长青,有太多的技巧、规则需要创业者们事先了解。

本文摘编自《不懂合伙,必定散伙》

武帅 著 | 中信出版集团 2017年1月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购买信息

-End-

编辑:赵佳然 2017.03.02

近期新书一览,点击书封即可看到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