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球房讯小毛就大家最近讨论的为什么北方城市高楼远远少于南方地区「北京城区为什么没有高楼」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您了解为什么北方城市高楼远远少于南方地区「北京城区为什么没有高楼」。

北京和深圳:后者高楼是前者的4倍

朋友一家四口长期住在深圳,前不久来首都七日游。几日下来,来自深圳的小朋友在席间发表了对北京的看法:

“妈妈,北京都没有高楼,为啥要当首都呀?”

孩子不经意间的话传递了一个普遍的认知:高楼越多,就越像大都市。高楼并不是城市的一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摩天大楼,已经成为现代化都市的鲜明标识,也是一道给城市加印象分的景观。

深圳CBD


北京CBD


北京,一座具有3000年建城史和860多年建都史的古都,一面背负着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一面充当着时代赋予的全新角色。历史风貌与时代发展交织,文化中心与国际交往中心兼顾的背景下,北京的城建规划风格一贯以沉稳为主,不像南方特区那样日新月异。

深圳,一座从宝安县脱胎换骨的南国特区,改革开放的春风,让南海小县变成了与北上广相提并论的超大都市。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是引领风潮的排头兵,这块特区热土是摩天建筑最好的试验场。何况,它的蓝本是一河之隔的摩天大楼王国——香港。

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年。今天,“深圳速度”依然持续。九年前,笔者初次去深圳,那一年深圳已建成的150米 的高层建筑只有69座,今天深圳的这一数字为158座。从1985年到2009,建造69座高楼,经历了24年;从2009到2018,建造89座高楼,只用了9年。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上海是中国“摩天指数”最高的城市。但从去年开始,深圳的摩天大楼总量已经超过上海。下文图表对比了深圳、上海1978-2022年摩天大楼建设进程。我们可以通过数字来感受深圳高楼的增长速度。


深圳和上海摩天建筑历年数据比较

注:蓝色、红色分别代表深圳、上海当年的摩天大楼竖轴左为建筑高度、右为数量

数据:世界高层建筑和都市人居学会


根据统计数据和发展趋势,接下里的数年里,深圳摩天建筑对上海的优势,将继续拉大。另一座摩天都市香港,城市用地和建筑密度几乎已经饱和。深圳的摩天大楼数量超越香港,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摩天大楼地图:南方为何“碾压”北方?

汉代有为诗人(佚名)写过这样两句诗: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他如果穿越到今天,一定会感到吃惊:因为最密集的高楼位于东南方,与他描述的“西北有高楼”形成极大反差。

我国建筑规范:将100米以上的建筑视为超高层建筑,也就是俗称的摩天大楼。世界高层建筑和都市人居学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各城市中,香港100米 建筑数量为632座,居全国之首,堪称“摩天超一线”;数量超过150座的深圳(232)、上海(230)、南宁(185)、重庆(168)、广州(156)则为“摩天一线”;随后,数量在80-150之间的城市有沈阳(122)、成都(104)、武汉(95)、南京(80),为“摩天二线”。


中国摩天大楼最多的城市分布图

注:地图数据出自可GPS定位的建筑,与实际略有出入,但不影响总体格局

制图:苏见羽/大地理馆

北京100米 高楼数量,只有深圳的1/4,前者与后者的建成区面积对比则是1445.4与925.20(单位:平方公里,2019年住建部发布数据)。比照下来,深圳高层建筑的平均密度大约是北京的5倍之多。

大地理馆制作的摩天大楼地图显示:除沈阳之外,排名前十的摩天大楼城市,其他9个香港、深圳、上海、南宁、广州、重庆、成都、武汉、南京都在南方。可以说,在摩天大楼方面,南方对北方完成了“碾压”。

广西首府南宁杀进前十:

南宁CBD

沈阳力压北京、天津,为北方高楼第一城:

沈阳CBD

南方与北方,摩天大楼数量如此悬殊,原因是什么呢?

经济基础决定。中国经济重心在长江以南,早已不是新闻,高楼大厦是耗费财力的大工程,我国经济基础最好的省份,南方远多于北方;北方经济总量最高的山东省,又没有超大中心城市。一个区域的高楼大厦,往往首先出现在地位高、基础好的中心城市。功能分区导致。南方城市的商业氛围整体强于北方,城市规划中商业功能区地位往往居于首位,南方城市的商务区数量、规模,比北方多,而高楼大厦集中于中央商务区。地形条件使然。北方大城市所在地,多集中在坦荡的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南方大城市周边山地较多,所以,北方城市用地面积和拓展空间比南方城市大。所以,北方城市道路开阔,建筑可以更多地在平面上铺展,而南方大都市因为成本、人口压力,而选择向空中发展。河湖景观因素。良好的天际线景观,往往与江河、湖泊、海湾等相结合。南方城市多沿大江大河或优良海湾,高楼大厦集中于水畔,不仅壮观,而且可以构建美妙的天际线。气候条件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建筑需要考虑供暖系统,墙体厚度要求更高,单位建筑面积成本要高于南方。


北京高楼总量有限但分布集中,天际线景色很美

北京高楼少,但城市景观并不平庸。高楼总量不多,但分布高度集中。作为拥有近870年建都史的北京,历史遗产分布密集,可供建设大片高楼的地方本来就不多——为了天际线质量,很多地段有限高要求。外地小朋友来北京,看的是历史而不是高楼,有限的时间里,基本都围绕北京的名胜古迹。于是,他们对北京的第一印象肯定是,古老之中,带着那么些土气。

在摩天大楼建设方面,北京一直以来不温不火,却张弛有度,有所为,有所不为。

每隔几年在京城落成的高楼,都具有鲜明的特征,而且能够创造里程碑意义:1990年的京广中心,是内地第一座200米 ;2012年落成的央视新大楼造型独特,引发热议;2018年落成的中国尊,造型大气简约、干净利落,一改过去地标建筑的怪异之风,被许多人点赞称道,它是2018年度全球最高的竣工建筑。

另外,因为没有大河大江大湖,北京在天际线景观构建方面,不如上海、广州、重庆有优势,但这座底蕴深厚的城市另辟蹊径:

几乎所有摩天大楼都被安置在东三环东段两翼,央视新大楼、国贸三期、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北京财富金融中心、中国尊大厦均坐落在这里——三环路车水马龙,犹如一条没有水的河流,两侧大厦犹如座座山峰,组成了别致的天际线。

北京老天际线


北京新天际线

可以预见:北京未来的摩天大楼建设不会像其他地方那样大跃进,但还会有新的地标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