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球房讯小毛就大家最近讨论的2006年温州256人合作买地盖房决心绕开开发商结果如何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您了解2006年温州256人合作买地盖房决心绕开开发商结果如何。

中国前首富、万达集团总裁的王健林在接受杨澜的采访时,曾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从筹资、盖房都有网友直接参与,砍掉一切中间环节,房价有没有可能下降一半?

杨澜和王健林

而王健林的回答斩钉截铁:这完全是太美好的想象。因为,房价的构成的一半由政府拿走了,而剩下的一半,有一部分是建设和管理的成本,所以,虽然看着富得流油,但房地产公司的毛利润只有20~25%的样子。

当然,即便是25%,对于普通人而言也是一个无比庞大的数字。因为,一套房如果能降价25%,也能缓解太大的压力,更能够让许多原本买不上房子的人圆了买房梦。那么,这种方式有没有可能实践呢?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随着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则是增长更为迅速的房价。收入的增加在已经彻底商品化的房价面前,几乎不堪一击。

现如今,普通家庭,尤其是家中有男孩需要娶媳妇儿的家庭,面对一天高过一天的房价,早已苦不堪言。

房价,已经成为百姓最为头疼甚至不堪重负的头等大事,甚至没有之一。

然而,房屋却是任何一个人无法绕开的刚需,在安土重迁的中国人看来,无论是结婚还是生孩子,都需要有一个自己的窝。

然而,残酷的社会的现状却是一天高过一天的房价。以首都北京房价为例,1998年开始,国家正式取消了福利分房,也就是说,曾经有单位必然会分房的美好时代彻底宣告结束。

从此之后,住宅也就是房子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出现在市场上,由此,中国进入了房地产时代,而当时,北京的房价一平米普遍在2000~3000元。

这个价格虽高,但是对于当时北京的市民而言,却并非高不可攀。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98年,北京的平均工资已经超过1000元。也就是说,在1998年,大家只要掏两个月的工资就可以买一平米房子。

虽然仍十分昂贵,但并非毫无希望。然而,许多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只是个开始。从此之后,北京房价开始以势不可挡的速度疯狂飙升。进入21世纪后的第1年,2001年,北京的房价已经到了5000元左右。

2005年,北京的房价全面突破万元,而后,北京房价更是以让无数人目瞪口呆的速度,直线飙升,似乎永远没有尽头。

现如今,北京的房价普遍在大几万甚至10万元以上,即便是五环之外的边缘地带,也可以动辄五六万元。这样的房价,即使是月薪万元的高收入阶层都是可望不可及的。

然而,住房却是我们绕不开的话题。中国老百姓讲究“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而现在,恐怖的房价很可能我们连自己的狗窝都没有——因为根本买不起。

那么,房价为什么越来越高呢?许多人将其归咎为开发商。因为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利润哄抬物价,导致如今的房价越来越高。

因此,绝望之下,许多人提出这样的观点:我们能不能绕开开发商,大家个人合作建房,不让中间商赚差价,从而降低房价呢?

众所周知,开房地产开发商是极为赚钱的,房地产开发商更是一度成为中国富豪的代名词。因此,老百姓形成这样一个概念:房价之所以越来越贵,都是因为钱都被房地产开发公司赚去了。

如果少了这个贪婪的阶层,有住房需求的个人集资合作建房,是不是能省掉一大部分钱,甚至直接让我们购房的成本减半呢?

这样的想法确实颇有诱惑,事实上,这样的这样想的人不但很多,而且还很早。早在2003年,有“北京个人集资建房第一人”之称的于凌罡,就曾提出并倡议领导了合作建房联盟,并计划在北京拿地建房,从而绕开房地产开发公司,为大家获得低价房子。

然而,因为资金等众多原因,此次事件虽然轰动一时并得到了许多人的极力赞成,但是最终连地皮都没有拿到就宣告失败。

不过,如此诱惑里的想法显然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失败而宣告结束。所以,2006年11月15日,温州再次出现了个人合作建房的情况。

而且,这一次推进的程度远远高于于凌罡。这一次,他们不但拿到了当地政府挂牌出让的土地,而且就连房子都建了起来。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个全国首例付诸实践的个人合作建房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最终大家低价拿到了自己心仪的房子吗?

温州

最早有集资建房的想法,是在2005年2月28日,那一天,担任温州市市场营销协会秘书长的赵智强,向温州市政府办公室提交了这样一份报告:

市场营销协会“愿意牵头招纳一批大专以上学历在温州工作两年以上,拥有部门经理以上职务的营销管理人才或具有相当职称的技术人才”,开展个人合作建房。

赵智强的理由也很纯粹:“当时全国各地搞,我考虑温州房价高,刚性需求大,我以前搞过房地产,有些不必要的开支可以省掉。”

温州市作为浙江省的一个普通地级市,一直比较特殊。也许因为温州人善于经商且富豪比例颇高,所以,温州在房产热度上一直远高于其他同档次的城市。

从2000年之后,温州这个无论从城市地位等级还是经济总量来看都远于无法与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相媲美的城市,却有着媲美特大城市的房产热度。

温州

从2000年之后,温州的房价就已势不可挡之势迅速攀升。到了赵智强计划个人合作建房的2005年,有些温州市房子更是突破了万元大关。

而此时的温州虽然富豪数量庞大,但是,占据绝大多数的依然是普通的工薪阶层。而工薪阶层一两千元的收入对比温州上万元的恐怖天价房价,足以让人绝望。

而就在此时,大家听到了担任温州市市场营销协会秘书长赵智强发起的个人合作建房项目。这个项目最令人心动的点,就是发起人赵智强提出的“可以省30%的钱”。这让许多普通收入又有着迫切买房愿望的人,看到了拥有自己房子的希望。

所以,虽然这样的个人合作建房在全国并没有先例,但是,可以低价拥有自己房子的热切需求,还是让赵智强发起的项目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很快,就有近300人报名,经过一番挑选确认后,最终有256名人成为合作建房者。这256名合作建房者主要是三种人:第1种是温州市市场营销协会的会员,第2种人来自于在市区工作和生活的郊县人员,第3种则是家在市区但是却没有房子的困难户。

赵智强

确定了合作建房的人数之后,赵智强作为发起人开始募集资金。经过反复激烈讨论之后,最终,256名会员决定在合作建房的项目上,投入了两种等级的资金,根据房子大小,分别为56万元和38万元。

有了钱,有了牵头者,盖自己的房子,最重要的当然是有地皮。随即,拿着大家一起凑的钱,赵智强开始真正地将个人合作建房付诸实践。

2006年11月15日,赵智强以委托开发商的方式,拍得了蒲州街道江前村三产安置地块,而他们花费的资金则是1.0458亿元人民币。

有了地皮,大家的热情更加高涨,就连小区的名字都充满希望——经过256名会员的讨论,他们无比期待的将未来住宅小区命名为理想佳苑。

根据规划,他们的理想佳苑一共需要建7幢商住楼,其中1栋为15层,1栋为14层,两栋为9层,3栋为6层。同时,还会建有匹配的地下停车库。小区总建筑面积为2.55万平方米。根据参与合作建房的会员数量,理想家苑的房子数量自然是256套。

赵智强拍得的土地

由于发起个人建房的市场营销协会并没有相应的建筑和施工资质,所以,拍得地皮之后,他们的建设单位委托给瑞安市正源房地产开发公司,而施工施工方则是中城集团。

这个方案如同预先想的一样,最大的好处就是少去了房地产开发商这个中间环节和利益获得方。根据合作建房的规划,所有的建房费用都是由会员们掏钱完成,而他们委托的开发商只收取包括建设成本在内的总造价的2%的管理费。

有了钱,有了地皮,有了建设单位和施工方,原本大家以为就可以如同其他房地产项目一样正常有序地施工。然而,这个全国首例的个人合作建房项目从一开始就远比想象的复杂。因为,建房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需要相关的证件。

然而,由于个人合作建房并没有先例,就连相关部门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所以从一开始,审批手续就变得十分艰难和漫长。

理想佳苑

例如,对于行政审批,一般情况下一个小时就能完成,慢的话也只需要一天。然而,理想佳苑的项目单单立项就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再加上其他手续,从2006年11月15日拍得地皮到获得开发许可证,整整用了两年多的时间。

之所以如此漫长和艰难,倒不是政府要为难谁,而是因为这个全新的模式大家都十分陌生,甚至就连是否合法当地政府都无法完全确认。所以,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当地政府不得不一次次研讨,却始终拿不住主意,甚至,就连其属性都无法判断:理想佳苑究竟属于保障房还是商品房?

所以,最终,温州个人合作建房项目被上报到住建部,而住建部也前后三次到温州调研,才最终确定了“理想佳苑项目是普通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与现行的政策并没有冲突”。也因此,2009年1月,理想佳苑终于拿到了建设许可证,并得以开工。

理想佳苑

然而,即便开工之后,由于理想佳苑本身是一个会员制的合作项目,众口难调之下,依然出现了许多波折。例如,有的人对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设计方案不满意提出异议,施工不得不停止,有的人对于工程核算价格有异议,也叫停了施工。

所以,直到2010年6月,工程才再次开工,从此之后,施工终于顺利起来,2012年,历经波折的理想佳苑终于竣工完成。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从此256名会员就能顺利地住上自己的房子。因为,这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房屋的销售问题。

由于理想佳苑是商品房开发项目,是以普通商品房的开发程序报批的,所以,根据2007年3月1日实行的《温州市区商品房网上销售管理办法》,温州市内的商品房必须实行网上销售。

这也意味着,理想佳苑竣工之后,竣工的256套房需要公开在网上销售,而不是私下里按照预先的计划分享。也就是说,256名理想佳苑的会员,只能作为项目投资股东获得分红,而无法保证肯定能获得房子。

理想佳苑

所以,摆在曾经参与合作建房项目会员面前的是:如果想获得理想家苑的房子,只能自己再掏钱买回来,当然,如果不买房子,理想佳苑卖房之后的收益也有属于自己的一份。

然而,这样的结果显然大大违背了当初参加个人合作建房的初衷。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个全国首例的个人合作建房项目,从项目的一开始就发生了变化。花1亿多元拍到地皮之后,想要将理想佳苑的项目立项,第一大门槛就是按照房地产开发的规定,开发商自有资金比例应该超过35%。

然而,负责开发理想家苑的瑞安正元房产开发公司只是一个受委托方,既没有也不可能出这35%的自有资金。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主导个人合作建房的项目负责人不得不与256名会员重新签订了入股协议。这意味着,他们的个人合作建房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身份也由会员变成了股东。

温州

也就是说,这个原本想绕过开发商自己投资买地建房,获得自己房产的个人合作建房项目,最终他们自己却又变成了开发商。大家合作建房的初衷——自己买地、自己成本造价、自己消费的理想已经完全背离。

而且,即便是历经千辛万苦把小区建成后,还要面临无法得到房子的风险——因为所有的商品房按照规定,都必须网上公开出售。

大概也因此,曾炒得无比火热的个人合作建房免除中间商赚差价的方式,最终也只是在温州一地实践过,最终还落得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