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球房讯小毛就大家最近讨论的故宫御花园介绍「御花园是谁的」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您了解故宫御花园介绍「御花园是谁的」。

和闺蜜逛故宫,我吐槽“皇上的御花园好小,10分钟就逛完了;如果嫔妃多,都来逛园子可够挤的”。有资料显示,御花园南北纵80m,东西宽140m,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仅占紫禁城面积的1.7%。

御花园位于北京紫禁城的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轴线的北端,是以道观为中心的皇家花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1420年),以后虽有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明代时被称为宫后苑,清改为御花园。

小小御花园神秘又极为精致,仔细研究又各有乾坤,看过之后心向往之。

进入御花园一共有东西南北四个门,南门坤宁门,北门顺贞门,东门琼苑东门,西门琼苑西门。琼苑东门前往东六宫,琼苑西门前往西六宫。

御花园以钦安殿为中心,两边均衡地布置各式建筑近20座,结构对称、细节精致又不呆板,舒展而不凌乱。

万春亭

千秋厅

以万春亭和千秋厅为例,上圆下方、四面出抱厦,组成十字形多角亭。园内奇石和古柏随处可一件。多色卵石铺地,组成900幅不同图案,有人物、花卉、景物、戏剧、典故,妙趣横生。

皇帝这么有钱,为什么御花园这么小?

主要是皇帝爷可以逛得花园很多,紫禁城内的比如乾隆爷最喜欢建福宫花园,当年他可是藏了一堆珍宝在那里,清末被烧毁。此外,还有慈宁宫花园和宁寿宫后花园。

而紫禁城外的,比如出了神武门就是景山公园。不逛景山,还可以去北海公园去泛舟。

当然,也有人认为御花园之所以这么小,也有风水和建筑设计上的思量。比如御花园中间的钦安殿,是一座专供水神的宫殿,多半是风水学的考虑。

若想看懂御花园,就要看懂以下特色:

1、钦安殿

钦安殿在御花园中心院落,始建于明代,明嘉靖年(1535年)添建墙垣以自成格局,清乾隆年又在殿前添接抱厦。钦安殿是独一无二的,是北京中轴子午线上唯一的道观。殿内供奉道教的真武大帝。真武大帝是水神,所以每年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节令,皇帝到此拈香行礼,祈祷水神保佑皇宫,消灭火灾。

钦安殿从天一门进入,钦安殿围墙也有侧门可以出入。天一门为钦安殿南门,建于明代嘉靖年(16世纪),初名“天一之门”,清改今名。“天一”为星名,又为北极神之名,又喻“天一生水”之意。此门为紫禁城少见的青砖之门。

天一门

钦安殿,重檐盝顶式,殿基是以汉白玉石为材的须弥座,望柱和拦板上的龙凤图案是形态优美的明代雕刻。南向,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顶。

夹杆石

焚帛炉

钦安殿内还有焚帛炉和腾云龙纹的夹杆石,极美和生动。

2、萌兽

御花园天一门前还有鎏金金獬豸各1镇守。獬豸俗称独角兽。上古神兽之一,羊身麒麟长相,很有智慧,能辨善恶,是皇帝“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征。

园内有个鎏金铜象,一只大象萌兽“五体投地”跪着,据说跪了有几百年了。有人猜测皇帝故意让这头大象跪着,代表了皇权的唯我独尊,世人都需要顶礼膜拜。

3、古树

连理柏

钦安殿前的连理柏,相交于甬路上方形成拱门为故宫奇树之一。

钦安殿汉白玉须弥座西侧有棵古树,姿态温婉,犹如一位美女斜靠于旁。

而堆秀山东侧有一棵古柏,被封为“遮荫侯”。它在园中名气最大。此树高7.8米,树围0.9米。

4、太湖石

堆秀山和御景亭

御花园随处可见太湖石,最为是堆秀山,由各种形状的太湖石块堆砌而成的假山,依墙拔地而起,山高14米,称堆秀山。堆秀山看起来也好玩,登山的石梯藏于太湖石内。

山顶建有四角攒尖顶方亭一座,名御景亭。

每年九月初九重阳节,清代帝后都要上堆秀山登高,到御景亭揽胜。

此外,御花园还有些“盆景”赏石,数量约50方(峰),体量多为大中型,陈列形式以孤石为主,可分为岩石、化石两大类,分为造型石、图纹石、色质石三个亚类,概有灵璧石、太湖石、英德石、珊瑚、笋石、木变石、卵石、钟乳石等约十个石种。

5、延晖阁

御花园另一个登高望远之处,与花园东部的堆秀山形成了左右均衡的格局,登临高阁,或俯视园中景致,或北望景山,据说还可以看到积雪西山。

登高远眺景山

延晖阁,也是清宫八旗遴选秀女之处,阁外观为上下两层,其内部两层之间还有一暗层。阁上回廊环绕,玲珑轻盈。

御花园之美,还在点滴细节之处,有心者也许还能感受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