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球房讯小毛就大家最近讨论的武汉有名的商业老街「修真门派掌门路」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您了解武汉有名的商业老街「修真门派掌门路」。

“武汉三镇”之一的武昌,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从千年前的战国时期到现在,有丰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但随着时间变化不代表每一种底蕴都得保留,像现如今在武昌区的青龙巷,它的味道只能在岁月的流淌中藏在人的回忆里。

一条蜿蜒曲折的青石路面巷道,在这条只有两三米宽的街道上走出的是一百年的人情冷暖,而这条传奇街巷的名字听起来颇有几分武侠门派的感觉。随着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这里也变成老城区,把最纯粹的留给了怀念青龙巷儿时记忆的老一辈人。

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就连躺在椅子旁的小狗都耐不住晴朗的温度伸出舌头在散热,发出吠声。

扎进青龙巷里,白墙黄瓦顶的低矮老房,而街对面的是小高层楼房,仿佛一切都是商量好的,两边的房屋遥相呼应。每位行走在小巷里的人在微风轻拂而来时,都可以在热浪翻天的季节里感受丝丝的凉意。离开楼房的庇护那就是另外一种体验了。

这里没有时尚广场商业街的青春活力,没有甜蜜浪漫的情侣世界。此刻的我们看不到曾经的银楼作坊、寿木走访、五金店、煤炭铺、还有茶馆,只能在脑海里想象着繁华的民俗盛景,但却是武汉最具烟火气的街巷之一,充满着地道的汉味。

小店铺里老板慵懒自得躺在太师椅上阅读手机里的新闻,到处可见大爷大妈们聊天乘凉,锈迹斑斑的自行车上堆放着杂物,悬挂在门口出售的扫把。走进小店,店主早已经不知所踪,门还是半掩着,不担心小贼的光顾。

下午买菜的阿姨们开始出门,最有趣的还是她们过人的砍价声和放学的小孩们哭着喊着的小零食的嘈杂声,终于打破青龙巷一天的清净,小吃店的门口出现来期待自己的美食的过路人。

经过青龙巷93号,这里曾是1870年美国人修建的圣救世主堂,俗称府街口教堂。但是现在早已变得面目全非了。透过高大的树年龄才能看出此处的岁月变迁,那时的青墙瓦黛,飞檐微翘,婉转迂回,还迷失了中西合璧的建筑。

夕阳已经衔着大树上了,西面的半边天空,像起了大火球似的,燃烧着一片血红的晚霞。现在这里经过青龙巷小学、武昌老年大学,现在终于找到它的归宿,残疾人的康复中心。夕阳照射都对面的小矮房上,一切都显得别致悠远。

在青龙巷寻觅许久,不难发现在“龙头”处最有书香气息的“泉之旧书社”。可别认为它有多么与众不同,就在门口离有一两米的距离,透过泛黄的玻璃看见里面二手书的堆积程度,只留一个缝隙能看见书店内部。要不是门口突出一块牌子,第一次来此处的人就会错这样一个历史书店,曾经武昌最大的旧书集散地。

这些书都是旧书摊摊主留下的,书的翻痕处早就掉线,书的封面都被撕烂,很多都是70年代改革思潮的书籍,堆放的都是普通的字画、邮票、上历史的旧图书。旧书店蕴藏着老武昌的回忆,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在快节奏的今天慢慢被遗忘,还有多少人在乎它的存在。

​青龙巷没有了曾经雕龙刻凤的木房,取而代之的是旧楼矮房。在武汉,有车水马龙般的粮道街,有购物天堂的民主路,还有早已网红全国文艺的昙华林,而青龙巷遗失在岁月里,但经过岁月的沉淀留给青龙巷的是生活的慵懒与人们自得其乐的态度,现在更符合青龙巷的就是慢半拍的生活方式,可能这里没有完善的旅游开发,但是来过的游客都赞不绝口,毕竟这种老街巷带来的文化体验,确实是更深层的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