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球房讯小毛就大家最近讨论的那年月罗湖劲吹香港风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您了解那年月罗湖劲吹香港风。

【思想如虹】

马虹玫

曾经一度看不起港企的我,来深圳后阴差阳错进入一家港资公司。写字楼位于罗湖人民南佳宁娜广场。“安东尼”、“杰瑞”、“琳达”……这公司百来号人,入职时都配备一个英文名,在公司里彼此互称。大家似乎很有默契,把这种称呼习惯带进很多场合。

公司常有香港同事来访视察,外形样貌气质着装很容易同内地同事们区别开。工作之余,港人同事很喜欢约女孩去泡吧。开朗的露西、费欧娜等几位女孩常是受邀对象。头晚他们玩得非常融洽,白天在公司,香港同事照样公事公办。露西、费欧娜等如工作不到位,该训还是会被训,并不会因为私下交情好而讲人情。工作敬业、玩得投入,各有规则是香港人的一大特征。

罗湖人民南一带,是整个深圳港人密度最大的地方。满街都是先生小姐的招呼声,不像内地都咋呼着姑娘大叔小伙子。书报摊有很多香港的报纸杂志,花里胡哨的画面,让人头大的繁体字,以及港式无厘头的夸张表达。已经习惯内地报纸的中规中矩,看起港式杂志来,着实费劲。通篇的明星八卦,事无巨细,看了几次也不再觉得有趣。那时人民币与港币通用,港币比人民币值钱。日常消费,大家约定俗成按一比一收付港币,商家从中赚个汇率差价。大小店铺看见港币比看见人民币还要亲切。香港服务业是深圳学习的样板,服务业的框架设计与发展规划,那是政府谋划的事儿。民间只管学些个外在的皮毛,比如互称英文名,开一溜的商业服务机构并以“港式某某”冠名。至于煲香港影视剧,吃港式餐厅,看香港报纸等这些港味儿生活方式,深圳人或多或少都有印记……

绿皮小巴车的司机最爱乘客投港币。小巴随叫随停,欲让司机停车,乘客们就得说“唔乖,有落”。这也是我最早会讲的白话。简单四个字,不同地域移民而来的人们,说得各有味道,大部分人带着家乡口音。一趟小巴坐到底,起步停车,一路能听到夹杂着河南味、东北味、四川味等各种味的“唔乖,有落”。

晚上的罗湖人民南非常热闹,灯红酒绿。常看见内地靓妹挽着六旬港翁逛街购物。罗湖黄贝岭是有名的二奶村,紧靠罗湖的布吉,则成为香港货柜车司机买房包二奶的热点区域,让我多年后对这两个地方仍有不良印象。

有次跟随房东太太去晶都酒店丹桂轩饮港式早茶,被里面的阵势吓到。大厅里几十张桌子全部坐满。食客中百分之八九十是香港人,上有头发花白的长者,下有婴儿车中吮吸奶瓶的BB。大家扶老携幼早早过关,排队等座就为了吃一顿有“有着数”的早茶。“吃”对港人是要务一件。深圳物价比香港便宜。过关消费,港人不单有身份上的优越感,用港币买单,商家待若上宾。

除了吃吃喝喝按摩保健,港人也热衷过关看病买药。罗湖商业城紧挨着深圳火车站,各色迎合港人消费的店铺鳞次栉比。其中以仿冒的奢侈品牌箱包最受欢迎。我跟随前同事逛过几回。我们对奢侈品毫无概念,惊诧于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包,店家居然开价上千或几千。服饰夸张的港人流连于此,讨价还价,多方对比,那股热忱劲儿让人不解。经人解释得知,买不起原装货的港人,扎堆儿到这里,以不到原价的十分之一购买仿冒品——也就是俗称的“A货”。卖家小心翼翼行为诡秘。“靓货”是藏起来的,要到相当确定的程度,才会拿出示人。卖家一般都不会搭理我们,他们的眼力一看就知道我们买不起。丰富的“斗争经验”也让他们时刻防着政府部门查抄。罗湖商业城因港人而旺,仿冒品成行成市,声名远播至全国。鼎盛时期的铺租,十来平米的铺头,售价动辄上千万,租金自然也贵得让人嘴巴张成O型。因为售卖假冒仿冒伪劣商品,市场监管部门数次整治,民间戏称“猫抓老鼠”,始终未能禁绝。电商兴起挤压实体,铺租层层转租,租户不堪重负。罗湖商业城的商业奇迹,终于在市场之手的调控下走向没落。听说这周边已被地产商开发成高档公寓,实情如何,这些年我竟然没能一探究竟。

(作者系深圳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