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球房讯小毛就大家最近讨论的洛阳皇城图片「洛阳宫城」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您了解洛阳皇城图片「洛阳宫城」。

高楼大厦的商场里,地下设置的超市里,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的人群,都是一包包,一兜兜,带着希望进来,满载而归离去。只是商家虽不少,内容却相似。看多了,就会视觉疲劳。在众多的商业街中,只有清河坊与众不同,别具一格。

杭州的清河坊,毗邻西湖,由于曾经是南宋皇城,因而称为“皇城小镇”。清河坊,是杭州保存最完整的古旧街区。古老的历史建筑,老巷的名人故居,街坊的百年老店,交相辉映,造就浓厚的文化氛围。特别是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因此,清河坊就成了杭州最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是杭州人常到,外地人必去的旅游之地。

清河坊里,有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的故居和他开创的“胡庆余堂”药铺。胡雪岩故居里富丽堂皇的建筑,尽显江南园林艺术。建筑之精美,令人赞叹。

清河坊里,有髙、厚的鼓楼。鼓楼是南宋皇城的南门,古称“朝天门”、又叫“镇海门”。鼓楼上曾设“一钟九鼓”,为居民朝暮报时。鼓楼内,有介绍鼓楼历史的展览馆。

清河坊里,有“钱塘第一井”。此井之所以称为“第一井”,据文献记载,是因为井水系“山脉融液,泉源所不杂江湖之水,遇大旱不涸”。

清河坊里,有“城隍阁”。城隍阁雕梁画栋,雄伟高大。登临阁上,西湖四周美景,尽收眼底。

清河坊里,有“杭州孔庙”。孔庙里,当年科举考试,考生的“殿试策”,保存完好。敬奉至圣先师的大成殿侧,挂满学子祈求皇榜高中的祈愿带。

清河坊里,有古色古香的“南宋御街”。御街的古建筑,传承南宋古韵,让人们感受历史的凝重。

清河坊里,有现代的“杭州史志馆”、“杭州历史博物馆”,记载着杭州发展的历程。

清河坊,是杭州历史的缩影,值得观赏的地方太多了。

清河坊里,游人最多的是“河坊街”。河坊街是一条历史文化街。街道不宽,两旁也没有现代的高楼大厦,只有最多三层的木楼古建筑。但正是这些木楼古建筑,显示了河坊街不同寻常的历史风味。

来到河坊街,当街一尊半躺的欢喜佛,笑哈哈地欢迎大家。街道中间,关圣帝君舞动着青龙偃月刀保护游人。街道上空,串串红灯笼营造着欢乐的气氛。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商号旗帜飘扬。这里的商铺,各具特色,经营的商品别具一格。有银饰,有玉雕、有印章,有草编、有糖画、有面人、有动漫、有字画,琉璃塑、精美扇,芭比娃娃、杭州特产,品种繁多、门类齐全。

“工匠街市”里,匠心独运的手工制作,让游人看到工匠手艺的精妙绝伦。“情趣体验馆”、“电影录制厅”,让游客尽情体验各种乐趣。“摩登红人”、“口红学院”、“首创汉服馆”、“御绸庄”,可以满足女士们的爱美之心。“龙井新茶”、“百年参号”,能给人们提供特殊需要。

“非遗巷子” 里, 有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丰富多彩的非遗手工制作,琳琅满目,可以大饱眼福。杭州刺绣、杭州泥塑、精美制扇、手工画像、民间剪纸、戏服制作、杭州印染、官窑瓷器等等,五花八门,妙趣横生。那现场的制作表演,工艺之精妙,让人折服!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关于街道名称来历的民间故事,非常有趣。听听元宝街的传说吧。说是有条街上住着一位张裁缝,他的妻子非常漂亮。当地的劣绅胡某,见到张裁缝妻子后,便要强纳为妾。张裁缝夫妇抵挡不住,便要胡某在娶亲路上,每一步摆放一个元宝,从胡家一直放到张家。胡某仗着财大气粗,真的在路上放上元宝。娶亲那天,张裁缝便在轿后拾元宝。等轿子到了胡家,裁缝媳妇乘机逃跑,同裁缝一起远走髙飞了。胡某落了个人财两空。从此,这街便叫元宝街。

流传的这种故事还有很多。据说,龙图阁大学士苏东坡,为防止学馆生员以强凌弱,就划地为界,让生员互不干涉。苏东坡划界的街,便叫做“学士街”。南宋康王赵构被金兵追赶时,一匹汗血马救了康王,康王在一条巷子歇息,巷里老人取井水帮康王饮马,这巷子便叫“饮马井巷”。明代商辂三元及第,成为状元,商辂所在的巷子便叫“三元坊巷”。钱江潮水汹涌,伤人毁堤,吳越王便率领射手,万箭齐发,射杀钱江的潮神,护堤保民,于是便有了“箭道巷”。一个杭州知县,自称“千里做官,只为金钱”,在一个巷子里,竟与三个秀才争一枚铜钱,这巷子就叫“金钱巷”。乾隆帝南巡时,偶遇一姑娘,夸这姑娘面如桃花,姑娘所在的巷子就叫“桃花弄”。等等等等,都是口口相传的美丽传说。

河坊街的“江南铜屋”,也是很值得观赏的。铜屋里,金光闪闪,处处是铜。精美绝伦的铜制艺术品,造型美观,工艺精湛,内容涉及面广,深受观众称赞。

清河坊有这么多的文化积淀,难怪南宋御街的过街牌楼上写着,“楼台十万家,东南灵秀无双地,吴越三千里,今古繁华第一州”。

皇家小镇清河坊,承南宋古韵,揽市井风情,聚古迹秀美,显厚重文化,引得每天游客不断。特别是天气好时,游人如同赶会一般,热闹非凡。如果来杭州,可要到别开生面的清河坊转转啊!

作者简介:金玉国,男,县城人,大专学历,1945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洛宁县"教坛明星",曾在《洛阳日报》发表《特殊考场》等,《我的老师》获洛阳日报征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