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球房讯小毛就大家最近讨论的广州电动车停放安全调查②:车场建设无标准架空层等存隐患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您了解广州电动车停放安全调查②:车场建设无标准架空层等存隐患。

7月4日,白云区松洲街一个室外电动自行车充电站着火,主要燃烧物为电动自行车和车棚,烧毁电动车48辆。7月6日,天河区华强路路边一室外停车点发生火灾,停放的电动自行车(未充电)和共享单车着火。7月份以来接连的两起火灾,让不少市民多了一份担忧:电动车停放充电场所的安全标准如何,可靠吗?

南都记者近期走访广州多个小区发现,电动车停在哪、在哪充,场地怎么选、设备怎么建,总有不同的意见。由于现实条件所限,不少小区的电动车停放充电场地选址困难。例如,有些业主反对在小区车库内安装充电桩,认为存在安全隐患;有小区居民楼下设停车棚遭到投诉;有的居民认为架空层不适合停放电动车……便民与安全如何平衡,建设一个停放充电场所有无规范标准?关注它的人都期待着答案。

现状:部分小区停放充电场地不足

今年4月,广州公布了《广州市消防工作“十四五”规划》。规划中提到,广州将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逐个社区、行政村、住宅区、“城中村”建设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此外,还明确了时间表:2022年,居民住宅区全部落实电动自行车集中管理要求及措施。7月21日,广州明确表示接下来将加快推进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换电设施建设,力争既有居住小区、城中村和村民自建房集中区域100%建设集中充电设施,各新建住宅小区、住宅建筑100%同步建设集中充电设施。

去年7月,南都记者曾经走访广州20多个小区,发现约一半小区没有集中停放电动车场所,超过七成小区未设电动车集中充电场所。今年7月,记者走访10个左右的小区,发现未设置集中充电场所和设备的小区只占少数,但都具有典型性。

如越秀区国利大厦占用了机动车停车库边缘的一小片区域,用于停放电动车,却因小区周围空间很小,没有设置专门的电动车充电场地。

越秀区国利大厦小区,电动车占用机动车车库小片区域停放。

在走访海珠区尚领时代小区时,南都记者注意到,该小区地面以及地下车库均划分有电动车停车位,但未设置专门充电桩或充电柜。有小区居民表示,如果想要给电动车充电,只能到小区周边的充电柜解决。据小区物业透露,目前该小区共有600余部电动自行车,居民使用电动车出行的需求较大。

今年6月,尚领时代小区曾发生电动车电池在室内起火事件。物业张经理告诉南都记者,事发后,“为小区电动车设置充电设施”的呼声再度泛起,物业公司也迅速制定了一份电池充电柜安装方案,拟在地下非机动车停放处安装数台电动车充电柜,但至今未能落成。有业委会成员向记者透露,充电柜未能落成的原因在于有关部门查看选点后认为地下车库存在消防隐患,不建议安装。“但小区内部地面场地不足,设置在外围又会遭到商铺反对,没地方可选了。”

安全隐忧之架空层:曾发生充电桩火灾 居民接受程度不一

缺乏场地的小区自有苦衷,拥有停放充电场所的小区也存在别的意见。记者走访发现,在架空层或车库设置停放充电位常常会引发住户对安全方面的担心。

其中,对架空层的反映比较突出。一方面是停放拥挤、影响居民生活。荔湾区荔港南湾小区,有业主投诉称,某栋架空层原是居民休闲放松场所,近年来全被电动车占用。记者在该处架空层现场看到,规划停放区域已摆满了电动车,还有部分电动车随处停靠在墙角、石柱边。有几桌居民正围着打牌,身旁被杂乱的电动车环绕。有业主告诉记者,一到周末,许多车主不外出,电动车就会占用留出的通道,甚至连休息的凳子旁都排满。

荔港南湾小区架空层下,电动车与休闲的住户挤在一起。

荔港南湾物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业主目前分为两派,有电动车的业主需要架空层停放区域,而没电动车的业主则反对,“都挺难办。”该负责人表示,小区建设之初就未规划电动车停放区域,消防、派出所与街道消安委也多次前来查看能否有新的区域用于停放电动车,但都找不到,“只能每天巡查,以防电动车占用消防通道、阻挡消防设施。”

另一方面则是存在火灾隐患。番禺区美心东苑小区架空层原来装有电动车充电桩,但因为发生了火灾,充电桩又被废弃。据业主描述,起火时,他们发现现场消防设施无法使用,只能把楼上灭火器抱下来灭火。此后,有业主担心若再次着火会波及自家,于是反对充电桩继续使用。

该小区不少业主认为,架空层不宜安装充电桩。但小区空旷地较少,大都也靠近住宅楼,业主反对选址太靠近住宅楼。目前大部分业主只能把电池带回家。对此物业称,新规后已联系第三方充电公司打算重新设置电动车充放场所。不过,居民反映暂未有相关公告。

安全隐忧之车库:业主担忧存隐患,希望转移充电位

除了架空层,车库的电动车停放充电位消防安全也成为居民的重点关注对象。番禺区海伦堡御院有居民就反映称,因小区停车棚较少,有居民停放在路边或是地下车库,没有设置隔火设施,存在隐患。

在走访海珠区海天花苑小区时,记者发现该小区有两处电动车停放处,且都设有少量电动车充电位。其中海英阁楼下的车库有20个智能充电位,所以小区内大多数电动车集中停放在此。据记者观察,这些充电位由一个智能开关统一控制,车主可扫码购买充电时长,时长结束后会自动断电。在海英阁楼下的充电桩上方设有7个吊式干粉灭火器。

该小区业主黄小姐称,海英阁楼下原是自行车停车位,近两年电动车停放数量剧增,于是去年物业在车库内安装充电桩,目前24小时都有车充电。“车库顶部处就有燃气管道通过,还有很多电线线路,如果充电的车子烧起来,后果不堪设想。”对此,包括黄小姐在内不少海英阁业主对“车库设置充电位”的意见很大,希望把充电位统一移至小区开阔空地上,他们已投诉多次,但还未见有转移动作。

业主反映,海天花苑小区海天阁的充电场所上方有燃气管道经过。

海天花苑物业人员表示,在小区内设置电动车充电场所需要占用公共面积,因此将当前车库迁出海天阁楼下,需要征求全部业主的意见。今年6月至今,物业通过扫楼等方式逐户征集意见,目前仍有近半数业主的意见未能征集到,所以迁移工作仍需等待一段时间。

安全隐忧之设施:各小区停放充电场所消防设施差异大

这些停放充电场所有无相应的消防设备,发生火灾是否有应急措施?也是居民切身关注的问题。

黄埔区天虹花园小区就有业主产生担忧。由于小区楼下的停车棚紧靠居民楼,业主担心如果起火可能殃及居民楼,认为应当拆除。南都记者现场所见,停车棚的确紧挨居民楼,为铁皮棚临时搭建,其中有电动车近30辆。棚内有两个灭火器、一个摄像头,此外并无其他设施。另外,小区内还有一处充电场所,停满约60辆电动车,未见配备灭火器。充电桩存在私拉线路充电现象,现场有私人使用的充电设备,提醒是“私人用电,移步旁边充电”。

天虹花园电动车充电场所,私拉线路充电。

天虹花园小区,充电场所里有“私人用电”。

而在番禺区海伦堡御院小区,停车棚安装有悬挂式干粉灭火装置,部分居民仍担心防火措施,建议加强着火感应。

在荔湾区富力广场南区,记者见到架空层设有两台智能电动车充电柜,每台有10格供可拆卸电池充电,并设有消火栓或灭火器。海珠区嘉鸿花园小区,充电桩设置在小区西门长度约50米的单车棚内,共有34个多功能充电插头,充电插头间间隔较合理,并且棚内还设置有7个吊式干粉灭火和2个推车式干粉灭火器,消防设备较齐全,车棚周围也安装有探头。

天河区东圃广场小区物业在空地划分专门的电动车停放区域,并将需充电的电动车和不需充电的电动车分类管理。区域内安装了烟感器、悬挂式干粉灭火装置、手提式干粉灭火装置等,基本上每走几步就有一个灭火器。在充电区域,每隔几辆电动车还有防火隔板隔挡。物业称,对该停放充电区域,会安排安保人员定时巡查。

东圃广场小区,充电场所不仅有灭火器、烟感器,还有防火隔板隔挡。

基层诉求:场所建设能有明确标准 审批流程望能优化

依据新修订的《实施办法》,既有建筑场所的产权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应当按照消防技术标准,设置或者改造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那么“消防技术标准”是什么呢?经记者查询,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技术规范》从2019年开始制定,至今尚未正式公布。

国内其他省市已有此方面的技术规范。比如,江苏出台了地方标准《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技术规范》,文件起草单位为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由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发布。该文件对总平面布置、平面布置和耐火等级、防火分隔和安全疏散、消防设施和器材、电气、消防安全管理等方面均做出具体详尽的要求。

有些小区急切期盼有个明确的标准到来。前述尚领时代小区建设充电设施的计划迄未成功,小区业委会成员表示,希望有关部门能推出一份小区设置电动自行车充电场所的技术指引或流程规范,及时引导有设置意愿和需求的小区完成工作。

此外,也有小区希望在审批流程上能够促进。嘉鸿花园小区物业处负责人表示,由于小区内面积有限,无法增设足够的电动车停放和充电的位置。小区若对绿化带、建筑动工,需向街道和园林等部门提交申请,相关流程带来的阻力较大,“动一片草地都很困难”。因此物业和业委会工作人员称,希望有关部门能优化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场所的审批流程,适当开设“绿色通道”,特事特办。

7月21日,记者获悉,广州发布了《广州市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设施建设技术指引》,聚焦充换电安全和产品质量,从供配电系统、充换电系统、监控系统及配套设施等多方面,对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设施建设提出了全面技术要求。该《指引》的印发实施,将基本推动解决广州当前阶段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设施建设技术标准缺失问题。

专家建议:可考虑利用公共场所协助解决选址难

对照《实施办法》,广州市政协委员谭国戬向南都记者表示,对于拟建、在建的住宅小区,建议电动车的停放、充电场所要与居民楼有一定距离,同时要进行集中设置,并采取防火分隔措施,充电完毕后或者遇到故障设施应做到自动断电。对于既有建筑场所,应当做到在设置或者改造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要遵从消防技术标准,无法设置或改造的应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谭国戬此前提出,应制定出台电动车停放充电设施建设指引、明确技术标准,因地制宜,以“一小区一方案”形式,引导居民和社会力量参与,实现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应建尽建。

他告诉南都记者,针对不少小区的电动车停放充电场地选址困难的现实情况,还可以充分利用公交车站、地铁出入口等公共场所,在符合消防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建立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记者留意到,广州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也有类似的建议。今年3月底,该协会发出的一份倡议书认为,对于缺乏固定电动车集中充电换电设施选址、建设争议较大的住宅小区,由物业服务企业上报街(镇)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小区周边具备充电换电设施建设条件的公共场地、内街内巷等地方组织建设公用充电换电设施和设置停放场所。

这类场所如何安全运营?谭国戬回应称,小区物业应当对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进行定期的安全维护,如若遇到停放、充电场所发生事故的情况要能够及时处理。消防部门、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也应当对小区内的停放、充电场所进行定期检查。同时,他建议物业、消防部门、街道办事处将定期维护或检查的结果对小区居民进行公示,减少小区居民的担忧。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马辉 魏志鑫 张思琦 黎玉莹 实习生陈馨儿 李韵琪 黄然 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