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球房讯小毛就大家最近讨论的房价打折「降价幅度最大的房产」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您了解房价打折「降价幅度最大的房产」。

作者:端五

9月29日,北京提前“过节”,给楼市献上了两份大礼。

第一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正式出炉,未来约三成新建住房将用于租赁市场。

第二份就是众盼已久的共有产权住房已经上市,最让人惊讶的的是,这次上市的共有产权住房,与此前新政不同,直接从“七折买房”变为“四折房产”。价格下调共计60%以上。

四折房产面世

据北京日报报道:昨晚,朝阳区房管局对外发布公告,9月30日下午两点半,将在朝阳区锦都家园共有产权住房项目公开举行摇号仪式。北京市将迎来首个共有产权住房。

首个共有产权住房的所在小区,总套数487套,均价22000元/m²,总价在198万左右,远低于同区域房价。均价只有同区域房价的38%左右。该项目的产权比例为5 : 5,也即是与政府单位各持一半。

可以出租,所得利润对半分给政府代持部门,也可在5年后出售自己的产权。

该项目目前确认申购家庭16万户,可参加摇号为12万户,中签比例284:1。也就是284户“抢”一套房。

目前诸如凤凰房产等房产网络平台,已经可以查到楼盘的部分信息。

从价格上来看,同区域的均价保持在5.7万左右,按照一套90m平方米的住宅来计算,总价在513万左右。

而锦都家园的总价只有396万,总价上已经打了“八折”,而购房人只需要198万就可以拥有锦都家园的居住权、附加值以及一半产权,相当于买了一套“四折房子”。

价格远低于北京均价、朝阳均价、同区域价格。

锦都家园位于朝阳区黄渠地铁站附近,也就是五环线以内。周边配套较为完善。

楼市新模式

项目距离国庆节、下个月的重要会议都近在咫尺。可以说,这次的共有产权住房,上市的时间刚刚好。

也是自“楼市长效机制”体系确立以来,第一个实质性项目,具有标杆性的意义。

共有产权住房早在2014年就出现在政府报告里,当时确立的试点城市为: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黄石、淮安等6个城市。

但真正变成热搜词还是在今年,缘由是北京已出台具体的政策方案,再加上北京的特殊地位,本次项目也是楼市有史以来,第一个具有产权性质的“保障房项目”(除了安居房)。

并且该项目的品质不低,也为未来的“共有产权住房”树立了风向标。而锦都家园也将成为未来“共有产权住房”的模型。

共有产权主要特点如下:

政府让利上市一部份商品房,购房者与政府各持一部分比例,以房屋价格、目标人群的承压能力来决定,一般为5 : 5、6 : 4到7 : 3。

房屋品质不低于商品房,交通条件甚至优于部分小区,享有配套服务,如落户、教育等。

没有户口的市民也可以买(北京的分配比例为30%)。

可出售(5年后)、可出租,所得金额与政府按比例分配。其中在出让自己的产权比例、或者说“房产股份”时,同等价格政府优先回购。同时也可以在年满5年后,购买政府所持的“股份”,获得100%的产权。

对于低收入、或者是无力承担高房价的市民来说,共有产权住房是一个再好不过的选择。

虽然只是50%的产权,这比购买“小产权房”、集资买房要省心、安全的多。

并且,共有产权住房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在满5年后,向政府购买所占产权比例。尽管“首付”高了点,但总价上有绝对的优势。在资产价值上,也优于租房。

北京第一批共有产权住房的487户家庭,是足够幸运的。

房价会跌吗

55天之前,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的方案意见正式出炉,不同于租房市场,共有产权住房实际上是一次“购房行为”,只不过是买了半个房子、或者少半个房子。

很多人最为疑惑的是,“共有产权住房”到底能不能抑制高房价。

答案是能。因为今天的“锦都家园”告诉我们,房子其实可以买到这么低廉,并且附加值、品质都不会打折太多。也可以这么理解,商品房是一张价格昂贵的成年票,“共有产权住房”是一张儿童票,两者都可以上车,享受列车上的服务,但是儿童票上车要有“监管人”,也就是政府。

此外,北京市计划未来5年上市25万套共有产权项目,也就是每年5万套,配合产业外迁、人口控制、三成租房(新房)占比。

理论上可以抑制房价上涨,但不至于下跌。

而抑制房价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北、上、深这种超级城市。“共有产权住房”要想抑制房价,还要看这几个标准。

第一、该城市的人口增速,人口总量,住房缺口、住房(购房)需求、供应。

第二、经济环境、货币环境,或者直接看金融业。

第三、该城市的资源分配情况,比如医疗、教育、就业、宜商氛围、科创氛围、产业等。

第四、城市规划,政策、资金储备等。

按照今天公示的情况,这一次共计有16万认购家庭,如果按照三口之家计算,将近50万人。这些人大概率都是无房北京人、“新北京人”(没有落户)。

一次谁都没有见过的政策项目,就吸引了近50万市民来购买,这说明普通人还是看好“共有产权住房”的,看好核心的城市的房产(价钱也不低),或者说没有更好的选择。

北京链家之前做过一次统计,北京市每年的刚性需求 改善性需求分别为20万、30万(每年),而这一次的“共有产权住房项目”,可以看出北京市的购房缺口、以及购房意愿是很庞大的。

在加上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金融中心,从来不是缺钱的城市。这一点上,还有上海、深圳等中心城市。

北京还有全国最多的三甲医院数量、全球500强上市公司(总部)、高等学府、人才数量、富人指数等等,这都决定着北京仍然是一个各种资源都供需紧张的城市,尤其是房子这种直接上车的优质资产。

而租房的数量、共有产权住房的数量,都不能决定商品房的价格。中心城市的房价取决于富人、购房需求以及商品房供应。这还取决于政府的财政收入,尤其是土地紧缺、地价昂贵的城市。商品房可以保障很大一部分财政收入,缓解财政赤字。租房市场、“共有产权住房”都是烧钱行为,开发商自然不会背,最后只能是政府,因为不够豪也不敢玩,玩也不能放开了玩。

比如深圳,其实已经拥有全国最为合理的租房市场:小产权房,除了能够居住以外,不能满足家庭需求,而深圳最近几年的新房供应已经明显跟不上人口增速,这也是房价上涨的原因,炒房客笃定的信条:北上深的房子,永远不愁接盘侠。

北京市今年在解决大城市病的工作,决定控制人口在2300万左右,虽然官方统计数据上只有2100万左右,但实际上北京的常住人口至少有3000万,人是赶不走的。况且从数据上看,未来三年,官方可以接受至少200万人流入北京。

尽管今天的“总体规划”显示,会将部分产业、医院转移到雄安,但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这一过程内,北京的房价很难下跌。北京走掉的坑位,仍然会有人回来填上,因为这是北京。上海同理,深圳就更不用说了,现在还在拼命抢人。

此外,从货币环境上看,最近货币趋紧,政府已经有意“定向降准”,如果没有一套完整、苛刻的条例限制,这可能会是楼市的一次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