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球房讯小毛就大家最近讨论的“深圳记忆”第三季第八期|向南村:蚝米之乡文脉相承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您了解“深圳记忆”第三季第八期|向南村:蚝米之乡文脉相承。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聂灿通讯员肖更浩黄文霞

经过熙熙攘攘的闹市,一转弯,即入林荫密布的深巷。古榕树掩映下,青砖蓝瓦的侯王古庙更显庄严肃穆。这一站,“深圳记忆”项目组来到深圳南山向南村,开始一场数百年记忆探寻。

发现城市文化脉络,传承深圳历史记忆。深圳图书馆“深圳记忆”项目自2014年末正式启动,旨在保存城市记忆,传承城市文化,通过采访征集、拍摄纪录片、举办展览、建设数据库等形式,加大地方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力度。

2022年“深圳记忆”文化项目,沿袭传统,以深圳社区村落为对象,将蕴含在村落中历史沿革、名人掌故、非遗民俗进行深度的走访和挖掘。深圳图书馆馆员与《深圳商报》文化记者同行,希望通过文献研究、实地探访、人物口述等方式多层面的整理记录,讲述历史的同时,用文字和图片的方式承载和传承地方文化,让更多深圳人了解这片土地上的自然资源和人文传统。

“向南村”——始建于明,郑氏故地

向南村,位于南山街道东北部,始建于明朝。据向南实业股份公司董事长郑进来介绍,村里族老们传说向南村的建村有个说法,“相传墩头村有个姓郑的教书先生,为庵前(今西丽光前)人。先生每每散步至今向南村地界时,总有阵阵凉爽南风,吹却一身疲惫,顿感心旷神怡,觉得这里风水好,适宜居住生息。他便在此建房安家,后居住人数逐渐增加,初成规模,便建房立村。先生所建房子坐北向南,之后人丁兴旺,所建的房子也都是坐北向南,面向大南山,村子因此得名‘向南村’。”

郑进来表示,向南村村民主要姓郑。郑氏是深圳本土重要姓氏之一,宋熙宁三年(1070年)柏峰祖自南雄府保昌县宦游至东莞东鑑(今南头一带)开基,为宝安一世祖,其孙三世祖南莆祖生仁、义、礼、智、信五子,称为南莆祖五大房,在深圳地区播迁出数十个大小村庄。向南为长房仁祖分支,郑氏宗祠大门楹联“源发荥阳五房宗祠承一本,福泽向南仁祖开枝亨千秋”揭示了其宗支源流。仁祖支派除向南外,还有塘朗、花屋巷、沙尾,黄田大围,厅巷、塘朗白虎头、簧里,庵前、巷头、湖吐,珠光头、榕树角,西涌、庄边(长房)等支系。

此次,一并受访的村民毫无例外,均为郑姓:郑冠新、郑志雄、郑志牛。三位郑伯告诉记者,郑姓是南头最早的广府姓氏之一。根据《郑氏南莆祖五大房族谱》记载,约明朝初期,郑氏仁祖房十世祖郑南端在大小铲岛附近购置有蚝埠一个,后其子孙分居于向南、庵前、巷头等地。向南村的开村之祖郑宣,便是郑南端的孙子。目前发现的最早记录向南村名的文献是正统九年(1444)莞城人陈琏写给嗣孙郑胜安的郑氏世系序。

蚝米之乡,文脉相承

几位郑伯回忆到,向南村面向南山,西靠前海,东临后海,村前原有一大片鱼塘,村内有5口古井,分别为村东水井、村西水井、二坊水井、大井巷水井、侯王庙侧边古井,房屋整齐排列二十多条巷道内,村落呈螃蟹的形态。向南村在南山算是较大的村,土壤肥沃,粮食亩产有千余斤,是真正的鱼米之乡。祠堂百余米外就有咸水塘,放假时就去摸虾捉蟹。人民公社时期,村内最主要收入是种蔬菜,清晨五点就去挖菜,八点就被进出口公司收购货车运走,当时有农业专家组来技术指导,还种荔枝,全部由政府统购统销。主打的四大产品,即芋头、葱头、蒜头和禾草,在60年代,通过小额贸易,由船运往香港换取集体经济收入。

除了耕作之外,还有养蚝的传统,根据三位郑老伯的讲述,向南的蚝田在现在深圳湾口联检站附近。晒好的蚝豉,一捆捆交给水产公司收购。郑伯们回忆起这段往事,无不自豪“耕作非常辛苦,背朝天脚踩泥,但大家都很勤恳。在当时,在全国的农民中,我们收入算比较好的,每个月能有三十多元。”

向南历代人物辈出,嘉庆《新安县志》人物志和《郑氏南莆祖五大房族谱》多有记载,如族谱记载的开村始祖郑宣,被推为乡饮大宾,在明代是向敦睦宗族,闻达乡里,具有较高社会威望乡贤赠予的荣誉名衔,需经县、府、州层层举荐上报。品行高尚的郑润“向南人,邑庠生。性澹嗜古,日以训诲为事,裁成后学,补弟子员者数十人。尝陈县有建立社学、并场裁仓诸议。居家,每遇忿争,力为劝释,里人称为长者。”此外,还有忠勇的郑文光,由行伍授大鹏营千总,在征安南时为国捐躯,因此其祖父、父亲受封奋武郎,其子郑鸿承袭恩骑尉。隐居的郑璲,邑向南人。敦朴好善,隐耕照月岩之下,他无所羡,澹如也。后当事闻其名,给以冠带。年九十二而卒。县志还记载村内原有节孝牌坊,为旌表廪生郑经天妻邓氏而立。

历来重视教育的向南村,文脉相承,嘉庆《新安县志》载有:康熙年间的郑恩,郑彭溪,嘉庆年间的郑霈霖均为例贡生,康熙年间的武举人郑光宪等。建于清朝年间的义方书室匾额目前存放在向南村侯王古庙内,原址位于向南村村口;逢源书室设于向南村八卦楼内。八卦楼建于1923年,建筑形式为中西合璧式碉楼,四面居中壁龛式铳斗,铳斗上灰塑人物故事、八卦图案、闹钟等浮雕,极具有艺术性。

非遗“侯王宝诞”经年不衰

为求得风调雨顺,合村平安,村民便求神保佑,各家各户集资,约在清朝雍正年间,从桂庙村请来“侯王”,建造了侯王庙。举办侯王诞的来由相传是因旧时鼠疫横行,村民抬着神像上街巡游驱散瘟疫,此后侯王诞辰日成为向南村传统节俗并延续下来,现在不进行巡游,但是拜祭、放生等仪式和盆菜宴依然保留。

根据郑伯的叙述,向南侯王古庙供奉的侯王,为明末十二诸侯之一的陈忠勇。陈公出生庶民,为民请命,官至大将军,并被封侯,死后被神话为民间庇佑之神。“无论陈侯是谁,不变的是南头老百姓对历史人物的忠勇、气节的崇拜,以及对和平、安康、幸福生活的向往。”随行采访的深圳民俗研究者郑浩胜说。

值得一提的是,侯王庙的香火随历史的轨迹经历兴衰演变。上世纪中叶,侯王庙开始逐渐荒废。公社化时期,庙旁建有拖拉机站,由于机油所浸,庙前的一棵大榕树逐渐枯萎;文革时期,神像辗转送到香港保存。1994年,向南村村民捐款160多万元,动工重修侯王庙,于次年重光,而“远赴”香港的神像也被镀上“金装”,奉送回向南侯王古庙。而庙前的大榕树也奇迹般地出现枯木逢春现象。此后每年农历四月廿三侯王诞辰,村里都要举办盛大的侯王诞祭典。诞祭典活动通常达一天一夜,其规模盛大。

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2008年3月,“向南侯王诞祭典”入选南山区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郑建荣和郑笋容列为祭典传承人。2009年1月,向南侯王诞祭典被列入第二批深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此同时,南山醒狮舞亦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向南醒狮”形成于民国时期,传承人为郑美齐。其基本步法注重马步,配以跳跃步法、麒麟步法、交叉步法。有“出洞”“上山”“巡山”“采青”“舞柱”“人洞”等环节,其中以“采青”“舞柱”最为丰富。

“古树参天,古迹众多”

盛夏时节,漫步向南村头,浓荫蔽日,飞鸟啾啾。古树下小坐片刻,也觉惬意。村中族老郑冠新告诉我们,村中有百年古榕树7棵,其中树龄300年以上的5棵。

据介绍,向南村传统民居为广府民居,现存郑氏宗祠,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重修于清代,占地面积558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四周以清水砖墙承重,三开间三进布局,分前堂、后堂和前后天井及左右廊等。宗祠内保存有书于清代的楹联“祖宗功业千古留;祠宇宏伟万代传”。老人们抚摸着祠堂的石柱,非常自豪的表示,侯王庙、祠堂都是珍贵的文物。很多人会问,为什么能保护得这么好,主要是村民有保护的意识,珍惜古物。

嘉庆《新安县志·胜迹略》记载:“郑朝议墓,在庵前席帽岭。····其父朝奉大夫墓,在龙井虎形山(今已不存);其子宣教郎,生五子:仁、义、礼、智、信。今子孙蕃衍,其墓在黄田···”。每年农历九月初七,村里郑氏族人到西丽光前帽庵祖墓的和宝安黄田的南莆祖墓举行祭祖活动,并在宗祠内设大盆菜宴。

和向南村相关的古建筑,还有大板桥,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康熙《新安县志》记载:“大板桥,在墩头里,乡人郑可言建”。大板桥为三拱带栏杆石桥,中拱大,两侧拱小,用花岗岩石砌成,历经300多年,桥身坚固如初,仍在使用。此外,向南村遗址位于沙堤上,出土了大量文物,分陶片、石器和骨角器三大类,是深圳地区出土文物较丰富的遗址之一,也是珠三角地区较重要的商时期遗址之一。

(图片由肖更浩、陈顼颢拍摄)

审读:谭录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