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球房讯小毛就大家最近讨论的保障性租房迎来“风口”西安房屋租赁企业数量西部第二「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住房保障」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您了解保障性租房迎来“风口”西安房屋租赁企业数量西部第二「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住房保障」。

近年来,西安市新市民、青年人群体数量快速增加。七普数据显示全市流动人口374万,占常住人口的28.93%。而租赁住房市场小户型、低租金房源短缺,总体结构性供给不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压力加剧,租赁关系不稳定,“买不起房、租不好房”的问题逐渐凸显,职住不平衡情况仍待改善。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突出住房的民生属性,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缓解住房租赁市场结构性供给不足,推动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势在必行。

11月16日,西安市住建局发布《西安市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及《西安市“十四五”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规划》(下文简称《规划》)两则新规征求意见稿,对未来几年西安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提出重大规划。

本次规划范围为涉及西安市各区县、西咸新区和各开发区,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目标: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30万套(间)

《规划》提出,将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十四五”住房建设的重点任务。后期将引导多方参与,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存量闲置房屋及新供应建设用地等5类土地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

期间,西安市将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0万套(间),总建筑面积约2470万平方米,各类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供应合计约15000亩,市场各主体对保障性租赁住房总投资约1140亿元。将分阶段完成该目标:

(2021-2022年):建立健全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管理机制、完善各项配套政策,竣工分配一批存量项目,开工一批新建设项目,预计完成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11万套(间)。

(2023年-2024年):相比前一阶段房源供给翻一番,开工项目翻一番,初步形成全市房源合理布局,市、区两级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管理的企业数量初具规模,预计完成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13万套(间)。

(2025年):全面实现“租得到、租得起、租得近、租得好、租得稳”,有效缓解住房租赁市场结构性供给不足,带动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预计完成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6万套(间)。

布局:主要布局于产业发展新区

根据《西安市现代产业布局规划》(市政办发〔2020〕37号),“十四五”期间“一核三带一通道多板块”是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保障性租赁住房要跟着产业走,为经济发展提供助力的前提。

“一核”即以西安市城市空间中心为文旅商贸核心;

“三带”是指高新技术产业带、先进制造产业带和文化旅游产业带;

“一通道”指从空港新城连接高铁新城到国际港务区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多板块”指各区县、开发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现实需求,明晰发展的重点方向(对文化旅游、现代商贸、健康服务及房地产业等全域性产业不做限制),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板块。

从人口来看,应重点解决人口增幅较大的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和长安区5个区的流入人口住房问题。

通过对西安市产业空间布局分析,高新区、航天基地、长安大学城、沣东新城、沣西新城等片区对人口需求较大,未来预计引入大量科技型人才,应配置适量保障房以满足产业发展配套需求。

秦汉新城、泾河新城、经开区、高陵区、渭北临潼工业新城、航空基地、阎良区、富阎产业合作园区等片区,未来预计引入大量技术型人才,且由于片区距离主城区较远,需重点考虑职住平衡问题,并综合带眷系数调整保障房户型比例,以此引导职住平衡,减少通勤交通压力、推动低碳城市建设。

按照我市现代产业布局规划,在高新技术产业带规划建设约12万套(间),在先进制造业产业带规划建设约8万套(间),在现代物流大通道规划建设约4万套(间),在商贸文旅产业带及商贸文旅核心区域规划建设约6万套(间)。

综合对人口流入、产业布局、土地资源三方面叠合分析,西安市“十四五”期间,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布局于产业发展新区,具体区域分配占比如下图:

注:该比例为住房套(间)数的区域占比

其次,将对城六区存量土地、闲置房屋的充分挖掘与利用,形成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其他片区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和市域宏观统筹,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筹建主要指标进行合理分解。

任务:全方位完善机制

建制度,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在做好公租房保障的基础上,将公租房与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统筹使用,实行差别化租金,公租房轮候家庭中的新市民、青年人可优先配租保障性租赁住房。

增供给,多种渠道筹建房源。根据区域住房需求、土地资源状况,差异化供应宿舍型、公寓型、住宅型保障性租赁住房,实现多元化房源供应,有效提升保障覆盖面。可利用集体土地建设、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用地建设、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建设、闲置和低效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新供应国有建设用地建设、统筹使用公共租赁住房、利用城棚改安置房盘活等方式。

优布局,促进区域职住平衡。优化保障性租赁住房户型和房源区域布局,充分考虑中心城区的居住密度,控制户型面积,提高区域租住需求与房源户型供应的匹配度。

多主体,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引导多市场主体投资建设。

提品质,全面推动住有宜居。突出城市环境与居住品质和谐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应与周边配套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持续推进“15分钟便民服务圈”。

严监管,落实各项支持政策。建立健全保障性租赁住房服务管理平台,将其接入全国、全省房地产监管信息平台,实现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出租和运营管理的全过程监管。

除此之外,《西安市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中对保障房建设及供给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解决在本市工作且无自有住房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以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

租金按照租赁运营企业可持续、租户可负担的原则,接受政府指导。租金标准按不高于同地段、同品质的市场租赁住房评估租金的90%执行。

从两份文件的字里行间都能看出政府对于解决新市民的住房的决心和信心,建立健全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制度是一方面,让流入西安、建设西安的新市民有房可住、有家可回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