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球房讯小毛就大家最近讨论的南京城北最大菜场被一纸无印通知关停后没人管了半年来全靠“自治”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您了解南京城北最大菜场被一纸无印通知关停后没人管了半年来全靠“自治”。

扬子晚报网3月21日讯(记者 薛玲 文/摄)供应周围6万居民的日常生活、南京城北最大的“菜篮子”——安怀村菜市场,竟然靠摊贩“自治”的方式运行了近半年之久。3月21日,扬子晚报记者前往现场进行探访。

虽然安怀村菜场环境一般,但依然人头攒动。

【前世】

曾是“十八年违建”菜场

现今的安怀村菜场,位于南京城北东门街一处老旧的厂房内,而在此之前,它曾是南京城北最大的“违建菜场”。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1996年建成投入使用的安怀村菜场,原来位于安怀村路28号,是一个建在北十里长沟之上的大棚式市场,近4000多平方米的安怀村菜场有各类摊位310个,供应着周边约6万多居民的日常生活。但由于基础条件不完善,垃圾满地、污水横流的安怀村菜场也一度成为了“脏乱差”的代名词。2014年,这个存在了18年之久的“违建菜场”正式搬迁至附近的东门街过渡。

入口处的告示牌显示安怀村菜场目前处于“自治”状态。

【今生】

价廉物美受欢迎

安怀村菜场过渡的地方,是距离旧址300米外东门街的一处旧厂房内,扬子晚报记者现场探访时看到,由于是利用旧厂房改建而成,现在的安怀村菜场基础条件一般,菜场的水产区、蔬菜区都分设在不同的厂房内,买肉的话还得通过露天的楼梯上二楼。可能由于前一天下雨的缘故,菜场内的地上也显得泥糊糊的。不过虽然菜场的整体环境并不是太好,但记者探访时却看到菜场内人来人往,很是热闹,“家门口的菜场没有这边好,我天天坐车来买菜。”一位特意从许府巷来买菜的王女士告诉记者,老百姓过日子图的是实惠,虽然这边菜场的环境很一般,但胜在菜的品种多,价格实惠,而且也不扣秤,很多人都愿意到这边来买菜。

已“自治”运行近半年

乍一看去,安怀村菜场除了硬件条件差一点以外,与其他的菜场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但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中却在菜场蔬菜区的入口处发现了一份特殊的公告牌,公告牌上的内容大致如下:市场目前得以继续,是全体市场人团结一致、不辞辛苦换来的。可市场现仍危机重重,望大家尽应尽的义务责任,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公告牌下方的“责任与义务”一栏还明确:各摊位前的卫生须自觉打扫,垃圾须自觉带离市场等。就在这时,扬子晚报记者碰到了正在市场内巡查的张先生,他也是一名摊主,张先生告诉记者,菜场已经“自治”运行了近半年时间。

告示牌详细内容。

【幕后】

突被通知要关停

“老菜场关闭的时候,说的是要建新菜场,让我们到这里来过渡。”张先生告诉扬子晚报记者,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去年8月,摊主们突然发现市场管理方张贴了一份没有公章的通知,通知上告知所有摊主,安怀村菜场将于9月30日正式关停。“周边这么多的居民要吃饭,我们也要吃饭,这么大的一个菜场,怎么能说关就关呢?”张先生告诉记者,去年10月菜场的管理人员撤走后,为了市场的正常运转,摊贩们只好组织起来“自治”管理菜场。

分流“街坊中心”失败

采访中也有摊贩告诉记者,安怀村菜场准备关停时,他们还接到了可分流至附近一家新开的“街坊中心”的通知,“我们现在整体租金100多万,那边400多万,不说搬过去摊位费肯定要涨,菜价肯定要涨,而且我们现在有300个左右的摊位,那边根本容纳不下。”

“你看看我们,白天要卖菜,晚上还要轮流值班。”采访中,另一位摊主告诉扬子晚报记者,由于菜场内的摊贩不同意关停,菜场也遭受过不明身份人员的破坏。于是摊贩们只好组织起来轮流值夜班“保卫”菜场。“这些人卖点菜也真是受死罪了。”一位买菜路过的常女士告诉记者,就连过春节的时候这些摊贩都不敢回家,“我们也不希望这个菜场关掉,关了我们到哪里去买又便宜又好的菜呢?”

【多说一句】

安怀村菜场自治无奈更讽刺

走过南京城大大小小不少菜场,安怀村菜场的环境着实“不咋滴”,可就是这么一个环境让人看不上眼的菜场,却吸引着众多从南京城四面八方特意赶过来买菜的“铁粉”,甚至有家住江北的市民也会在下班时特意“拐”到安怀村菜场,买了菜以后直接地铁过江。为什么?我想大概正如采访时那位特意从许府巷赶过来买菜的王女士所说,老百姓过日子,图的就是一个实惠。

为什么采访时所有受访市民异口同声地表示:他们不愿意安怀村菜场的关停,为什么临近的“街坊中心”环境整洁却冷清而萧条?只有切切实实经历过菜场“旧貌换新颜”,菜篮子却越拎越“重”的人才会懂得:环境是“面子”,而菜价却是关系切身的“里子”。当我们各级政府都在力促“稳菜价、惠民生”时,为什么安怀村菜场这么一个受市民追捧的菜场却遭遇了管理方撤离,需要摊贩“自治”,甚至陷入了“保卫战”之中?

管理需要智慧,城市的管理者更应有一颗为民之心,也只有这样,安怀村菜场的尴尬现状才能迎来转机。 薛玲编辑:王育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