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球房讯小毛就大家最近讨论的水木清华,婉兮清扬「水木清华电视剧在线观看」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您了解水木清华,婉兮清扬「水木清华电视剧在线观看」。

水木清华

王雪瑛

每一次走在开阔的清华校园里,我总感到一种超越现实的恢弘之气,风格迥异的东西方建筑汇聚在清华大学内,让我感到一种浩大的空间感,对时间和空间产生丰富的联想。清华的建筑历经时间的淘洗,依然生动地屹立在校园里,与青春芳华的学子为伴;清华的人物历经时代的大潮,依然鲜活地留存在我的记忆中,与走过青春的人生相随,让我感受清华一种超越有限空间的魅力。

清华校园以南门主路学堂路分为东区和西区。西区校园为老校区,以西洋风格的砖石结构的历史建筑为主,以建于上个世纪初的清华四大建筑为代表。东区则以建于上个世纪中期的苏式主楼为主体,以建筑馆、明理楼、经管学院、逸夫科技馆等现代风格的建筑为代表。

罗马与希腊式相结合的古典建筑大礼堂是清华的中心景观,礼堂采用古城堡风格的大圆顶,爱奥尼式立柱,经典优雅而充满生气。

1931年10月14日,清华大学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梅贻琦在大礼堂内发表他的就职演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就是他有关大学与大师的名言的由来。他的教育理念,他的治校方略深入地影响着清华的发展,构建着清华的校格。

我从开阔的草坪旁边走过,看到了风雨中伫立数十载的日晷,上面镌刻着:“行胜于言”。行胜于言,不是不言,而是多做少说,以行证言,这是清华的校风。当我走过西区校园中那些屹立近百年的古典建筑,感觉自己在历史与现实中穿行。古朴端庄,典雅大方的图书馆、科学馆、清华学堂、同方部、西体育馆及理学院等建筑分布其间,我似乎听见自己的足音叩击着他们的记忆之窗。

清华学堂是一座德国古典风格的建筑,现为清华的研究生院。当年,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曾在此任教。

南面的同方部是当年梁启超先生来清华做著名的《君子》演讲的地方,他的演讲之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成为清华的校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清华人为强国富民而刻苦攻读。如今“同方”二字又焕发出新的光彩,“清华同方公司”是清华最大的控股有限公司之一,在促进清华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民族高科技产业等方面,“同方”二字蕴含着巨大价值。

落成于1919年的科学馆端庄古朴,精雕的梁柱、恢宏的穹拱等欧式古典建筑的元素尽含其中。科学馆是清华理科辉煌的发源地。一大批中国现代科学家由科学馆走向社会,走向世界,成为科学界的精英,在“两弹一星”元勋中,有9位是清华物理系的本科毕业生。清华科学馆不愧是中国现代科学的摇篮。

清华大学图书馆由新馆和老馆两部分组成,整个图书馆的建成共分三期工程,时间跨度长达75年。一期工程于1919年竣工,二期工程始于1930年代初,建成了如今老馆之中部和西部,三期工程(新馆)由香港邵逸夫先生捐资,于1991年9月建成。新馆的外形保持了同老馆一致的风格,又在功能和细节上颇有创新。至此,清华大学图书馆总建筑面积已经达2.8万平方米,馆藏总量已经超过400万册。

我走到图书馆的时候,天色渐暗,天空呈现出一种沉静的宝石蓝,整个图书馆静静地倚靠着宝石蓝,一个个窗口内橙色的灯光,在夜色中弹奏着学与思的乐章。我想起了杨绛先生说过的话,“我在许多学校上过学,最爱的是清华大学,清华大学里,最爱图书馆。”

二校门位于清华主干道之一的清华路,这是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牌坊”式建筑,是清华园内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清华大学的象征。我站在清华路,北望二校门,可遥看位于垂直线上的清华大礼堂、日晷,还有旁边的清华学堂等,一种历史的纵深感油然而生。

在清华二校门北边,有“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是当年国学研究院师生为纪念王国维而立,碑铭上陈寅恪撰写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一代代清华学人的自勉与坚守。

到了清华校园,我当然不会忘记徜徉近春园,访问因朱自清先生文笔清丽的《荷塘月色》而意境隽永的近春园荷塘。还是早春的午后,荷塘幽静,还没有荷叶的身影,而周边已经是绿柳扶疏。

熙春园建于1822年,分为东西两园,西园称近春园,东园称清华园。现在清华人将清华园称为“工字厅”,工字厅原名工字殿,是清华大学最负盛名的古建筑,前后两个大殿中间以短廊相接,俯视如同一个“工”字。

1911年4月29日,清华学堂正式开学,就是在工字厅举行的开学仪式。工字厅一直都是学校的行政管理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就曾在这里下榻。工字厅后厦的正廊朱柱上有清代礼部侍郎殷兆镛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彩往东西南北来去淡荡洵是仙居。”此联蕴含的胸襟与格局,从容与气度,自强与坚守,是百年清华丰富的精神内涵的写照。

徜徉在水木清华,我联想到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感受清华百年来始终创新,又不忘坚守,在科学发展与文化传承中培养着一代代行胜于言的清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