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球房讯小毛就大家最近讨论的阳光城进入\\「阳光四期」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您了解阳光城进入\\「阳光四期」。


One


回看上半年,阳光城局势好像还一片明朗。


在去年引入泰康系作为战投之后,阳光城按照自己既定的节奏行走。全年定下2200亿 的销售目标,上半年完成率不错,达到46%。


虽然在招拍挂拿地上略有受阻,但阳光城也走回收并购的老路,投拓计划持续。


年初阳光城还发行了一笔2亿美元的票据,利率仅为5.3%。对于融资成本常年在7%-8%的阳光城来说,确实是个好的信号。


评级方面,穆迪也将阳光城公司主体评级由B2上调至B1,联合国际主体评级由BB-上调至BB,惠誉债项评级由B上调至B 。


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人会对于阳光城此番出现诸多“暴雷”前奏感到意外——债券大跌、第三季度净利突降。


10月28日,阳光城境内债券“20阳城04”价格跌超20%,盘中临时停牌,报价29.101元/张。


Wind数据显示,“20阳城04”自10月后开启下跌模式,目前相较9月30日收盘价跌去近60%。


另外,美元债亦跌落不少。债券数据平台DM数据显示,10月28日,阳光城旗下多只美元债净价跌破30美元。


市场的恐慌情绪正在蔓延。同一日,阳光城还发布了三季报,情况并不理想。


数据披露,第三季度,阳光城实现营业收入114亿元,同比减少18.24%;归属股东净利润9.18亿元,同比减少11.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17.52亿,同比减少274.27%。


亏损金额过大,此前派驻阳光城的两位泰康系董事对《2021 年第三季度报告》投反对票,理由为:对于公司三季度所表现的公司经营恶化,需要得到管理层合理解释。


确实,这份业绩报告很难令阳光城的投资者满意。当初,泰康人寿及泰康养老携资金救场阳光城,图的不就是业绩分红,以期获得稳定的回报收益。


至于之前提到的什么合作协同,大部分也只是场面话而已。


险资入场,大抵都是如此。比如平安,之前长期大涨的秘密就是投资参股房地产,获得了不少投资收益,但最终也被投资拖累,华夏幸福的暴雷,令其计提减值数百亿元。


不知道泰康系是否会在投资阳光城上“重蹈覆辙”。可以看到的是,阳光城与泰康系的战略协议当中,先承诺了十年业绩要求。


以2019年业绩40.2亿元为基数,前五年承诺归母净利润每年平均增长率不低于15%,且前五年累计归母净利润为340.59亿元(即年平均增长率不低于18.13%);第6-8年年增长率不低于10%,第9-10年年增长率不低于5%。


若未达到上市业绩要求,阳光城控股集团会有差额补偿。但控股集团未来是否有钱可以补偿,还是个大问题。


仅从前三季度报告来看,阳光城想完成今年的目标够悬。前三季度,阳光城归属股东净利润29.12亿,同比增6.23%,距离15%的增长目标尚有不少距离。


只能说压力山大。


Two


表象的明朗不可持续,因为阳光城的“隐患”埋下已久。引入战投之前,其实阳光城已经被质疑偿债能力不足。


泰康系带来的资金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阳光城所面临的现状是:盈利能力不足,债务规模不断增长。


近几年,阳光城的毛利率、净利率均呈现下探趋势。尤其是毛利率,今年上半年跌幅有些大,较上年同期下降8.3个百分点,为18.2%。


净利率也只在6%-7%徘徊不前,与行业整体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地产壹财经制表


另一面,总负债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去年底,阳光城的负债合计2930.45亿元,而上半年这一数据为2996.51亿元,而前三季度又直接增至3160.48亿元。


总负债已经超过3000亿元量级。


在有息负债规模上,阳光城自2017开始,一直保持在1100亿元左右,基本变动不大,负债改善情况有限。


截至2021年9月30日,阳光城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71.49亿元,较去年末降低34.06%。主要系本期偿还到期有息负债所致。


另外,短期借款48.84亿元,较去年末增长31.53%,主要系本期临时性短期借款增加所致。


显而易见,阳光城正在不断加速偿债。三季报显示,阳光城货币资金为271.8亿元,较去年末降低45.43%,也是因为偿还有息负债。


但现金流问题始终悬在头顶。截至9月30日,阳光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07.89亿元,同比减4.70%,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9.07亿元,同比减少298.86%。



进入下半年,阳光城意识到自身流动性问题的严重性,不停回购到期债券,保证资本市场的信心。


8月11日,阳光城表示,拟在2022年3月31日之前对已发行、尚在存续期的境内外各类债券开展主动购回,拟购回标的债券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债、中期票据、美元债等。


其中,公司债2021年已实施购回本金15.62亿元,目前存续本金99.02亿元,2022年3月31日之前到期(含行权)本金41.02亿元;


美元债2021年已实施购回本金1000万美元,目前存续本金22.82亿美元,2022年3月31日之前到期(含行权)本金7.50亿美元。


缓慢的回购并不能说服投资者,信心可以在一夜之间崩塌。


发酵到10月份,阳光城形势急转直下,阳光城所面临的问题逐渐暴雷。


惠誉最新评级宣布将阳光城的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B ”下调至“B-”,展望“负面”,并将该公司的高级无抵押评级从“B ”下调至“B-”,回收率评级为“RR4”。


报告称,评级下调反映了鉴于有大量债务到期,阳光城的融资渠道受限、流动性压力增加等。


惠誉指出,自2021年9月底以来,阳光城的在岸及离岸资本市场融资渠道趋紧,2022-2023年到期债券的交易价格位于不良水平。


惠誉认为,阳光城拥有足以偿还今年11月到期、2.4亿美元可赎回债券的资金,但如果公司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进入资本市场,可能会面临巨大的流动性压力。


阳光城在未来12个月内将有大量短期债务到期,今年剩余时间的到期规模约为53亿元人民币。据惠誉测算,该公司还有约185亿元人民币的资本市场债务将于2022年到期,其中包括ABS、CMBS和供应链融资。


投资人已经开始对阳光城11月份的偿债感到担心。据称,阳光城除了2.47亿美金回售于11月中旬左右到期,11月境内还需兑付25.44亿元的ABS、ABN及私募债等。


叠加市场下行,阳光城怕是很难“熬”。


Three


阳光城这几个月开始了大部分房企在暴雷前夕会采取的自救动作——卖资产、组织架构调整、区域缩减。


不过阳光城卖资产的行动有所不同。其它地产公司都是直接出售物业平台,以快速回流资金。而阳光城则是将物业平台阳光智博100%股权战略投资万物云,换取万物云4.8%的股份。


看起来并不算亏本买卖,但解不了阳光城的“燃眉之急”。目前该等投资在利润表当中计入投资收益,还不能直接计算入利润。


截至9月30日,阳光城投资收益48.58亿元,同比去年增长319.58%。


也抵不过前三季度资产减值损失-16.49亿元,同比去年大增518.43%,主要系本期对部分项目计提跌价准备所致,对阳光城打击不小。


形势严峻,阳光城开始动内部架构,并进行区域合并,增强人效输出、节省成本。


10月,阳光城进行新一轮组织架构升级,执行董事长兼总裁朱荣斌全面负责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徐国宏晋升为集团执行总裁,具体负责公司日常业务管理工作...


在区域调整上,10月26日,上海大区合并成渝区域,浙江大区合并陕甘区域。


朱荣斌全面主持阳光城。自2017年加入以来,朱荣斌继续延续此前一贯高周转的模式,而且在拿地上更猛。


2011年-2018年,阳光城销售额复合增长率83.79%,被成为行业“黑马”。但自2019年增速开始放缓,增长颓势显现,但也跨过了2000亿的门槛。


今年1-9月,阳光城实现销售金额1539.07亿元,同比增长4.53%,下半年单月增长明显乏力。


具体到区域销售方面,前三季度,阳光城长三角实现销售594.55亿元,大福建为190.15亿元,内地销售为477.88亿元,珠三角及京津冀销售为212亿元及64.49亿元。


在长三角、内地之外,珠三角已然成为阳光城的另一“粮仓”。


据了解,2016年,阳光城通过并购四进广州,又通过招拍挂在东莞、佛山拿地,公开进入珠三角,从此开启重仓大湾区的步伐。  


但前些年,大湾区对阳光城的销售贡献度不高。2018-2020年,阳光城在珠三角地区的销售额都只在100-200亿元范围内,没有太大突破。


而广州目前是阳光城在大湾区项目较多的城市,今年也在抓销售、抓回款。


比如阳光城今年在增城上新的项目——阳光城翡丽山,也在打“降价促销牌”,降价幅度不小。


但仍有部分项目去化艰难。2019年,阳光城花都首个项目入市,为阳光城兰园·翡澜花园,但去化缓慢,直至目前仍处于在售中。


阳光城目前在广州越秀、天河、南沙、花都四地都有布局,基本上是以收并购项目为主。


其曾经一次性收获南沙逸涛、广晟、太古三家企业的地块,累计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


顺便关注下阳光城在广州的房地产开发情况。截至上半年,储备项目包括丽景湾万国十八期地块一、丽景湾万国十九期、滨江悦,完工项目为丽景湾万国十八期地块二,丽景湾万国七、八期,丽景湾万国十四期B,丽景湾雅苑五期。



其中,丽景湾便是上述阳光城收购而来的项目。不难发现,阳光城南沙项目是阳光城的粮仓型项目,体量还比较大。


但好像除此之外,阳光城在广州区域的其他项目并不多。


目前,阳光城在广州主推南沙丽景湾的新一期产品——阳光城丽景半岛,依然还是靠吃“老本”。


而且上半年,阳光城在珠三角区域无新增土地,意味着阳光城未来在这边的发展还会受限,销售规模增长的可持续性将受到影响。


截至2021年上半年,在珠三角土地储备占比分别为15.51%。从中报上看到,内地之外,珠三角目前剩余可售建筑面积最多,达到677.99万平方米。



至于阳光城有没有机会消化完,就看这次危机能不能度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