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球房讯小毛就大家最近讨论的投资养老骗局「我投资四十万打水漂了该怎么想」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您了解投资养老骗局「我投资四十万打水漂了该怎么想」。

编 辑:正风

来 源:正和岛

从保健品诱惑到各种“原始股”诈骗,再到最新炒床位、以房养老的圈套,一场以老人辛辛苦苦攒下的养老钱为目标的骗局似乎就从未停止过,而在骗子眼中,老年人的代名词也成了名副其实的上当一族、狩猎对象。

因为不懂新技术和所谓的经济风口,老人们得以躲过了互联网、p2p和币圈的大坑,却没想到老了老了还是被割了一波韭菜。

而更可怕的现实是:

相似的钓鱼方式,相同的运营模式,相同的捞金套路,几乎还在各地以换汤不换药的戏法继续上演着。

一场反击“养老骗局”的战争正在打响,而我们每个人终究都会是这场战争的参与者。

01.

万物皆可炒

一张养老床位也能炒出24万的天价

养老钱不好挣,但好骗。

这些年,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骗术也被曝光在大众的视野里,从传统的电信诈骗到新型的互联网营销,对于当下的年轻人而言,即便都在自嘲是“隐形贫困人口”,但对于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着实也都多了几分警觉之心。

于是,在“获客成本”持续上升的当下,越来越多的骗子开始将目光锁定在了既有钱又有闲的老年人这一群体上,上演了一场场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精美骗局。

先看第一个案例:炒床位

今年8月,法制晚报上的一则新闻再次刷新了人们对骗子的认知:

一时间让人们不解的是预定养老床位怎么会花这么多钱?难道说养老床位也需要争相抢购,甚至可以作为投资的商机了吗?

还真没错,你知道炒房、炒股,也可能听说过时下流行的炒鞋、炒盲盒,但今天,炒床位正在成为养老产业中一个新型的圈钱手段。

包括最近爆雷的上海大爱城骗局,玩的其是也这个炒床位的套路,具体是怎样的手法呢?我们一同来看。

原来,诈骗公司早就看准了老年人时间充裕又缺少陪伴这一特点,先派出业务员在老年人常出没的地方,如公园、车站、医院等地,发旅游传单并以极低的价格来吸引老人参加旅行团。

随后等到老人们游玩尽兴放松警惕了,他们就开始讲课,宣传所谓的“候鸟式养老”理念,怂恿老人们投资,购买会员资格。

公司里的“金牌销售”们开始一口叔叔一口阿姨的忽悠老人们进行投资:

“您看一个床位才10万元,还有10%的高额利息投资20万以上,年利息还可以提升到15%,如果暂时不住,可交给公司代为管理出租他人使用,每月将租金返还购买人”

不相信也没关系,他们还会带老人们去实地参观,看环境优雅的养老房。

亲眼看过后,多数老人都深信不疑,毕竟自己早晚需要有人照顾那天,又想到公立养老院床位的紧张形势,也都动了定床位的心思,毕竟即使不住也能有利息收入,这时销售又会以不签的话下个月要涨价了之类的话吓的老人赶紧签掉合同,以至于部分床位炒到了24万的高价。

于是我们看到,最终有2000人在这场骗局中上当,5.2亿的养老钱被骗走,平均每个人被骗了20多万元,至于看到的那些实地床位,也无非是骗子的“形象工程”,都是租下来给这些老人看的。

02.

免费养老,实则“吃人”

当然,除了炒床位,一些骗子养老机构更是打出了免费养老的噱头来吸引老人的入住。

去年跑路的养老机构“爱福家”便是免费养老的一大典型,爱福家在杭州开了16家门店,打着“免费”养老的幌子哄骗老人们进行投资。

它先是以免费领面条、鸡蛋等小恩小惠为手段吸引老人们前来参观,随后又以高额利息作为诱饵,声称投入40万,就能免费住养老院,除此之外,钱投入之后,每个月还可以拿到一定比例的回报。

比如花5元办个会员卡,就能在爱福家的门店吃喝玩乐;交40万保障金,享受最高的每年13.5%的收益,并且这些保障金,老人去世后子女继承,等于说是不花一分钱免费养老。

于是,老人们都把辛辛苦苦攒下的“养老钱”,以《艺术品交易合同》和《居家服务合同》的形式交给了“爱福家”。

71岁的赵丽娟就是爱福家的受骗者之一,从2017年开始,这位杭州老太就陆续向“爱福家”的投资项目投入了100万的积蓄,其中近一半是女儿的存款。“爱福家”则许诺她,不仅能拿到每年10几万元的分红,还可以优先入住设施完备,价格低廉的养老庄园。

但在次年6月,“爱福家”董事长曹斌铭便向全体员工宣告,公司资金链已出现问题,暂时无法偿还客户投资,之后失联。

隔天,杭州市16家分店陆续遣散员工,关停门店,独留下在门口徘徊、讨要说法的老人们。

随后杭州市警方发布消息,“爱福家”公司总部所在地江苏南京的公安机关已对此事立案侦查,杭州公安机关也全面开展接警登记和相关核查工作。据悉,在爱福家案件中,警方共接受报案人员2500多人,全国涉案金额约60亿。

而所谓的免费养老只是换了件新装的庞氏骗局。高额的利息,不过依旧是拆了东墙补西墙,用源源不断新涌进者的资金,去填补前面投资人的把戏。

而拿到钱后,这些所谓的“养老机构”自然也就跑路了,为了下这盘棋,他们甚至会布局三四年之久,以消除老人的顾虑。

名为免费,实则“吃人”。

03.

“以房养老”

榨干老人的最后的本钱

如果说上面的这两种骗术,我们在推销保险、保健品和金融投资的套路中都见过,那“以房养老”的套路则更为缜密,手腕也更为毒辣,不仅要老人的钱,更要老人的命。

今年4月被立案侦查的“中安民生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就是打着“以房养老”的幌子,从老年人身上“敲骨吸髓”谋取利益的。

所谓“以房养老”,其实是指老年人将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是一种将住房抵押与终身年金保险相结合的创新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

它的模式也很简单,即老人将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房子仍然可以继续住,保险公司每个月给老人一笔养老钱,老人身故后,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处理房屋来弥补先前支付的费用。

对于一些独居或膝下无子女、子女定居国外的老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以房养老模式,本身还停留在未成形和推广阶段,从2014年试点开始,只有4家保险公司获得“以房养老”产品发售资格,其中也仅有3家保险公司推出了相关产品。

这就给了像中安民生这样的骗子公司以可乘之机,他们的套路是这样的:

1.拿出房产证做抵押,向别人大额贷款,6个月后可以随时办理解押。业务员帮忙找到愿意拿钱的出资人,完全不用老人操心。

2.把房产抵押款转给平台,用来购买平台旗下的理财产品,平台替老人支付给投资人利息。老人拿抵押的钱购买理财产品,赚取佣金。

又要房本?又要钱?你肯定会想,老人凭什么会去相信呢。

先别急,骗子们的一些肮脏手法,也是非常的“贴心”,骗子承诺抵押到期后房子还是你的,老人依然拥有房屋的处置权。

一般房屋抵押贷款,都是需要支付利息的吧,骗子会告诉你,利息也不用担心,我们会帮你还的,你只用把抵押款买我们的理财产品就可以了,每年可以获得6%的收益作为养老金。

如果一套房子可以抵押贷到500万,那么等于老人每年可以白白获得30万的养老金。

听起来非常的美好,不过咱们可以算这样一笔账:

骗子拿到房产证,其实是不敢去银行进行贷款抵押的,一般会将房产抵押给第三方机构,而一般这样的第三方机构收取的贷款利率都不会太低,咱们就以年化利率15%为例。

中安民生一方面需要支付给第三方机构15%的利息,另一方面需要给老人6%收益的养老金,这也就意味着,中安民生每做一笔业务,资金成本都将高达21%以上。

可没有什么业务会达到21%的资金成本,所以从一开始,中安民生就是打算来骗钱的。

人到老年,家底被榨的一干二净,不但要钱,这更是要了老年人的命呀。

​04.

养老产业的“怪圈”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如今的养老行业仿佛陷入一个怪圈:

老人养老难,去养老院一张床位需要提前一年预约排队;

正规养老机构盈利难,开一家黄一家,就是赚不到钱;

骗子机构赚得满钵金,骗了老人钱跑路;

最终又回到原点,老人不但没地方养老,连养老钱都没了。

那这个怪圈背后,究竟谁在受益,又是谁在作妖呢?

在机构养老市场,常常听到的一句话叫“找不到盈利模式”,这似乎成为了行业共鸣,甚至打消了很多投资者的信心。

如今市场上的养老服务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地产、国企、外资、保险为代表的大型公司,以高端服务为主。

还有一种是个人、中小企业为代表的早期养老投资运营主体,他们更注重大众的养老消费需求、整体运营效率、项目盈利能力。

后者比前者更容易盈利,但这也造成了市场的不平衡。

很多高端机构成为有钱人专属,一般老百姓望尘莫及,大量的养老设施、养老床位长期空置;而一般的养老机构,要提前至少半年到一年去排号。

我国老年人口比重加速上升,有机构预估,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2.55亿,占总人口的17.8%左右。

(数据来源:人社部,招商证券)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养老机制的普及,更是加剧了这种不平衡。

一些不法分子趁机大肆宣传投资养老、高端养老、康养结合、旅居式养老等,推出养老新玩法、新概念,老年人防范意识弱,且现代金融知识匮乏,很容易上当。

中国的养老行业还处于初级阶段,无论从养老观念、消费观念、消费能力还需要一个培养、发展的过程。

在这些骗子的搅混水下,养老市场已经逐渐呈现出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趋势。

正规养老机构没赚到钱,老人们无老可养,骗子们虽然短期赚得满钵金,却最终也逃不过法网,这个围绕老人的怪圈里,没人真正的受益。

但无辜的老人们,却失去了金钱和健康。

05.

结语

东野圭吾在《白夜行》里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不能直视,一种是太阳,一种是人心。”

无论是“以房养老”的骗子公司,还是新型的一些瞄准老年人的骗术,说到底,都是一些丧失了良知的人,把赚钱的手伸向了老年人。

金庸曾说过,有的人很有财富、很有知识、很有名气,可他们普遍都没有一样东西——良知。

骗局的窟窿可以去防范弥补,但是人性的缺失,恐怕永远也弥补不了。

当然,骗子们在利益面前也永远不会罢手,打掉了一个也总会有新的形式出现,我们能做的就是:事前多些关心和管控;事后多些措施和威慑。

当犯罪成本高于盈利成本,才是骗局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