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球房讯小毛就大家最近讨论的古代怎么租房子「古代人生怎么买房」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您了解古代怎么租房子「古代人生怎么买房」。

经历五代乱世之后,宋代的统治者注重休养生息,至北宋中期开始,人口急剧增长,草市、镇市的大量涌现,人口流动加剧。社会对于房屋的需求猛增,造成了宋代租赁行业的兴盛。宋代房屋租赁的主要群体是哪些人呢?有何背景和原因呢?本文将对宋代租房现象作一个浅析。

一、租房现象兴盛的背景

宋代是中国古代史上经济和人口都飞速发展的朝代。日益增长的人口,加大了对于住房的需求。尤其是那些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如首都汴京,更是一房难求。新增人口和新的生活区甚至向郊区转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草市和镇市,但也未能改变人口对住房的需求。

据学长考证,宋朝:

“自太平兴国五年至大观元年(1109年)的129年间,宋朝著籍户数由642万户增加到2088万户,人口约11275万。”

迅速增长的人口,对住房的需求量是巨大的。这还只是固定人口增速。然而人口不是固定的,在和平时期,大量的人口为了生活,都会涌入到城市中,加剧城市对于住房的需求。如南方地区,由于耕地少,大量的人就需要去外地寻找就业机会,城市会是首选。大量的无房居民就会出现在城市中,租房就成了首选。

商品经济发达

二、宋代经营出租房的主体

(一)商人经营出租房

从张择端留下的国宝级名画《清明上河图》就可以看出,当时北宋京城汴京城内,街道两旁到处都充斥着旅店,旅社,供人居住。如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里面记载:“街西保康门瓦子,东去沿城皆客店。”可见,旅店业之发达。

南宋的旅店业较北宋更不逊色,南宋临安:

“城中北关水门,有水数十里,曰白洋湖。其富家于水次起迭塌房十数所,每所为屋千余间,小者亦数百余间,以寄藏都城店铺及客旅物获。”

可见,南宋客旅业规模之大,大者甚至有房屋千余间,小者也有百间。这些房屋不仅可以供来往的客商租住,也能租给客商做生意,作为店铺,还能作为客商的仓库,功能设施都相当全面,可见宋代租赁业之发达。

(二)官员经营出租房

宋徽宗时期的御史中丞何执中,其经营了大量的邸店,甚至还被人编成了讽刺戏。宋初的宰相赵普就被政敌告发其靠邸店敛财,与民争利。

“普尝以隙地私易尚食蔬圃,广第宅,营邸店,夺民利。”

南宋初期的几大帅,张俊、韩世忠、岳飞都有房子在出租,如张俊,史料记载“张俊薨,其房地宅缗日二百千,其家献于国,桧尽得之。”张俊的租房每日能进账二百千,可见其有大量的出租房在出租。从一个侧面也反应出,租房在宋朝的发达。

(三)寺庙经营出租房

宋代的寺庙经济也相当发达,如北宋首都京城的大相国寺,就处在京师内的繁华地带。大相国寺的后门出去一条街,就是京城著名的青楼一条街。这样好的地理位置,经营出租房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

学者林加丰在《宋代邸店研究》中,就将接受朝廷赏赐,并且在经营旅店事业的寺庙作了一个罗列,有“上清太平宫、会真宫、万寿宫、上清宫、崇先观、灵泉观、神霄玉清万寿宫、护国禅院、洪福禅院、资圣禅院、崇德院、崇先显孝禅寺。”可见在宋代,寺庙经营旅店,不是单独的现象,而是一种普遍现象。

特别是对于处在城市中或者城郊的寺庙、宫观来说,经营房屋租赁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

(四)百姓经营出租房

在当今社会,我们经常在网上看见这样的新闻,广东地区,尤其是深圳,很多本地人每月都不用上班,唯一干的事情就是穿着人字拖,每层楼去收房租。每个月收到的房租甚至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之多,比很多白领辛苦一年都要挣得多。宋朝也有这样的情况,不过没这么恐怖,城市中的很多百姓靠出租房来维持生活。

司马光就表示:“十口之家,岁收百石,足供口食,月掠房钱十五贯,足供日用。”也就是说,一个十口之家,每年都房租收来的钱,就能将全家的生活开支抵消。

宋代城市街坊中,经营租赁业的百姓大有人在。

商业活动频繁

三、宋代租房的群体

(一)官员租房

宋代的官员数量是相当庞大的,因为宋太祖赵匡胤总结唐及五代灭亡的教训,因为地方权力过大,影响大了中央集权,所以造成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因此,赵匡胤建国之后,开始收权,派文官担任地方首长,又派通判监督,同时还有三司使,等等。原先一个官职负责的事,现在要分成三四个人,甚至五六人。官员的数量急剧膨胀,官员变多了,对房子的需求自然增多了。

一般官员是居住在官廨之中的,但也存在着有些官员无官廨可住;或者是由于官廨破解,而不适宜居住。尤其是京官,是没有官廨的,没有地方住,那就只能在京城租房住。朱熹就说过:“祖宗朝,百官都无屋住,虽宰执亦是赁屋。”

连宰相都需要租房住,可见宋代官员的租房情况。

商人往来

(二)军队租房

有人会问:军队也需要租房?军队不是有军营居住吗?

宋代实行的是募兵政策,也就是当兵的都是有薪水的,薪水还不低。有宋一代,经济相当发达,财政收入也是比较可观。但是,有宋一代,国家的钱还是不够用,因为国家收入的十之七八都用在了军队之上。宋史专家王曾瑜先生就指出:“宋朝各个时期的养兵费,占据财政支出的大部分,这是一个基本的史实。”

既然国家财政的十之七八都用于军队之上,那么为何军队还有租赁的需求呢?军营呢?因为在宋代,出现了军营不够的现象,需要军士租房而居。

宋代实行的是募兵制,士兵及其家属都要居住生活在军营之中。至北宋中期,军队的规模就已达到百万之上(禁军与厢军),而禁军的人数也有几十万,如北宋庆历年间的禁军人数就达到八十余万。每一个禁军的家庭人数在三到四人之间,这样一来,对于军营的需求就特别大。

宋代士兵的营房配置有时是“一人一间”,有时是“两人一间”,宋朝政府就根据军士现实来分配营房,配置方式是“兼其家者专舍之,止其身者合舍之。”也就是说,有家室的军士,一家人共一间军营;单身汉就和别人合挤一间营房。

由于营房的配置不够,就会有许多军士需要租房住。如苏轼记载:

“清化指挥见管二百三十人,只有官屋二十间。”

“牢城指挥见管二百六十人。”

“泉州客军一百五十人,并无营房,只有官屋三间。”

如宋徽宗朝“西京自崇宁四年(1105年)内创行招置皇城水南北三巡检司士兵凡六百人,共三营,效忠指挥凡四百人一营,未有营房。”

从以上记载,我们就能够看出,军队的营房完全供给不足,那就需要需要租房。

这样就出现了整支军队都租房而居的现象,如定州“几六万人,皆寓居逆旅及民间。”

总之,宋代实行的募兵政策,军队营房不足,是军队租房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军营

(三)考生租房

宋代的科举取士,是所有知识分子进入仕途的最主要的途径。据研究,两宋通过科举共取士115427人。这还只是通过的人数,参加的人数不知要超过此数多少倍。南宋王栐说:

诸州贡士,国初未有限制,来者日增。淳化三年(992年)正月丙午,太宗命诸道贡举悉入对崇政殿,凡万七千三百人,时曾平未久也,不知其后极盛之时,其数又几倍也。

也就是说,在极盛时,参加科举的人数,在京城者甚至在数万之中,参加各道府州的举子人数更不知有多少,这些人在科考之时,也都需要租赁房屋。

科举考试从乡试到最终的殿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知道要经过多少时间。即便是殿试结束,也还需要等待考试结果,所有过程当中,举子们都需要解决个人住房问题,那就需要租赁房屋。

科举


(四)商客租房

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加之宋代并不像前后代一样,对商人极度压制。宋代商业的发展,使得商人队伍逐渐壮大,商人往来于各地,也需要租赁房屋。

《夷坚志》记载:“街西保康门瓦子,东去沿城皆客店,南方官员、商贾、兵级,皆于此安泊。”“入都赴省试,中途贪程,暮到旅邸,行商走卒,充满期间。”

总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在经商和进货的途中租房是必须的。

还有一种商人,是在城市上租门面经商,往往城市中租赁门面会更加贵。商人在经商时,就会选择易于买卖的地方进行租赁。那些地理位置稍差的位置,租赁情况就相对差些。

京岸舍屋最多,以其背隔街面,居民不便经纪,往往不肯往赁,即今十空五、六。

客栈内景


(五)宗室子弟租房

作为皇室子孙,宗室子弟都有皇帝赐予的住宅,但是宗室子弟宗室越来越多,每一代皇帝都有很多子孙,几代皇帝下来,京城本来给宗室子弟集中居住的位置便不够用了,那怎么办?就需要重新建,或者国家出钱租赁。

如宋神宗元丰四年五月一日诏:

“右监门卫大将军克类(赵克类是赵廷美的曾孙,正宗皇室)所居窄隘,特许赁外宅居。”

这些还算是皇帝的五服内的叔伯兄弟,对于出了五服的远亲宗室,他们的住房特权早就被取消了,只能自己去建住宅或者租赁房屋。

南宋时期,国家为了给宗室子孙租房住,花费了大量的钱财。李心传记载:

建炎初,上将南幸,先徙诸宗室于江、淮。于是大宗正司移江宁,南外移镇江,西外移扬州。明年春,又移西外于泰州及高邮军。三年冬,又移于福州,……是时两外宗子女妇合五百余人,岁费缗钱九万。南外三百四十九人,岁费钱六万缗。西外一百七十六人,岁费钱约三万缗。

当然,宗室子弟只是一个小群体,他们也并不是租房的主要群体。但是宗室子弟租房租的属于上等房,对于提高租房价格有一定的影响。

客房内景

四、结语

宋代的租房现象主要发生在城市之中,出租的主体和租赁的群体不尽相同。大体上来说,出租的主体是官员、寺庙和一般商人与城中百姓;而租赁的群体有官员、商客、考生、军队和宗室子弟。

宋代租房现象之所以蓬勃发展,是因为:一、宋代人口急速增长;二、商品经济的发展;三、科举考试的范围扩展,越来越多的考生跨府跨州参加考试;

宋代租房现象如此普遍,加之房租之高,以至于学者说:房屋租赁业是东京(开封)最赚钱的一个行业。

参考文献: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元)脱脱等:《宋史》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宋)洪迈:《夷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