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球房讯小毛就大家最近讨论的上海2000元左右养老院「养老院靠什么盈利」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您了解上海2000元左右养老院「养老院靠什么盈利」。

图说:颐和苑老年服务中心房间内

养老院按照高星级酒店的标准进行内部装修,每两名老人最高配备1名工作人员,高龄老人配备生活管家。5月15日,落户金山区的上海颐和苑老年服务中心首度向公众打开大门,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获悉,这里将引入国外养老院的管理模式,主要面向上海的中产阶层养老需求,提供800张床位,预计平均入住费用为每月5500元。同时,它也将是上海最大的以非营利机构方式运转的养老院,按照与政府的约定,养老院发起人总共将投资12亿元,但不得从养老院的运营中提取任何分红作为利润。

投资人拥有所有权但不得出售养老院

“养老在中国是一个很大的产业,但我们没有准备好,从政府到个人都没准备好。”上海颐和苑老年服务中心发起人周保云是一名地产商人,在2006年产生了举办养老机构的想法后,他在几年时间里跑遍了上海大大小小的养老机构,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公办的等不起,民营的住不起。”

周保云向澎湃新闻记者解释,上海的养老机构中最多的两类,分别是政府举办的公立护理院,主要依靠政府的大额补贴来维持运营,每月收费2000元上下,设施水平较差,无法满足老人的入住需求。而另一类舒服度较好的民营养老院,动辄每月上万元的费用,又不是普通市民能够承认的,入住率并不高。

“低收入者有政府在管,高收入者有市场在管,那么中产这块怎么办呢?”周保云表示,在上海的社会结构里,中产是橄榄形的中部,这部分人群数量多,文化又高,需求又大,但是经济收入并不是很高,周保云定义的中产阶级包括医生、教师、公务员、企业白领等。

在对国外进行考察后,周保云决定以非营利机构的方式在金山开一家大规模的养老机构。“非营利性养老院并不代表就是亏损的机构,而是指我作为投资人,除了工资以外,不能从养老院得到分红。”

周保云向澎湃新闻记者解释,这样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模式,在丹麦等西方国家有着超过50年的历史。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主要依靠两方面来降低成本,一是政府提供补助和支持,例如颐和苑的土地就属于划拨用地,后期政府对每个养老床位也将提供一定金额的补助,而周保云作为投资人,前期只需要支付给农民的征地补偿,在后期投资建设后,他将继续持有投入资本的所有权,但必须承诺放弃投资回报,因此不会存在“利益输送”的担忧。“我不能卖掉养老院,我的孩子也不可以,这都是由法律来保障的。”

“国外有三分之二的养老机构是非营利性机构。”周保云表示,这一模式在丹麦运转非常成熟,对于大财团来说,投资非营利性组织一方面是提升企业形象,另一方面在西方国家,企业家用财富回报社会也得到社会认可。

图说:养老院内的兵乓房

养老院接受政府指导定价,二期规划有医院

5月15日,在已经基本竣工的颐和苑里,澎湃新闻记者看到,房屋均为联排别墅式的外观,内部隔成了面积不同的房间,最小的单人间40平方米,最大的三人间110平方米,全部配备了基本生活设施,拎包就能入住。“只要老人愿意,就可以把房间内的家具全部换为自己家里的。”工作人员表示,老人入住后,关上门就像住在自己家一样,而一旦有任何需要,只要按一下按钮,就有专业人员提供服务。

整个养老服务中心分为养老院和养护院两部分,养老院入住的是身体健康、生活可以自理的老人,养护院的入住对象则是经过评估的失能老人。在养护院的房间里,除了每张床都可以摇动抬起外,还配有国外引进的滑轨电动吊篮,工作人员可以操控电动设备,帮助无法自理的老人坐到轮椅上。与民营养老机构的天价相比,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定价必须接受政府指导,目前颐和苑的人均每月入住费用为5500元左右,养护院的收费可能略高。“这个费用相当于上海一个中产阶层老人的退休工资,老人也可以采取‘以房养老’的方式,将住宅房交给养老机构管理和出租,用房租来支付部分入住费用。”周保云说。

图说:养老院内棋牌室和练书法的空间。

在实际运营中,颐和苑跟丹麦最大的非营利养老机构“丹麦执事家园”签订了合作协议,由丹麦方来进行统一的人员培训和管理。“我们希望改变养老院工作人员只是护工的传统观念,将为每位老人配备生活管家。管家必须拥有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主要为75岁以上的老人提供服务。”生活管家的职责非常专业,相当于老人的“代子女”,除了帮老人安排好日常生活,如果老人需要就医转诊,生活管家要像子女一样全程帮老人办理入院、诊疗等手续,关键时甚至要代老人的亲属做出决策,因此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

在一期工程中,颐和苑配备了医疗站,老人可以医保享受基本的医疗服务,二期工程规划了一座200张床位的老年医院,将来老年护理医院将为每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提供日常的医疗、保健、营养方面的咨询服务,并可以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基础化的诊断与治疗,同时与上海三级甲等医院建立合作,为院内老人开设绿色通道。

已接受约50户预约,多为70岁以下老人

“从健康老人一直到临终关怀,我们希望引入国外的模式,为老人提供人生最后一段旅程的‘一条龙’服务。”周保云坦言,现在不少的养老机构,一旦老人进入瘫痪等完全失能的状态后,往往无法继续有效护理和关怀,而这样的老人又很难进入公立医院的病床。“按照丹麦人的观点,人生最痛苦的是最后五年,因为他们的身体状况变得非常糟糕,而孩子不能每天陪着,老人只能在痛苦中等待死亡。”

澎湃新闻了解到,颐和苑的首期投资为3亿元,主要来自周保云的个人资产和银行贷款,将提供800张床位,其中养老院和养护院各400张床位,而按照规划全部三期开发结束后,总投资将达到12亿元,床位总数将可以有2500张。“建设速度要看入住情况。”周保云表示,对于国内的老人来说,机构养老是一个观念逐步被接受的问题,而并非价格的问题。颐和苑一期项目预计10月底可以开始运营,目前已经有50个左右的家庭前来预约。“预约者以退休教师、公务员为主,大都是70岁以下的老人,70岁以上的老人往往难以接受住养老院。”

根据他的设想,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未来机构养老可能会为更多的人所接受,而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可能会成为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头三年可能会亏本,但今后可以逐步实现盈利。”周保云表示,按照约定,养老机构的盈利部分不能提取“变现”,只能用于养老机构自身的建设发展需要,而随着未来这一模式有盈利产生,周保云也希望,能够将类似的非营利性模式推广到其他区县。(据澎湃新闻网记者姜丽钧)

图说:养老院内的用餐区

本文转自:温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