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球房讯小毛就大家最近讨论的平顶山市楼盘「平顶山楼市最新消息」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您了解平顶山市楼盘「平顶山楼市最新消息」。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

历史看得越透,现实认得越清。

如果我们翻翻平顶山楼市20多年的历史,站在历史的长河中审视当前楼市的风云变幻,也许对平顶山楼市的前景、房价的涨跌,会把握得更客观一些。

01:回顾平顶山楼市发展史 有机遇有挑战

我市第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早在1984年就宣告成立了,但房地产行业形成一定规模并影响人们的生活,应该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

广厦、顺祥、银达、永发、华诚、南方、大众、新世纪、大光明等第一代房企,大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和中期成立的。

到了1996年,全市注册房地产开发企业已有89家,其中市区多达80家,占了绝大多数。当年市区住宅竣工面积64.22万平方米,已颇具规模。

这一年,市区非农业人口57.44万,人均居住面积仅7.59平方米,而城镇居民的月收入才350元左右,市区的普通商品住宅价格每平方米已达1000多元。虽然居民迫切需要改善住房,但花六七万买一套六七十平方米的房子,简直不敢想像。

显然,对于初入江湖的第一代房企来说,当年的市场既充满了机遇,也有很大挑战。

20多年来,我市楼市出现多次“冷热”交替,也让当初的房地产人深深体验了人生的跌宕起伏和事业的艰难曲折。幸运的是,那些坚持走到今天的创业者,其业绩如房价“涨了又停、停后还涨”一样,始终呈现着向上的发展态势。

1998年,楼市迎来了一大利好。

这一年7月,23号文出台,停止住房实物分配,终结了福利分房,职工住房开始推向市场。

至此,房地产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楼市行情看好,房价普遍上扬。

进入2000年后,市区商品房普通住宅的价格每平方米已达1600元到2000元之间。

2002年—2003年上半年,为了控制过快上涨的房价,一系列调控政策出台:恢复征收土地增值税、四证取得后才能发放贷款、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别墅、洋房、二套房的利率等……

再加上“非典”疫情的影响,楼市进入了较为低迷的态势,市场交易下降,售楼部上门者寥寥,与全国楼市一样,我市房价也出现回调势头。

2003年8月,令房地产业喜大普奔的又一利好出现了!18号文重磅发布,此文最重要的意义是,明确提出“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被业内称为“房地产商的春天”。

无疑,楼市再度转暖,房价也再次攀升。

房价上涨过快,自然又一轮调控开始。

2005年,调控推出“国八条”平抑房价。

2006年,调控又推出“国六条”遏制房价。

2007年,调控再出大招,提高二套房首付至4成……

在调控政策的不断加码下,北上广深及二线和省会城市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房价跳水现象,而作为四线城市的平顶山,虽然库存也在增加,但房价却是“低位震荡、小幅下调、徘徊不前”的行情。

2009年,因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而推出的4万亿刺激经济增长政策的实施,房价再次应声而起。

到了2010年,市区的普通住宅价格已涨到每平方米3000元左右。

上涨的房价如脱缰的野马,让普通百姓望“房”兴叹。

为了再次遏制上涨不停的房价,2010年4月17日,上层下发《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出台十条举措进行调控,首套房首付提高到3成,二套房提高到5成。

2011年,新国八条公布,二套房贷首付比例提至六成。

2013年 2月,新国五条出台,推出了以限购、限贷为核心的调控措施。

从2010至2013年的4年间,虽然调控力度不断加大,我市的房价似乎不是太受影响。

从不具规模到遍地开花,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投身房地产开发行业,房地产企业一时达到300多家。

2014年以前,可以说是平顶山楼市的黄金时代,不少房企从默默无闻到一方称霸,从举步维艰到“躺着挣钱”。

02:9年来,平顶山房价指数跌宕起伏

想了解平顶山楼市未来的走势,不妨回头看看平顶山9年来的房价变化是怎样的,它走过了一个什么样的轨迹?

2010年,上涨!

全年12个月份环比有6个月上涨,月涨幅最高达1.5%,6个月不涨不降。同比,12个月全在上涨,其中月最大涨幅达4.3%。(见附表一)

表一

2011年,仍在涨!

环比:9个月在上涨,涨幅最高1.2%。3个月在降,最大降幅0.7%。同比:12个月全部上涨,其中最大涨幅6.9%。(见附表二)

表二

2012年,小幅下降!

环比:3个月在涨,涨幅最高0.3%;3个月不涨不降;6个月在降,最大降幅0.2%;同比:4个月在涨,涨幅最高0.6%;8个月在降,最大降幅0.5个百分点。(见附表三)

表三

2013年,报复性上涨!

环比:11个月在涨,涨幅最高1.4%;1个月在降,降幅0.1%。同比:11个月在涨,涨幅最高9.3%;1个月在降,降幅0.1%。(见附表四)

表四

但进入2104年后,我市一些楼盘的情况开始不妙了。由于资金链断裂,小额担保公司崩盘、不少楼盘开始烂尾,十里画廊、绿馨花园、明锐花苑、帝佳英郡、永基九里、立威山、凤凰御景……先后成了半拉子工程,一些开发商倒下了。

这一年,我市的房价跌幅较为明显。

环比:全年7个月在降,最大降幅1.2%;5个月在涨,涨幅最高0.8%。同比:4个月在降,最大降幅3.7%;8个月在涨,涨幅最高10.2%。(见附表五)

表五

2015年更为不堪,房价持续走低。(见附表六)

表六

2014和2015这两年,可称得上是近10年来平顶山楼市最为惨淡的时期。

房价环比连续13个月下降,同比连续16个月下降,房企步履为艰,楼市一片萧条。不少房企楼盘停工、工程烂尾、售楼部人去楼空、购房群众到处拉横幅维权……

挺过了这两年的开发商,可称得上是经历了大风大浪,因为无论是熟悉的同行,还是身边的同事,不少人不见了音讯。偶尔路过那冷清的工地和落锁的展厅,一些开发商都会脊背发冷,“差一点走到这一步,不敢想象当初是咋熬过来的……”一位开发商苦不堪言。

而就在平顶山楼市最低迷之时,恒大、碧桂园等大牌房企及省里的名门、银基等,则看准了机会,他们出手果断,布局迅速,纷纷在平顶山跑马圈地。这为他们日后挣得盆满钵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楼市如此不堪,新一轮的“救市”措施陆续推出。

当时有个响亮的口号叫“去库存”,为了消化本地库存,市政府先后在2015年6月出台《关于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业内称“二十三条”),2016年5月出台《关于加快消化库存商品房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业内称“新十四条”),两份住房新政从供给侧和消费端同时发力,目标指向房地产去库存这一经济工作中心任务。

“二十三条”是通过下调首付比例和降基准利率等为代表的优惠措施,利用金融、公积金杠杆调剂和税费,降低购房者入市门槛,激活以自住需求为主的楼市成交量,效果明显。

“新十四条”是发放财政补贴直接刺激购房人群,只要在市区范围内购买144平米以下普通商品住房,且购房后2个月内缴纳契税的购房人,均可申领每平米200元的补贴。

政府发钱补贴购房者,这可是平顶山楼史上首次,这一重大利好因素,大大激发人们的购房欲望。在短短10个月的时间内,全市发放购房补贴总额2.78多亿元,补贴面积139万多平方米,受惠市民13110户。

与此同时,我市的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也开始实施,2017年我市货币化安置2518套。

如此下大劲“救市”,楼市很快火爆起来,房价也跟着水涨船高。

2016年,平顶山市房价直线上升。

12个月中,环比和同比均有11个月上涨,最大涨幅分别1.1%和3.7%,仅有1个月在降,降幅环比同比分别为0.1%和0.2%。(见附表七)

表七

2017年房价更是疯狂,全年12个月除了1月份环比下降了0.1个百分点,其余11个月连续上涨,月最高涨幅达1.3%,月均涨幅0.58%;同比更是全线飘红,12个月全部上涨,月最高涨幅7%,月均涨幅5.67%。(见附表八)

表八

不用说,本轮调控又开始了……

从去年十九大提出“房住不炒”,到今年7月30日最高层会议提出“坚决遏制房价上涨”的一段时间里,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纷纷出台,大有不刹住房价不收兵之势。

而我市的房价不仅没有刹住车,且继续冲高。2018年前10个月,环比、同比价格指数全部上扬。环比最高涨幅1.4%,月均涨幅0.61%;同比最高涨幅7.7%,月均涨幅7.08%。(见附表九)

表九

结果大家也都清楚,这些日子楼市开始转冷了,也就出现了个别楼盘大幅降价的现象……

03:历史的镜子,告诉我们什么?

星辰辗转,日月轮回,是个不变的法则。

平顶山楼市2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让我们看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房价总体上一直上涨

20多年来,平顶山市楼市经历了多次起起伏伏,但比较明显的有4次:

第一次是:1998年前后,利好;2002年—2003年上半年,调控。

第二次是:2003年下半年开始,利好;2005年—2007年,调控。

第三次是:2008年,利好;2010年—2013年,调控。

第四次是:2015年—2016年,利好;2017年以来,调控。

多次的“起伏”,平顶山房价呈现的是:“涨、停涨、向下震荡、继续涨”这样一个周期性循环上升的走势。

从以上公布的2010年1月到2018年10月之间的平顶山新房价格指数来看,这106个月中,环比上涨的月份达79个,占全部月份的74.5%,其中涨幅达1%以上有12个月,占全部月份的15%以上。最高涨幅的月达1.5%。

同比上涨的月份达80个月,占全部月份的75.4%,其中涨幅达1%以上73个月,涨幅在5%以上的有35个月,涨幅在7%以上的有17个月。

2013年11月至2014年2月间,连续4个月涨幅在9%以上,其中最高涨幅达10.2%。这也是近10年来同比涨幅最高的一段时间。

因此,从总体上看,房价是一直上涨的。如今,市区普通住宅的房价已从当年的每平米1000多元涨至当前的6000元左右。

二、每次调控,均未出现断崖式普遍大跌

多次调控,房价也多次出现“低位徘徊”、“向下震荡”行情,但降幅不是太大。

从数据上看,106个月中,环比房价下降的月份有27个月,其中2011年有3个月、2012年6个月,2013年1个月,2014年7个月,2015年7个月,此后的2016至2018年三年间各1个月。月最大降幅出现在2014年7月,降幅也仅1.2%。虽然2014年和2015年环比出现了连续13个月下降,但月平均降幅仅0.52%;同比连续16个月下降,月平均降幅4.7%,最大降幅出现在2015年5月6.5%。

显然,不少人盼望的普遍性断崖式“大跌”的“景象”并未出现。

三、房价的涨跌,与政策调控有很大关系

20多年来,楼市的四次利好,政策的因素很大,第一次是终止福利分房,第二次是确立房地产的支柱地位,第三次是4万亿入市,第四次是去库存及棚改货币化安置。这对促进房地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无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而多次的调控,也确实让房价不得不“低下了头颅”。

房价的涨跌虽然是市场行为,但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它对经济发展这一大局产生较大影响时,政策就会出来干预。大涨不允许,大跌也是不行的。

房价为什么会一直在涨呢?

笔者对比的一组数据,也许能够说明问题。

时任平顶山市市长的田承忠在《199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布的数据是:199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32亿,城镇居民人均4292.8元,地方财政收入8.5亿。

市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平顶山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显示,2017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581.6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25元,地方财政收入156.7亿。

两者比较,21年间,全市生产总值翻了6.8倍,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翻了6.9倍,地方财政收入翻了18.4倍。

而房价从1996年的1000元/平方米左右,也涨到了2017年的6000元/平方米左右,翻了6倍。这个涨幅与经济总量的上升显然是保持同步的。

道理就这么简单,城市经济在发展,居民收入在增长,社会物价轮番上涨,各行各业的生产成本也在逐年猛增……

这,也许就是房价不容易大跌的一大原因吧。

历史是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们能否悟出些什么?

读楼市深度好文,关注“lphyclph”!

声明:本篇图文均为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