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环球房讯小毛就大家最近讨论的“天使知音”曹小夏:投身公益13年用音乐和咖啡铭刻这座城市的温度|上海品牌制造者们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您了解“天使知音”曹小夏:投身公益13年用音乐和咖啡铭刻这座城市的温度|上海品牌制造者们。

编者按:

无论是产品还是城市,品牌始终是最具辨识度的标志。

“品”,就是要质量高、品质好;“牌”,就是要有竞争力、影响力。奋力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四大品牌”正是上海既立足当下,又意蕴深远的布局。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晨报采访了各行各业十余位努力于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的从业者。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既有久久为功的准备,又有只争朝夕的决心。

上海城市交响乐团团长、上海公益机构 “天使知音沙龙”创始人、“爱·咖啡”自闭症社会实践基地创始人……这些看似不相干的头衔却有着共同的属性——“公益”。

13年来,曹小夏将所有工作重心投入了上海的公益事业,用音乐打开了自闭症孩子的心灵,这群特殊的孩子也因为“天使知音沙龙”得到了社会更多的关注。

今年5月,酝酿已久的“爱·咖啡”终于开张了,曹小夏期待通过咖啡馆的形式,让自闭症孩子能够有一个学习如何社交的平台,也希望更多普通人能够通过这个平台了解自闭症。

然而突如其来的场地变故,一下子让自闭症少年与曹小夏成了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犹如潮水般涌来的爱心,让“爱·咖啡”再次在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重新开张,如今自闭症少年们再次回到了平凡的日常生活,他们在进步着、也在认真地生活。

低调谦逊的曹小夏用13年的时光,坚守着用音乐和爱为社会服务的信念,并全身心投入公益。

其实无论是聚光灯下的曹小夏,还是在平凡生活里曹小夏,她总是为自闭症孩子的出路奔走着。

她,用音乐和咖啡,温暖了这座城市。

成立中国第一支非职业交响乐团2005年9月,中国著名音乐指挥家曹鹏与女儿曹小夏发起成立了上海城市交响乐团,这是中国内地第一支非职业交响乐团。

说起上海城市交响乐团成立的初衷,曹小夏回忆说,当年她的父亲曹鹏长期担任南洋模范中学及上海交通大学乐队的指挥,很多孩子从南洋中学开始就跟着曹鹏学习交响乐,但随着他们陆续大学毕业后,乐队就自动解散了。

曹小夏说:

很多学生即使毕业后,也经常到家里来看望我父亲,言语间都透露着离开乐队的失落。学生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父亲表达重组乐团的心愿,父亲虽然知道组建交响乐团的花费不菲,但仍然与我商量,看看能不能办一个业余交响乐团。

其实国外的业余交响乐乐团很普遍,而且水平都很高,日本单是业余乐团就有三百多个,德国一个平方公里就有一个乐团。但真的要组建一个乐团,却是困难重重,除了要买很多乐器,还需要有个大的排练厅,当时那简直是不可想象,曹小夏说,不过组建业余交响乐团的想法,得到了当时政府部门的相关领导的支持,于是,曹小夏就拿出了10万块去注册了民非组织。

没想到上海城市交响乐团成立后,很多已经毕业工作的乐团成员都来了,但排练没有那么大的场地怎么办?

曹小夏说:

当时琴行的总经理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我们每周就在琴行的地下室里排练,排练当天就把所有的钢琴都往外搬,我们排完以后再把钢琴搬回来。有的时候我们排练少打击乐器、小号、黑管等乐器,琴行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2006年2月,上海城市交响乐团成立仅仅半年后,就在上海“星期广播音乐会”上为市民献上公益首秀。“当天下着雨,但是台下满满都是人。”很多乐团成员都对曹小夏说,“我们乐曲虽然排演了很多遍,但是今天是我们最棒的一遍。”那天是乐团的第一场演出,大家都很激动。

直到如今,上海城市交响乐团坚持每周三排练,有重大演出都会进行集训。对于这个业余乐团而言,曹小夏最头疼的是“人到不齐”,甚至没有一次排练能够全部到齐。有时候,“小号”要上班不能来排练,那下次还得专门为“小号”专门再练,有时候是“大提琴”……也就是说今天排好的演出等于“零”,因为正式演出的时候可能并非原班人马。

“业余乐团这样的松散的排练,想要提高水平的难度非常大。当时我父亲说了一句就话,如果质量不高的话,我们就解散。”曹小夏说,后来大家还是坚持下来了,还有很多专业老师来帮忙,虽然整个乐团就是基本稳定了,但也有人来、也有人走,因为生孩子、工作调动、出国等等。

一场场公益演出,让上海城市交响乐团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的外国朋友也来参加乐团。“当时有一个德国公司的总经理,每周三来参加排练,来了以后就往那里一坐开始拉琴。后来由于公司经营问题,他回国了,但每次到中国来出差,遇到周三,他就会租一把大提琴来排练,又坐到那个熟悉的位置上。”曹小夏说,“对他而言,这里就像是永远敞开的大门,所以他也不跟我打招呼,还买了两大包巧克力给大家,总之来到这里就非常开心。”

为了能让更多普通市民能够了解交响乐,上海城市交响乐团的每一场演出都有曹鹏老先生的讲解,让人更好地能理解交响乐普及交响乐。“我们的演出都是公益的,不收费的。不过,星期广播音乐会和市民音乐会都是对外售票。”曹小夏回忆说:

当时售票的人员都说我们太牛了,因为我们参加的演出,三天票子全卖光了,连个站票也没有。

就这样,上海城市交响乐团一坚持就是13年。

用音乐帮助自闭症孩子打开心灵除了普及音乐以外,我们还有什么能为社会做的事情吗?这成了曹小夏经常思考的问题。

随着交响乐团的普及面越来越广,曹小夏感觉在青少年这块的人才培养还没有完善,在与市教委联合打造了上海市学生交响乐团之后,又与黄浦区教育局成立了上海城市青少年交响乐团。“这样从小学、初中,再到高中、大学,毕业后到上海城市交响乐团,就能形成了一个串联连续的培养模式。”曹小夏说,“我们还成立了一个小小班,从幼儿园开始学习弦乐。这些孩子都是我们的后备军。”

“当时在很偶尔的机会下,我看到一本书上说,治疗自闭症也要花很多很多钱,但治疗自闭症其中有一条就是音乐治疗。”曹小夏就与父亲曹鹏商量,能不能让试着让自闭症孩子走进交响乐团。曹小夏说,“我父亲非常赞同,并且相信音乐的魅力,能够打通自闭症孩子的心灵。”

2007年,经过两年运行的上海城市交响乐团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对于上班族白领而言,想要表达对社会的一份爱心,除了是捐钱,还有其他什么途径呢?”

2008年,在上海慈善基金会的帮助下,与上海城市交响乐团共同成立了“天使知音沙龙”,上海城市交响乐团200多名青年志愿者组成了慈善义工队,携手各界爱心志愿人士,用手中的乐器为自闭症儿童服务,帮助他们走出孤独。

“刚开始他们来的时候,非常吵闹,自闭症的孩子眼睛不看谱、人都不看,后来慢慢听着音乐,就安静下来了。”曹小夏说,“其实,自闭症孩子的记忆里非常好,往往教一遍就会,看一看谱子就能吹下来。”如今,已经有五个自闭症的孩子,能跟普通人一模一样训练,这个进步非常大。

“当时,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为自闭症孩子家长解解忧,让小朋友听听音乐,有一个喘息的机会。”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聆听,自闭症孩子的表现,让曹小夏有些出乎意料,“他们已经抬起头来看我们了,一听到音乐,耳朵就竖在那里听,当然一听完就就开始吵闹。”

“你真的想象不出,自闭症孩子其实非常吵闹,我们当时是三个老师轮流吼叫,喉咙都哑掉了。不过,现在自闭症孩子们都能安静听我们讲话了。“曹小夏说,最让她感动的是,自闭症孩子的父母也加入了乐团的志愿者,还要把自己的朋友、家人都带进来,所有人都把“天使知音沙龙”当做了一个音乐的家。

慢慢地,曹小夏和她的团队开始教自闭症孩子一些音乐,虽然教学的过程非常累,但自闭症孩子们一旦教会后,就再也不会忘记,这点令他们倍感欣慰。曹小夏说,自闭症孩子逐步学会了听指令、看谱子、合奏乐器……他们从能够安静地听完整场音乐会,甚至到能直接参与合唱、舞蹈、打击乐、铜管乐、弦乐、音乐剧等舞台演出。家长们感慨:“我们的孩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闭症孩子慢慢学会音乐以后,我们就想着要转换一下他们的身份,也就是从被关爱的人,成为能够关爱其他人的人。

于是,曹小夏带着自闭症孩子们,每年到养老院里去慰问老人,那些老人也都等着他们,自闭症孩子们和老人都各自精心准备节目,互相观看各自的表演。

其实,曹小夏更期待着自闭症孩子们能做一个自食其力的普通人。

创建“爱·咖啡”让自闭症孩子真正走向社会让自闭症孩子学习如何与普通人交流,逐步融入社会,这是曹小夏创办“爱·咖啡”的目的所在。

曹小夏希望闭症孩子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陌生人”,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全世界各地的人,这会给他们带来新的语言体系和新的考验。

曹小夏说:

自闭症孩子不能永远生活在温室里。

志愿者们总是充满爱心,对这些孩子们关怀备至。为孩子们提供体验机会的学校、企业,也都是非常友善的,甚至还提供了特别的绿色通道……

但这些孩子的父母总有一天要离开他们,当他们真正独立于社会的时候,很多人并不都会那么友善,需要面对那些“陌生”情况的时候,“星星的孩子”不能“玻璃心”。

不过,“爱·咖啡”运营半个月就遭遇了场地变故,经过媒体报道后,这个那个社会都在关注这群自闭症少年,这让曹小夏深深感动、更深受启发。

“咖啡馆因为场地问题有些波折,但我觉得是一个好事情。”很多人问曹小夏,咖啡馆暂时歇业是不是很难过,曹小夏说,“我不难过啊,这就是让我们孩子经历一下非常真实的社会,这样的挫折会让他们更好地走向社会。况且,整个社会的好心人都在帮我们找合适的场地,所以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要害怕。”

目前,“爱·咖啡”一切运营正常,在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除了做咖啡之外,自闭症少年还在学习文化知识课、舞蹈课等。

此外,市民志愿者报名成为“顾客”异常踊跃,让曹小夏感到意外的是,“很多志愿者报名是想带着孩子一起来了解自闭症,有的是孩子班级里有随班就读的自闭症同学、有的是亲戚家的孩子是自闭症……他们也想通过培训来进一步了解他们、走近他们。”

如今很多自闭症少年在咖啡馆里变得更开朗了,有些家长说,自闭症孩子在家里一个礼拜说的话,都没有在咖啡馆里一天讲的多。

在“爱·咖啡”工作了三个多月的自闭症少年政政,不仅认识了同为自闭症的伙伴、更结识了一群年轻的志愿者,他的人生第一次开始有了朋友,也对交朋友充满期待:“好朋友就是可以聊天,可以互相关心。”

很多自闭症患儿的父母,最担心的就是孩子未来如何生存。有些悲观的父母甚至表示,自己离开世界的时候,也要把孩子一起带走。

如今,看到在“爱·咖啡”里认真工作的孩子们,很多父母都重拾了信心,他们都表示:“真希望看到孩子能够真正自信、独立地走上工作岗位,自食其力。”

曹小夏希望这些孩子们能够从“爱·咖啡”锻炼一段时间后,再走出去,到真正的咖啡馆里去实习。“以前也有很多残疾人在正规营业的咖啡馆里工作,但他们最后都选择了回家。”曹小夏说,“其实,跟自闭症孩子一样,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对待普通顾客,而顾客也把他们当做了普通人。”

在自闭症孩子和他们父母的眼里,曹小夏看起来有点“严厉”,曹小夏却说,爱子心切是人之常情,但很多父母们都太溺爱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特殊,总希望能够给予更多的关怀。

不能因为他们是自闭症,就打破了社会的规则。

其实,曹小夏很明白,这些孩子内心很敏感,所以曹小夏总是会不自觉地拍拍他们的背。久而久之,孩子们也慢慢接受了这份爱的鼓励,与爱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