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到今天,便利性和有效性都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但与此同时,个人信息泄露、隐私暴露、诈骗和骚扰电话等各种科技寄生虫也在不断滋生。我们周围。虽然国家层面多次强调,不允许企业和个人强行绑架用户、窃取用户信息,但近年来这个问题从来没有中庸。

顺丰员工出卖用户隐私案的判决

2018年4月,湖北省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公民信息泄露案件作出终审判决。该案涉及作为信息泄露主体的顺丰员工、快递代理、文化企业、流浪汉、诈骗犯等多方参与黑色生产链。本案查获涉嫌泄露公民个人信息1000万余条,涉及交易金额200万元以上。同时,查获了一个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的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网络团伙。

2016年11月,顺丰顺丰荆州分公司仓库经理王某因频繁登录公司内部系统查询用户信息而引起警方注意。电话号码、姓名等,输入表格,发给一个叫“小何”的人。

经警方调查,王某夫妇口中“小何”的真实身份是河北顺丰快递的一名快递员,本名杜某。据王某夫妇介绍,自2015年10月起,杜某在网上与他联系,以每人2元的价格购买了其公司的客户资料。夫妻俩见状,将几千多条客户信息卖给“小何”,非法获利近万元。经法庭调查,王某夫妇售出个人信息4000余条,获利8497元。杜在2016年底被捕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卖出9万多组用户隐私1.,获利16万余元。

武汉市个人房产信息网上查询平台_个人房产信息网上查询系统_网上个人名下房产查询

法庭宣判,共宣判19人。其中,顺丰员工11人,圆通代理1人,顺丰员工家属1人,失业人员5人,文化公司负责人1人,涉及安保部主管、市场部专员、仓库管理、快递等部门。 十九名嫌疑人被判处一年至三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虽然已经给出了结果,但背后还是有很多想法。本案涉及的群体包括快递代理、文化公司、流浪汉、诈骗犯等,形成了多方参与的产业链。事实上,这只是一个单一的犯罪,可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其中以顺丰员工为主体,多达11人。除了快递员和市场专员,顺丰的犯罪分子还涉及仓库管理和安全部门的主管。用专业的话来形容,这已经是一个案例了。如果只是个人员工,我们可以理解为贪小钱,但涉及到顺丰内部管理,形成了一个案例,说明平台本身不关注用户信息,不关注用户信息。有保护用户隐私的意识。在这些平台的管理层眼里,用户信息只是谋利的工具。现在只有顺丰被曝光了,其他平台呢?真的很干净吗?

交警利用职务便利窃取个人隐私

2014年,李某到许昌县公安局第五交警中队协助警务。 2016年5月,刘指导员调职,数字证件遗忘在单位办公室抽屉里,李某用公安部数字证件在公安部人口管理系统查询他人户籍信息公安部,然后通过微信公众号“五指”联系销售,人称“南瓜”(颜)。 “当南瓜需要查询人口信息时,它会通过微信给我发一个身份证号码,我用刘的数字证书登录公安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输入身份证号码,调出该人的身份信息,然后我用手机拍下这个人的身份证,通过微信发给南瓜。”

除了向“南瓜”出售公民信息外,它还通过交通管理系统为南瓜提供的车牌号查询相关车辆信息,主要是车辆档案信息,包括车辆抵押情况、车辆状态等基本信息车辆信息。南瓜说他买了一辆二手车,需要这些信息来核对车主的信息。一条消息的福利费约3元,“南瓜”通过微信红包支付,约5000元。

个人房产信息网上查询系统_武汉市个人房产信息网上查询平台_网上个人名下房产查询

法院认为,2016年以来,李某在许昌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五中队工作期间,为谋取私利,多次使用该民警的平台、密码和公安数字证书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 (PKI),登录河南省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公安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和河南省交通管理信息平台,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和车辆信息,并出售给闫等人通过微信,其中闫向市民出售个人信息,获利7388元。其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

房产中心员工出售个人信息案例

2015年4月至2016年11月,被告人周华披露公民个人信息(包括房产所在地、抵押情况、抵押人姓名及联系方式等),通过被告人向齐某等人出售周欧伟发邮件。 2016年12月,被告人周欧伟将从周华处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170余条,以1万元的价格出售给被告人叶奇峰用于经营活动。通过上述活动,被告人周华获利6万余元,被告人周欧伟获利4万余元。经鉴定,从被告人周华的XX@E邮箱(收件人)中检测到上述公民个人信息2130条,从XX@E-邮箱中检测到上述公民个人信息2620条。邮件(发件人);在周欧伟个人电脑XX@E-mail中查出上述公民个人信息191条,在被告人周欧伟手机中查出XX@和XX@两个邮箱账号,其中包含“抵押人” 、“住址”、“贷款”等公民个人信息402条,“个人信用报告”、“居住信息”、“职业信息”、“信用交易明细信息”等公民个人信息19条“, ETC。; XX@邮箱中检测到上述公民个人信息1086条。

法院认为,被告人周华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财产信息非法提供给他人,数量达500余件。情节特别严重,应当依法从重处罚的;被告人周欧伟作为其共犯,还应当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追究刑事责任。被告人叶奇峰违反国家规定,非法购买公民个人财产信息50余件,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武汉市个人房产信息网上查询平台_个人房产信息网上查询系统_网上个人名下房产查询

非法出售社区业主信息被判刑

2016年8月17日,邢某通过被告人曹山介绍,将26.4GB超过100万社区业主的信息卖给了西安鼎立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安鼎立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公司支付邢28000元,曹山收受人情10000元。西安鼎立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因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被刑事处罚。 2016年6月至2016年9月,曹山多次收到邢发来的邮件,非法获取曲江6号等小区业主信息8779条(其中房产信息4232条)。售出后,曹山收到赃款1000元。 2016年8月20日,曹山向程学倩发送电子邮件,非法提供金地湖城大景小区业主信息3242条。 2016年9月7日,曹山向邢某发送电子邮件,非法提供金隅万科小区业主信息1059条。 2016年9月13日,曹山被公安机关逮捕。破案后,1.追回1万元。

法院认为,被告人曹山违反国家法律个人房产信息网上查询系统,向他人提供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月,并处15000元罚款;涉案赃款11000元,依法予以没收。

因非法出售驾照信息入狱

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被告人李辉在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庐阳大队担任警务助理,因此知道六合一的登录用户名和密码。 -1 驾照信息查询平台。 2014年12月,被告人李辉以助理警官身份前往合肥市公安局庐阳分局杏林派出所。 2015年上半年,同案被告卢某告诉被告人付强、季阳,他们只需要知道驾照信息就可以进行整理,可以在司机不知情的情况下扣分使用。帮助他人获得奖励。陆某承诺,被告人付强、纪阳每次提供上述驾照信息并成功处理其他司机违规行为时,都会向他们支付费用。 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被告人付强、季阳多次联系在合肥市公安局庐阳分局杏林派出所担任警务助理的被告人李辉。李辉使用杏林社区中队和杏林派出所派出所的电脑,通过公安内网交警系统六合一平台查询驾照信息。李辉以每人30元至50元不等的价格向被告人付强、纪阳非法出售驾照信息2000余份,获利48685元。

网上个人名下房产查询_个人房产信息网上查询系统_武汉市个人房产信息网上查询平台

2016年,被告人付强提出请被告人文祖富帮他查询司机的驾驶信息,并承诺支付一定的报酬,但文祖富不知道如何查询。随后,傅强带着李辉来到肥东,李辉教温祖甫如何通过设置条件在公安内网交警系统六合一查询平台上搜索符合条件的驾照信息。之后,温祖富将从肥东县公安局措镇派出所办公电脑公安内网获取的1100多份驾照信息卖给被告人付强,每人15元,价格从10元不等。元到15元。季阳,利润一万五千多元。

被告人付强、纪阳从温祖富、李辉手中购买了3000多份驾照资料后,以更高的价格出售给他人,获利7万余元。被告人张志诚于2016年5月至7月向付强购买了755驾照资料,然后以较高的价格出售给他人,获利5000余元。法院认为,五名被告人的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判处不同刑罚。

银行员工因出售信用信息被判入狱

2014年12月21日至2015年1月6日期间,被告人魏元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以成都农商银行彭州支行工作人员身份,非法登录共查询公民个人信用信息4560条,并将上述非法获取的信息以每条20元的价格出售给他人,共获利70906元。还发现,被告人吴波受李某委托,利用被告人成都农商银行工作人员魏源职务之便,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非法获取个人信用额度共计1518笔。公民的信息,后来被卖给了李。 1 总利润34985元。

经法院审理,被告人魏源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两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被告人吴波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两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

个人隐私不能免于在国外披露

在美国也是如此,个人隐私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亚马逊上的广告还是谷歌页面,你都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有网友表示,“可能只是因为我刷过一些商品,一上购物平台,全是相关推荐,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感觉很赤裸。”不过,也有人享受大数据带来的好处。这种体验,据纽约当地华人李先生说,“打开购物平台,我想要的商品都被推荐,感觉就像是私人订制一样。”此外,社交网络平台对个人信息的获取就像一个无底洞。首先,进入社交平台需要更多的个人数据和信息,其次,社交平台的属性是交流。也就是说,在互联网时代,只要你使用互联网,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个人隐私被互联网公司收集的问题。

重视并建立严格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这在信息时代和互联网社会应该是标准的,否则人人都有危险,根本没有安全感和幸福感。美国早在 1974 年就通过的《隐私法》规定,任何收集、保留、使用或传播个人信息的组织必须确保将信息可靠地用于预期目的,并合理防止信息的滥用。我国《民法通则》和《网络安全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获取,并确保信息安全。披露他人的个人信息。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快递暂行条例》规定,快递企业应当建立快递运单和电子数据管理制度,妥善保管用户信息等电子数据,定期销毁快递运单,并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保障用户信息安全;除没收违法所得外,最高可处10万元以下罚款个人房产信息网上查询系统,并吊销相关资格。

然而,尽管有法律保护,手上“数据”的互联网企业仍无法避免利用用户数据牟利的冲动。解决办法,除了进一步完善法律,恐怕只能靠公司的自觉了。